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出你身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

2017-10-21 22:32张琳
牡丹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诗经思想

张琳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魅力不仅在于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灵活运用和写实风格的开创,更在于其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一思想跨越几千年,至今仍熠熠生辉,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继承和发展。

《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跨越几千年,依然具有瑰丽、明亮的光彩,不仅在于其对中国后代诗歌發展的深远影响,更在于《诗经》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关系,及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与当今世界乃至西方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大不相同。然而,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一系列自然问题、社会问题随之出现。人们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方法已经不再适合,自然生态思想及《诗经》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深入的发展。正如孔子曾这样言说《诗经》的作用:“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术之名。”人们可以从草木之名开始认识这个世界。

一、《诗经》中出现的各项事物名称

(一)《诗经》涉及的所有五谷杂粮名称

《诗经》中记载的粮食作物的名称共有21个,但大多都是同一粮食作物的不同名称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归纳起来,它们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只有六七种,分别是粟(又称禾、稷,其中品质优良的称为粱)、菽(大豆,又称荏菽)、黍、麦(包括大麦——牟和小麦——来)、稻(稌或称水稻)和麻(大麻,其籽实称苴或蕡)。在这些粮食作物中,黍和粟是最重要的。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商周时期,它们是整个黄河流域,同时也是全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粟,种植的范围更广。粟的别名为稷,用以称呼农神和农官,而“社(土地神)稷”则成为国家的代称,这也是栗的重要地位的又一体现。

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当时所种植的粮食作物的种类有很多,《豳风·七月》诗中有“百谷”之称。但提到名字,而且种植较多的作物,主要就是黍、禾、稷、麻、菽、麦、稻六种。从品种上来分类,有早播、晚播、早熟和晚熟四种。早播的粮食作物称为“稙”,晚播的粮食作物称为“穉”,晚熟的粮食作物称为“重”,早熟的粮食作物称为“穋”。商周时期还有“嘉种”这一概念,《大雅·生民》中有记载“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这句话提到了四种粮食作物的名称:秠、秬、芑和穈。秠(一稃二米)和秬(黑黍)是黍中最为优良的品种,芑(白苗)和穈(赤苗)则是粟中最为优良的品种。由此可见,嘉种的出现与选种有关,就是选择最为优良的品种种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生民》一诗中“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就是对选种的描写,黄茂和方苞,就是要求选择色泽鲜黄明亮、肥大又饱满的种子。

(二)《诗经》中涉及的所有蔬菜名称

《诗经》中提到的蔬菜种类繁多,据顾栋高《毛诗类释》一文的统计,总共有三十八种之多。下面列举其中几种蔬菜名称,《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根生长在水底,叶子呈圆形,花朵为黄色,作为蔬菜食用。《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卷耳”,就是今天人们多说的苍耳,高度可达一米,采摘幼苗的嫩叶炒熟后可食用。《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其中提到的蒌,现名蒌蒿,草本植物,生长在水滨。《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其中所说的莱,就是今天的藜。它的嫩叶和幼苗是古代一种主要的蔬菜。《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藻是最为古老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水中,可食用,可用来做羹煮菜,味道极佳。《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阳首之下。”苦,就是苦菜,自古供做菜蔬,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言采其蓫。”蓫,今名羊蹄草,仲春发芽,全年都可以采摘,古人多采嫩叶为菜,用于烹饪煮菜。

(三)《诗经》中涉及的所有香料香草名称

《诗经》还提到了不少药材,这些植物在后来的《本草纲目》中都有所记载。

《周南·苤莒》:“采采苤莒,薄言采之,采采苤莒,薄言有之。”苤莒:今名车前草,因为大多生长在道路旁边、田埂上和水垢边,所以又名当道。它既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同时也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蘩,又名白蒿,可以食用,多用于祭祀,因此也被用来泛指祭品。

《采蘋》:“于以采蘋,南漳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此诗是一首歌咏南国大夫祭祀的诗,人们用蘋做汤来祭祀祖先,表示子女已经完成了教育,具有了大人应该具有的温良谦恭的德行。蘋,既浮萍,又称为四叶草,给人以柔弱、幼小的感觉,所以人们要用这种阴柔的东西来祭祀祖先。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葛的用途十分广泛,它的茎可以编绳或编篮,植物的纤维可以用来织布。诗中采葛的女子就是用采来的葛藤去制作葛布。

《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这颠。”苓,是一味草药,因为它的味道极苦,因此又名大苦。《诗经》多托物以见意,苓音同怜,味道又苦,言之苦也,旨在劝说世人不要轻信谗言。

《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薇,又叫做薇草或者野豌豆,生长在水边,可以蒸食,也可以入药。

