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摘 要] 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广泛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功。在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校热情投入、企业冷却对待”的情况,针对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着的实践困境,提出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可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84-01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2014年8月,《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由教育部印发颁布,现代学徒制在许多职业院校广为推行。但在企业中实行起来却不像设想中那么顺利,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析,让现代学徒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土壤。
一、何为现代学徒制
(一)现代学徒制的由来
“学徒制”这一名词大约出现在公元13世纪前后,指的是在现代教育出现之前在手工作坊或者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通过师傅在劳动中直接的指导,学习知识或者技能的传艺方式。进入现代社会,传统的学徒制已不再适合。在2011年,在我国首先提出了“现代学徒制”的概念,鼓励职业院校在政府的引导下与企业和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
(二)实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吸取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让“徒弟”通过师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言传身教体会、学习理论知识,积累实战经验,更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两者相互结合。
二、现代学徒制在实际推行中出现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现代学徒制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人才培养优势,而且也迎合了国际的主流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现代学徒制却遇到了一些阻碍。由于国内外的观念不同,职业学院的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很不同,因而在与企业的具体合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一)企业方面
首先,企业的回报率偏低。现代学徒制是牵涉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学徒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的利益体系,一旦合作敲定,企业的收益是最不好预估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合作进行的过程中,等于把学校的很大一部分培训、教学工作转嫁到企业身上,而“学徒”的工作效率并不稳定,会造成企业人力和财力双方面的浪费。其次,企业缺乏话语权。现代学徒制提倡的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但在具体实施中,学校的话语权往往高于企业,职业学校负责选拔学员,制订教学计划等,整个教学活动中过于主导,企业只能被动地配合,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职业院校方面
首先,师资力量薄弱。职业院校的教师是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多教師自身的实践技能并不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不愿放弃评估的主体位置。现在实行的现代学徒制大都以德国为蓝本。在德国,学生毕业必须通过行业和企业的考试,但在中国许多职业学校本着“自己的学生自己负责”的意识,并不愿意放弃自己在评估中的主体地位。
三、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对策与措施
想要在中国更好地实行现代学徒制,我们必须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实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平衡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一)政府有效干预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企业的相关利益。国外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教育、劳动方面的政策、法律,在制度方面对现代学徒制加以规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应依据国情、校情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我国的,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徒制体系,保障参与的每一方都能够获得相关的收益。
(二)企业掌握主动
实行现代学徒制,目的是让职业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实践性,而这两方面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企业手中,学校培养的学生、学员归根结底是使他们能够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因而在学徒的知识掌握、技术水平和能力方面,企业更有发言权。所以在实行中,企业要充分参与“教”的过程,这是对学徒制质量的有效保障。另外,企业对教学效果和学员能力的评价也应占核心位置,因为企业是学员能力最有效的试金石。
(三)学校加强与企业实践环节的对接
作为职业院校要深入透彻地了解企业在实践环节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在基础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就要做好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让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需要,这样,才能讓学员顺利“过渡”,最终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
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在“实践”这一教学环节中有着绝对的说服力,其效用有目共睹,因此,我们应该努力钻研、探索,开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职业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2]李菁莹.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遭遇学校热企业冷尴尬[N].中国青年报,20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