德语文学普及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2017-10-21 19:52刘雨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语普及文学作品

刘雨濛

内容摘要:相较于英、法、俄等其它西方文学,德语文学在我国普及程度不高。本文试从德语文学自身固有的特点、德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德语文学 普及程度

莫言曾说:“文学是國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德语文学在促进中国读者认识德国、了解德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英、法、俄等其它西方文学比较,德语文学普及程度不高却是一个不诤的事实:中国读者能够说得出的德语文学作品并不多,真正阅读欣赏并且非常喜爱的作品就更加寥寥无几了。

没有人质疑德语文学的艺术性,博大精深的德语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仅因为有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等一批德语文学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因为德语文学对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歌德、席勒的文学思想、尼采的哲学理念曾对郭沫若、鲁迅的文学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而正是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传入之后,中国才陆续出现了书信体小说。如此“高大上”的德语文学,为什么不如英、法、俄文学更受欢迎,读者对德语文学不太“感冒”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德语文学固有特点对普及性的影响

德语文学特点鲜明突出:思想性强而可读性差,其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德语文学不会成为流行文学。

(一)德语文学作品以思辨见长,缺少娱乐性

相较英、法、俄文学,德语文学作品较少聚焦时代热点、重大事件,故事背景多见宗教神话、古希腊或市民生活,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较少对人物鲜明性格特征的刻画,鲜见对战争、灾难等宏大场面的描写,不以优美的文学语言见长,其最大的特点是作品所体现的思辨性。这一特点从维兰德的《阿伽通的故事》开始,延续至历代大家名篇。正是由于德语作家对思辨性的追求,使得作品从“讲述一个故事”变成了“思考一个故事”。

(二)德语文学作品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探讨思辨、哲理思考、内心省察是德语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能够支撑德语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作品内在深厚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要更好地解读作品,对读者也便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德国是一个盛产哲学大师的国度,莱布尼茨、黑格尔、康德、费希特、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胡塞尔、韦伯……,这些哲学大师深邃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德语文学的发展,以尼采为例:

尼采不仅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还是一位卓越的散文家和诗人。尼采以惊人的洞察力推翻了各种公认的观念,创立了形态迥异的崭新哲学思想。作为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尼采对理性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认为,在没有上帝的世界,必须建立新的、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尼采的学说,为众多德语文学文学作品提供了哲学基础,茨威格、托马斯·曼、黑塞等文学家深受其影响,文学作品与哲学思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则为德语现代文学提供了心理学基础。潜意识学说的提出,直接促进了意识流写作方法的形成。在充满逻辑和理性的德语小说中,情节心理化,以刻画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潜意识情感为主,探索人的复杂心理的作品比比皆是,文学大家施尼茨勒、韦德金德、卡夫卡、茨威格等莫不受其影响。

(三)德语文学与基督教神学的渊源

德语文学与基督教,特别是新教、神秘主义、虔诚运动存在紧密关系,对德语文学的解读理解,需要一定的神学知识为基础。大量的德语文学作品涉及宗教神学背景,这些作品要想很好的解读,需要一定的基督教神学知识背景。东西方社会宗教信仰存在巨大差异,当代中国信奉基督教或对其感兴趣的人很少,而这部分人中喜欢德语文学的人则更是凤毛麟角。

(四)德语文学与自然科学联系密切

歌德曾长期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并写有色彩学、骨学方面的论文。在长篇小说《亲和力》中,歌德就试图用自然科学中的亲和力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德语作家是一个群体,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关注点有时令人感到意外。比如采矿,纯属工科范畴的采矿,在德国作家的眼中成为了文学的喻象,成为了浪漫派作家刻意选择的文化象征。翻看作家履历,歌德、诺瓦利斯、布伦塔诺、洪堡、艾兴多夫等人都曾从事过采矿相关职业或曾系统学习过采矿业。在平常人眼中冰冷黑暗毫无美感的矿山,频繁成为德国作家笔下的写作题材,比如《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晚夏》等等。