《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杞,即枸杞,是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二、《诗经》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及体现

(一)《诗经》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诗经》形成于农业文化背景下,人们从自然中获取物资,维持生存。当时生产力并不发达,人们竟然会花费大量的心思,细细划分每一种谷物的名字,仔细保护每一个行苇抽芽。例如,《诗经》中颂扬周人睦亲敬老,尊老爱幼,仁及草木的《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对于刚刚生出的娇嫩的行苇,不要放牛羊去践踏,要保护正在生长的植物。既然百姓的日常所用均取自自然,当然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自然,认知自然。

顺应天时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又一体现。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因此重视利用自然界。利用自然界的过程当然包括改造和开发,但这些都是在顺应天时的条件下进行的。《诗经》对此做出了很多较具体生动的描绘,还提出了很多农业生产的基本准则,例如依循季节的变化进行农业生产种植,强调不违农时的重要性。《国风·七月一》中有这样的描述,“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蚕月条桑,取彼斧斨”,“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中按照季节时间的顺序安排农业生产,给人以勿夺农时的紧迫感,尤其表现了尽人事、敬天命的生产生存态度。

(二)中国古典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

在中国人的思想认识中,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一个基本的信条。季羡林先生对天人合一的解释是这样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相互理解,结成友谊。从中国哲学史上看,“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秦、西汉时期和宋明时期。而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其主要有两个阶段,先秦老子思想和宋明理学思想。

1.先秦时期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商代人崇尚占卜,“天人合一”思想最初便从占卜中衍发出来。殷商人认为有意志的神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所以事事都要占卜。这种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是神与人的关系。到了西周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传承,这时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从某方面来看有了新的发展。西周时期的天命观对神有了更详细的要求,明显地赋予神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的好恶与人的好恶相一致,“天命”与“人事”相互关联,息息相通。人要依照占卜所知的上天意志去行事,完全服从于天命,在商人看来这是一种道德行为。如果依照占卜的天命行事天就会赏赐于人,人行事就更易于成功,这也是天对人的赏赐。如果没有按照天命行事,天就会惩罚于人。以上商人的占卜都说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在西周时期的天命观中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重心已不再是讲有意志的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天”已经开始从神的地位下降到现实世界中,更偏重于在现实世界中指导人的行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其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点的主要是儒家和道家。但这两家的观点在是否具有道德属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儒家所讲的“天”传承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因此“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是仅仅指自然,是不具有道德含义的。这样,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讲的是具有道德属性和义理的天与人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自然之天与人的合一。

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孔孟的思想有明显的不同。在老庄的思想中,天无论是指自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都没有被赋予道德属性的含义,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因此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提倡的是不要因为人的不恰当活动去灭天。《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极的意思。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更倾向于讲人的精神境界。他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庄子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里的“天”说的是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二为一,这样人与物、人与我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其中,“周庄梦蝶”就是对其“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最生动、最典型的表现。

2.宋明理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宋代的理学家中,张载针对佛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他认为“天”就是无限的客观世界,天和人都是客观存在的,用唯物主义把天和人统一起来。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在程颢看来,人的至善本性“仁”是将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关键。凡是保有“仁”这一至善天性的人,都能与天地万物密切相联为一体,所以能像爱惜自己一样去爱世间的万事万物。“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程颢认为“仁”来自于“万物一体”的观点,显然是在张载的“天地之塞,吾其体”和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基础上的更具体而生动的发挥和申述。

程颐和朱熹、程顥的“仁”源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不同,他认为,万物的根本是“理”,而理为第一,事为第二,理是形而上的,人受理的影响,因此理与人相通。这样,在理学家的理论发展下,“天人合一”思想就更为具体地表现为“与理为一”。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不同,其认为理不在心外,“吾心即是宇宙”,心即是理。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的集大成者,他在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窍”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是一气流通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体,天地万物之心就是人心,天地万物的“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使得天地万物“发窍”并且具有意义,如果没有了人心,虽然天地万物依然存在,却没有开窍,因此也就没有意义。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推进了天与人的关系,使天地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更加融合的地步。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意义

类似的思想在法国哲学家卢梭的《瓦尔登湖》一书中也曾提出过,被称为自然生态思想。卢梭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并重新构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关系。他提出“叫出你身边每一种植物的名字”这一观点,实际上是提倡人们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重新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并与其和谐相处。这一观点与《诗经》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相同之处,但相较于我国《诗经》,卢梭的自然生态观已经是两千多年以后的观点了。

三、结语

《诗经》通过对植物名称和农事的记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我国传统世界观的体现。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依然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诗经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