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林
[摘 要]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迅猛,社会急需高技能型汽车维修技术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便于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技能型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然而,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偏低。
[关 键 词]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34-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急需复合型技术人才。但是,在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受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非常热门,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此专业,然而,教学实践模式还是相对比较滞后,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人才需求与培养不匹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性实践力度比较弱,顶岗实习时间严重不足
近年来,高职学校虽然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真正生产性实训比例还显得有些不足,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笔者建议按照汽车4S店的布局形式,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扩建,以便于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为学生生产性实训创造有利条件。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感觉本专业仅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时间太短,为了提高实训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学院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这样,更有利于实践教学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二)教師实践技能水平略显不足,配套实践教材质量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汽车维修是一个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行业,所以,对于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而言,不管是理论课教师,或者是实训指导教师,如果脱离生产实践时间较长,一定会导致知识、技能落后,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目前,比较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式教学或情境式教学方法。这些实践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实践教学与生产一线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我们要结合企业岗位标准,不断调整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将专业课程分成多个项目,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同时,也可以以“任务工单”的形式实训项目内容、要求、考核标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内容体系,以确保学生在掌握各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实践项目拓展。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与品牌企业联营开办校办工厂
由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不断更新,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快更新速度。实习实训基地不仅要不断更新先进的实训设备,还需要不断更新检测仪器,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所以,如果在教育教学中,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少,不注重补充新技术、新知识,就很难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生产一线实训实习,高职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品牌企业联营,开设校办汽车维修企业,有效弥补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学校开办校办工厂,与品牌企业联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还有利于学生真正熟悉工作的流程,增强学生的上岗就业自信心。
(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可以与一些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實践教学基地,这样,有利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顶岗实习,了解汽车领域最先进的检测与维修质量标准,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方面,学校不仅要积极与校外企业进行沟通,还要有针对性地编写实训指导书,根据相关实训课程的指导,组织教师编写模块化教材,确保实训项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高职教育的目标,为培养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作为一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实践非常关键。所以,为了满足教学实践需求,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还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镇杰.浅谈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有感[J].职业,2010(3).
[2]安江英,王利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