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职院校软装饰设计教学方法创新

2017-10-20 16:52熊雪姣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方法

熊雪姣

摘要:软装质量如何往往成为了装修是否满意的决定性因素。软装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学的重点。室内软装设计要多走出去,去实地了解、调研、考察、对比,获得第一手资料。案例教学要进行精心的组织,科学的设计,准备相应的预案,明确过程和任务,讲究学习的效果,侧重学后的分析和反思。此外,学生和教师后期良性的互动是提升软装设计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软装设计;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新课程改革;创新

软装饰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而言,是相对硬装的一种叫法。其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广义上的即指除了硬装之外的装饰。在人们的认识中,墙面的软饰、灯具、窗帘、家具、织物、绿化等等,都是软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固定的施工,软装是可以移动的,具有一定的自由性。然而,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在重装饰的理念下,人们的审美要求非常之高,对软装给予了很高的厚望。软装质量如何,往往成为了装修是否满意的决定性因素。软装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教学的重点,因其内容广、时代性强,在培养人才方面改革的力度较大。在新课程背景下,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升室内软装设计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尤其是要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实践还给学生。

1软装饰设计的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软装教学还多停留在传统阶段,造成了一定的思维限制,教学模式严重有碍于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1.1教学方式老旧,理论讲授浅。当前大部分软装室内教学还没有脱离书本、脱离教材,沿用的还是传统课堂的讲授,学生被禁锢在课堂之上,没有得到相应的解放。一方面是未来就业岗位的实践性,一方面是当前学习的理论性,两者没有得到较好的衔接。设计手法的呆板和理论讲授的死板,学生没有受到应有的启发,学习是被动的,思维没有放飞的空间,双手没有行动的机会。不难想象,在后期的设计中是眼高手低。设计不忌讳理论学习,但是忌讳为了理论而理论,设计行业的理论不是忽悠消费者的武器,而是指导实践的利器。即使在理论传授时,也要接地气,让学生学有所得。

1.2纸上谈兵多,市场调研少。经验是来自于实践之中,思辨是来自于调研之中。一味的拈轻怕重,习惯性的高谈阔论,只是害了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室内软装设计要多走出去,去实地了解、实地调研、实地考察、实地对比,这才是学习最有利的途径和方法,才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渠道。不联系实际,理论就得不到验证;不切合实地,知识就会被悬空。要潜下身子,去实地调研,将理论付诸实践之中。

1.3案例虚拟化。案例教学是室内设计软装专业的重要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有些教师图一时方便,将案例虚拟化,建立在没有科学根据的数据之上,想当然,为了教学而教学,对于随意化。案例教学要进行精心的组织,科学的设计,准备相应的预案,明确过程和任务,讲究学习的效果,侧重学后的分析和反思,是一整套模式。案例虚拟化,只会滋生学生懒惰的心理,不利于专业素养的培养。

2提升软装设计教学效果的策略

2.1创新软装设计教学方法。在软装设计教学中,可以创新很多方式方法,例如构成带入法、色彩带入法、材料带入法等等。还可以综合各种因素的表现法,通过利用手绘或者现代信息手段来进行处理,将图片打印或者采用PS技术加以效果,提高其形象的识别性和美感。另外,高职院校的软装设计教学需要加大专业的训练力度,多从专业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当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诸如花艺、雕饰、环境处理、图片制作、小装饰工艺等辅助课程。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高职院校比较通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作为软装设计,其实就是一个个设计项目,在学校进行相关的训练对于学生的就业是十分有帮助的。一般而言,理论课堂上接触项目是非常困难的,如今将社会上的真实案例和项目引入到教学之中,是高职院校主动对接市场的表现,室内软装强调练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侧重专业态度和素养的树立和提升。这就将单纯的书本知识和教材与行业的能力需求衔接了起来,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专业有了鲜明的就业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与同学的合作和竞争下,在自身潜力的激发下,学生的能力越来越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校企合作的深度建立,使得学习的范围延伸到了企业内部,共同开发的校企教材,使得学生学习的是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更新了教学的理念,获得了更好的生存本领。这种打破以往局限在校内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也提高了软装设计专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2.2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国外的课堂,学生时非常自由的;在新课程背景下,部分学校的课程也進行了改革,学生从课堂上得到了部分解放。这种趋势是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教师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师生关系不再是对立的,而是教学相长的和谐的。学生角色的转变,实际上是指把学更多的还给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都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提高设计的能力和素养。室内软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今后在就业岗位上,从事的主要是手头上的工作,既是艺术家,又还要是工艺师,没有长期的锻炼,没有丰富的基层经验,没有在实践中的打磨,是不可以成为优秀的一名设计师的。新课程改革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讨式的合作式的学习,不仅能发挥小组的作用,还能在相互的沟通交流中共同成长。学生学起来更加有热情了,也学得更加有趣了。

2.3强化学生的市场调研。坐在课堂上是不可能成为一名设计师的,守在寝室里也不可能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室内软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行万里路,只学理论,可能人不了门。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是设计的基础。例如,家具的种类、灯具的功能、织物的质地、床品的摆放、窗帘的搭配、地毯的铺设、装饰品的设计、图画的类型等等,都需要去建材市场、去家具博览会、去艺术展览,了解熟悉,并分析研究。边看边学,边认识边研究,并对整个工艺流程了然于胸,对整个销售网络心知肚明,如此,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肚里有货,并灵活应用。可以说,加强市场调研,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另外,市场是时刻变化着的,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材料和工艺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同发展,不去市场和现场了解情况,随时就会被市场淘汰。另外,由于地域的差异,软装设计市场也会有所不同,学习者要注意全面辩证的学习。

2.4加强软装饰设计教学良性互动。一般而言,实践教学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学生前期的充分的市场调研,二是学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如何转换,如何内化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前者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后者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良好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这种成果的转换,是一个教学过程,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这考验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体现学科的发展程度,验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组织能力。死的知识如何变活?主要还是要进行实践操作。现在的成功做法是让学生分组,在情景教学环境的设置中,虚拟客户,提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然后做好与客户的对接,安排好讲解的同学,做好评价,形成最后的方案,再具体实施和操作。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再通过请教,顺利得到解决,最后完成项目和任务。期间,学生和教师后期的互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学生毕竟眼界有限,需要进行引领,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