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稳定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兴起逐渐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来说,使得其缺乏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这样就未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就现今徐州卓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而言,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俨然已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战略选择。鉴于此,该文从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出发,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现今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同时针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改善措施,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促进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就业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探讨
科技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多样化,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徐州卓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达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有效的降低其投资成本是最为显著的发展手段,而企业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随之也不断增加了对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技术人才的缺乏主要取决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企业对人才的广泛需求,其形成一种较为不对等的现象。综上所述,企业的高效发展就必须依靠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改善,并在改善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引进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专业逐渐成为理论性与实战性相结合的热门专业。就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大人民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和工作当中,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可或缺的。鉴于此,近些年来,各大教育院校将计算机专业看作重点招生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被量化产出。通过将徐州卓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高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主要从企业用人及高校教育方面着手,将合作机制和运营模式作为重点,从而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全方面合作,将高校的技术和规范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到企业的岗位要求,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徐州卓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用人方面的质量。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适应了现今知识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大院校将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将就业方向作为主导地位,尽可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逐渐将教育理念改变,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合作。计算机专业高校应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注重学科性的计算机专业向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向转变。通过运用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和学习完美的结合,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获取计算机技术开发的专业技能,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就业能力。
2现今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跨领域的校企合作未得到有效落实且学生的综合实践难以实现
计算机专业高校在选择与徐州卓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中,应本着专业对口企业为优选的原则,展开专业对口的实训,然而对于跨领域、跨行业的校企合作并未得到有效落实。这就致使有着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企业未能和高校人才进行对接,导致高校也难以有效开展学生岗位实训的人才培养。就高校所有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成为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我国现今计算机对口企业,通常是以中小型企业作为主导,校企合作针对大量毕业生开展计算机专业岗位实习,从而不断增加了统一管理的难度。由于毕业生所在的实训企业较为分散,在进行专业技术整体提高方面,其效果尚未达到最佳状态,时常会出现高校派遣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最后难以留在企业的现象发生。
2.2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不够具体
在进行校企之间的合作时,企业对高校的合作形成缺乏合作的积极性的现象,其较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计算机系统的商业数据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对安全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商业数据,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来说,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计算机相关设计文件和技术都需要具备严格的保密性。比如,企业办公自动化内容中所涉及的财务数据、客户资料、图纸文件等任何一个文件或是单据丢失,这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鉴于此,企业在和计算机专业高校进行合作期间,虽然依据合同,接收计算机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但在重要技术上和有关企业深层次的内容时,企业都会选择让学生回避,对于学生的技術指导只停留在原状态,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未能有效的融入到企业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对其进行真正的锻炼。这样的实习、实训在校企合作中太过于形式化,致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自身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其技术技能的提高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加强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
3.1建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念
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企业和各大教育院校的高度重视,其对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辅助性作用,并且给高校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高校的教育理念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与其要求相一致,从而不断增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计算机专业高校应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符合时代的教学模式,建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念。这不仅能提高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效率,还应加大力度推进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建设。计算机专业高校的领导干部,应对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有着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展开积极的态度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除此之外,企业也应该了解,在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计算机专业高校有着极大的优势。企业应与时俱进,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积极展开对高校予以相应的人力、物力及财产上的支持,协同完成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3.2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可实行的方案
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可实行方案,其对高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人才培养实施可实行方案,其不仅能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符合自身人才教育的原则,还能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极强的逻辑性。与此同时,还应满足大量企业人才需求的方向。企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可通过企业生产管理问题、企业经济问题以及企业其他方面问题所体现出来,以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或是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评估,最终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可行性的教学方案。在实施可实行方案的过程,可将教学课程进行分工。比如,基础理论性的知识较为复杂,由计算机专业高校进行传授专业性较高的知识,需要实践的课程由企业进行教学。这不仅能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有效保证,还能满足学生对综合实践的需求,从而实现现代化教育目标。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很好的改善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或是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性极强的技术人才,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计算机专业高校的教育课程与学生未来的发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通过校企合作的过程,高校将企业需求有效的融入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很多帮助,不断增强其应用能力,提高其实践锻炼,以此来减小市场需求的差距,从而不断改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其在市场上的适应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