(五)德语文学叙事方式多元,作品晦涩难懂

德语文学作品普遍存在情节设计散漫,诗歌、书信、童话、戏剧多种文体杂糅,梦境、幻想、现实交替,情节离奇荒诞、叙事方式多元,充满象征、隐喻、隐晦的暗示,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最初读来会感觉作品晦涩难懂。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为代表的一群德国作家,以荒诞的超现实的表现手法作为其认识历史的表达方式,蕴含了作家对时代现象的思考和针砭。因此,德语文学并不属于快餐式的消遣文学,一部好的德语文学作品需要阅读者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才能体味出其中的精妙之处。

(六)德意志民族的国民性格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反映

在德意志民族和德语国家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民族大迁徒和长年的征战,形成了以条顿精神和古代日耳曼骑士文化为代表的德意志民族精神。坚韧顽强、守纪服从、严谨细致、冷静思考的性格特点延续至今,历史上在严苛的自然环境和外族挤压下,德意志民族苦苦思索生存发展的道路,这与热情奔放、浪漫幽默的罗曼民族,平和内敛、随遇而安的东方民族是截然不同的。善于思考的民族性格特点,必然的也反映在了德国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中,虽然也不乏像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香水》这样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妙趣横生、情节曲折离奇的作品,但总体而言,德语文学作品还是凝重的、思辩的。读者往往会不自觉地被引入作品主人公、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阐述、辨析,这样的阅读过程就往往不是轻松、愉悦的。也难怪有读者开玩笑说,读德国小说总有一种“被教育”的感觉,这些思想内涵深厚但说教意味浓厚、缺乏趣味性的作品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endprint

二、翻译因素制约了德语文学的普及

翻泽是影响读者对德语文学作品选择的重要因素。德语文学的固有特点,使读者對译者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德语文学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除了文学、语言学外,还大量涉及哲学、美学、建筑、音乐及化学、采矿等自然科学,其对译者的知识背景要求不仅是要“精”而且要“博”。这在讲究术业有专攻、专业日益细分的今天,无疑很难做到。

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不同,也造成翻译困难。佛教、道教文化对国人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们阅读《西游记》毫无困难,该书甚至已成为很多少年儿童的启蒙读物。而如来、观音、太上老君这些佛教、道教人物,德国读者理解起来就相当因难。《西游记》的德文译者Eva Lüdi Kong(中文名林小发),在翻译过程就曾因如何翻译才能让德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修行”一词纠结许久。这样的难题,在德语文学的德译中过程中同样存在。普遍具有基督教背景的德语文学,怎样才能更容易地被中国读者所理解,是翻译者所面临的一个实际困难。

三、中德文化交流中德语文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从中德文学交流现状来看,文学在中德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中德文学艺术交流、德语文学作品的译介更多的限于学术层面。德语文学的固有特点:哲理性、思辩性以及与自然科学、哲学、美学的相互交融,限制了其在青少年群体的普及。

总体而言,两国间文学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能与当前中德日益紧密的政治经贸关系相匹配。德国文学正呈现精英化的趋势,失去了普及性。与德语文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其参与者、关心者限于中德两国的作家、评论家或相关学术研究者,这些交流活动对德语文学普及的引领、推动作用有限。类似于杨武能教授的《德国文学大花园》,这样一部既注重学术研究、具有较高学术品味,又注重生动性、趣味性兼具大众文化普及需求的作品少之又少。

四、引进、出版、销售因素对德语文学普及的影响

近年,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对德语儿童图书的引进运作非常成功,受到家长和少年儿童的欢迎。但德语文学作品引进相对较少,无论从市场效益还是从推动德中文化交流的社会效益来说,这都是一块巨大的市场。德语文学思想性强、可读性差,引进、出版、销售各方对市场的担忧可以理解,但这一潜在市场并非没有被激活的可能。好书同时也应该有好的效益,稳定的长期市场需要从业者与读者的共同培育。德国年均出版图书近十万种,哪些是中国读者迫切想读到的,德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怎样才能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如何对青少年读者引导、启蒙扩大德语文学的潜在受众,如何才能兼顾德语文学的文化属性与市场效益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畅通信息渠道和找到合适的契合点是关键。

德语文学的深邃思想性决定了其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而其充满思辨不具可读性的固有特点,又决定了其普及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读者、译者、从业者和文化交流机构的共同参与。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德语文学普及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项目编号:201710055010),本文为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语普及文学作品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