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银细丝制作技艺的起源与发展

2017-10-21 21:03申美琳
牡丹 2017年29期
关键词:细丝花丝摆件

申美琳

金银细丝以金银摆件(器皿)和金银首饰为主,作品精美绝伦,是历代金银工匠高超技艺和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金银细丝工艺历史悠久,千年传承,作为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的南京,其金银细丝制作技艺在继承南派实镶錾花工艺的同时又融合北派的花丝技艺,造型写实,色彩斑斓,形成了独具江南特色的工艺文化。

一、南京金银细丝制作技艺概况

中国传统金银细丝工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千年传承,且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每一件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了解我国传统手工艺制作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金细工”,即金银细丝工艺的简称,意思是金银工艺中的精细加工。在近代,被人们称为花丝镶嵌。但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材料使用以及制作手法来看,称为金银细丝工艺比较科学、合理。它的原材料是各种天然的名贵宝石以及黄金、白金、白银等贵重金属,经过匠人的精雕细琢,極具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就产生了。

我国金银制作工艺产生于商周时期,历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至明代,金银制品逐渐形成南北两种不同的工艺特征和艺术风格。一种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花丝细金工艺,另一种是以长江中下游地域为代表的南派实镶錾花工艺。南派工艺更多地运用于金银品特别是金银摆件的制作之中,位于长江下游中心的南京,便是我国江南金银制品发展的核心地区。

南京金银细丝制作技艺主要有绘图、雕塑、翻模、拼装、焊接、绘錾、砑光、景泰蓝、镶嵌、装配等10多道流程。其工艺传承了古代江南金银制品的特色,并在保持南派风格的基础上,汲取北派花丝技艺,将掐丝、累丝、填丝、盘丝等技术运用于摆件制作中,加之金银原料熔炼技艺超群,造型富有时代气息,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特征。

二、南京金银细丝制作技艺的历史溯源

南京江都一带传统金银细丝制作技艺源于两汉,兴盛于唐宋,辉煌于明清。《国宝大观》中有这样的记载:“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银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熟。”

金银细丝工艺的发展始于商代,但直至东汉才出现金细工成品数量蔚为大观的景象。

金银细丝工艺在唐代有了跨时代的发展。唐代金银匠人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在保持本土风格和工艺的基础上,对外来的金银制品(主要是波斯萨珊王朝和栗特)的有益成分加以吸收消化,形成了全新的唐代金银细丝工艺风貌。

与雍容华贵的唐代不同,宋代金银细丝工艺的整体风格是务实、清秀的。

到了元代,金银细丝工艺则彻底成为了“宫廷艺术”的摇篮。国家颁布“不许民间用金”的政策,让“金”一下子成为了皇庭贵族的御用品。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宫廷建设的需要,集中南北、蒙、满、汉的工匠,成立“造办局”“银局”等官办的手工业作坊,不惜原料和工本,极力打造出完美的艺术品。

明代的工艺美术在承袭元代工艺美术风格的基础上,金银细丝工艺的方法更加多样,技艺愈显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貌。位于北京昌平的“定陵”地下宫殿,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22岁时兴建的陵墓,前后建成共花费六年,白银800万两。在这其中,就有技巧堪称登峰造极的“万历皇帝翼善金冠”及“后妃凤冠和首饰”细金工艺品。

清初,地处江淮要冲的扬州是两淮盐院驻地,两淮盐产是全国之冠,康、雍、乾三代盐业赋税几乎占据全国商业税收之半。一方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扬州经济一度繁荣。当时崇尚华美,富商大贾“饮食器具,备求工巧”,市民佩戴金银首饰成风,故首饰店铺甚多。《扬州画舫录》有“翠花街,一名新盛街,在南柳巷口大儒坊东巷内,肆市韶秀,货分队别,皆珠宝首饰铺也”的描述。另一方面,基于明代宫廷工艺,清政府正式成立“造办局”,在全国范围内广纳贤才,集中能工巧匠以满足御用需要。1840年,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朝大门,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的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同时,工艺美术亦开始受到西欧的影响,一些金银首饰在造型上带有巴洛克的风格,金银细丝工艺变得更加精巧华美。

三、南京金银细丝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

(一)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汉代,从赵家沟古墓群出土的装饰盒等文物中,花丝镶嵌工艺已初露端倪。明代随永乐帝北迁定居大厂的波斯人,充分利用当地的花丝镶嵌技术,配合本国传统的手工技术,再结合充满异域风情的波斯图案,不仅提高了时人的审美情趣,且将当地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明清两代,大厂花丝镶嵌被指定为朝廷专供品。

花丝镶嵌是我国特种工艺之一,首先得将金、银、铜拉成丝,再运用各种技法制成首饰、器物等装饰品。大厂花丝镶嵌是传统的纯手工艺制品,质材高级,工艺流程极其复杂,需要经过设计、下料、制胎、描图、做丝、粘丝、焊丝、镪活、洗活、选石、粘嵌、组合、镀金、镀银等多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都要由专人操作,匠师把关,每件作品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

大厂花丝镶嵌制品造型逼真,图案繁复,制作精良,技术含量极高,原因在于其背后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朝历代、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等思想上交流碰撞闪现出的火花,形成了展现江南特有风格的手工工艺品,在整个中国工艺美术界都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二)百年老店的技艺传承

南京宝庆银楼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从事传统金银饰品(摆件)工艺已有近200年历史。光绪十二年(1886年),宝庆银楼从浙江宁波迁址南京驴子市(今建康路),艺匠来自江、浙、沪一带。民国时期,“宝庆”工艺居南京众银楼之首。1929年宝庆银楼的工艺佳作“银鼎”摘取西湖博览会特等奖桂冠。新中国成立后,宝庆银楼迁址南京太平南路,宝庆老艺匠们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将传统工艺传承下去。1984年,“宝庆”第一个在国内同行业恢复老字号店牌,金银摆件工艺有了新发展。其制作的大型摆件《万象更新》,运用失腊法、金银错和景泰蓝工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在立意上赋予其时代气息,于1989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2006年12月,宝庆银楼被商务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2007年3月,宝庆银楼金银细丝制作技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宝庆银楼手工金银摆件工艺主要包括绘图、雕塑、翻模、拼装、焊接等10多道流程,其制作方式主要分为雕塑、制模、拼装、焊接、雕錾、表面处理、印记7个大类。

宝庆银楼手工金银摆件从工艺上继承和光大了古代江南金银制品的风格特色,一批技术纯熟的老艺匠在融合北派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维,与时俱进,使艺术品的造型能够跟上时下最流行的风格,因此形成了宝庆金银摆件工艺独有的姿态和特征。运用宝庆传统工艺塑造的艺术形象作品有《十八罗汉》《八仙过海》《唐僧取经》《三马拉车》《唐皇马》等,材料、工艺、作品整体美轮美奂,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宝庆金银摆件承袭我国传统的金银制品制作工艺,这对人们了解整个古代金银工艺历史脉络、探索制作技艺细节、掌握古代金银工艺成就和工艺特点、研究我国金银工艺文化和社会意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四、结语

南京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京历史文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金银细丝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6月7日,金银细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银细丝工艺严谨的制作流程,融合创新的造型艺术,个性化的原创设计,使我们坚信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作品出现。

(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细丝花丝摆件
陈水琴:细丝巧绘出锦绣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柔性对涡街中细丝运动状态的影响
清代贝雕刀马人摆件赏鉴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稻草人小摆件
温暖系美食摆件
道安银花丝“细水长流”天地宽
藕断丝连的原因是什么?
《花丝墨玉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