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选唐诗的多重标准

2017-10-20 09:41杨元停
丝路视野 2017年14期
关键词:李贺

杨元停

【摘要】李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因其诗歌想象之诡谲,风格新奇俏丽,而被后世称为“诗鬼”。在今人看来,李贺的诗歌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是在唐人眼中却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赞誉,本文即从唐人选唐诗选本是否选入李贺的诗歌,以及探查李贺诗歌是否入选唐人选唐诗选本的原因,以期了解唐人选诗的标准以及李贺在唐人眼中的地位。

【关键词】唐人选唐诗;李贺;选诗标准

中唐诗人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以“昌谷”为其集。他的高祖从父是郑王李亮,算是唐朝皇家宗室,但谱系已远,沾不上皇室的光。 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卒时仅27岁。在后世,李贺是被公认的中唐最具特色的诗人诗人之一,被誉为“诗鬼”,并与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李贺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思出常表的想像能力。但其价值并未在唐诗选本中体现。鲁迅先生说:“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因此,唐代唐人的选本,表现着诗人自身的审美意趣,选诗标准。基于李贺在现存唐人唐诗选本中所选诗歌的数目少之又少,或未入选,今天我们就以李贺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情况来分析,了解李贺在中唐及晚唐时人的评价及地位。

笔者所研究的是 2014年傅璇琮、陈尚君、徐俊编撰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版),共计收录 16种“唐人选唐诗”。其中《又玄集》选李贺诗歌3首,诗题分别为《雁门太守行》《剑子歌》《杜家唐儿歌》3首,而《才调集》仅选取李贺诗歌一首,诗题为《七夕》。以上列表中李贺诗歌入选数目确实不多,这是否意味着李贺诗歌在唐代众星璀璨对的年代里并无突出之处,在唐人眼中,他的诗歌并不被人欣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唐人眼中的唐诗,与我们眼中的唐诗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正是我们今天的唐诗研究者不可忽略的”。

首先,看上文列表,李贺的诗歌只在《又玄集》《才调集》中被选录,而《中兴间气集》为唐代高仲武编选﹐或误题孟彦深编选。诗集2卷﹐选录肃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历末(779)20多年间作家作品﹐计26人﹐诗130多首。旧史家称此时为安史乱后之"中兴"时期﹐书名取此。因为李贺的生卒年为(790~816),《中兴间气集》及之前的唐人选唐诗选本之编选均为李贺出生之前,所以李贺的诗歌未被选入《中兴间气集》及之前的选本中,有时间上的原因。因此我们主要分析李贺出生之后所编选的唐人选唐诗选本。

在李贺出生后及诗名初显的唐人选唐诗选本按时间前后顺序,有《御览诗》《元和三舍人集》《极玄集》《窦氏连珠集》《又玄集》《瑶池新咏集》《才调集》六种,《御览诗》之撰进当在元和九年至十二年间(814——817) ,而李贺的生卒年为(790~816),此时已经到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其诗集也由李贺本人着手整理,诗名也开始渐为人熟知,《唐摭言》记载:“贺七岁, 以长短之制, 名动京华”。其后,元和三年秋天(公元 808 年), 李贺赴洛阳参加河南府试, 以《雁门太守行》干谒韩愈 ,得到赏识。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 韩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 , 与皇甫湜同访李贺 , 贺作《高轩过》 , 二公大惊 ,李贺由此声华籍甚。然而为何李贺之诗歌依然没有入选《御览诗》 ?

首先,与中唐时期的政治,文化传播相关。李贺的青年时代是在中唐时代,此时唐代早已没有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皇帝任用宦官,罢贤相,政治日渐衰败,李贺参加科举考试,却被与李贺争名者说要李贺避父名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韩愈为之作《讳辩》,依然未能堵住悠悠众口。即使李贺的诗歌得到了韩愈、皇甫湜的欣赏,然而没有百姓的流传和众多达官贵人的引荐,选家们很难熟悉李贺的作品。因此此时《御览诗》未选李贺诗歌,有李贺的诗歌没有被广泛传播的原因。

其次,与当时的风气,选家的审美有关。《御览诗》为唐宪宗李纯,在元和年间命翰林学士守中书舍人令狐楚编录近代及当代名家诗进呈以供御览。所选之诗,皆近体五、七言律诗及歌行,无古诗。所选诗人30位都是肃、代和德宗时人,即主要是大历和贞元时代的诗人:李益36首,卢伦32首,杨凝29首,杨凭18首,杨凌17首,皇甫冉16首,刘方平13首,顾况10首,柳中庸9首,李端8首,韋应物6首,司空曙5首,马逢5首,刘复4首,李愿2首,张起1首,张籍1首。李贺的诗歌,还有唐代的其他大家都未入选,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从诗集中所选取的数量比较多的诗人来看,有李益,卢纶等人。李益当时即以边塞诗闻名于世,其七绝,壮烈慷慨中略有伤感和悲凉,由此可见,此一时期,近体七言诗正在盛行,古诗不为世重。而李贺的诗歌,多写古诗与乐府,近体很少,无七律。这与《御览诗》所选的诗歌相较,是不太符合选者的欣赏要求的。其二,选本体现着选者的审美趣味,令狐楚的诗歌整体是婉丽而富赡。《四库全书总目御览唐诗》中云:“诗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撰录总集者,或得其性情之所近,或因乎负气之所趋......故元结尚古淡,《箧中集》所录皆古淡;令狐楚尚富赡,《御览诗》所录皆富赡”。而李贺诗歌想象丰富奇特,幽深奇谲,但难免有时词意晦涩。显然这与令狐楚欣赏的雍容谐雅不甚相合,所以李贺的诗歌并未入选《御览诗》有其缘由。

其后《元和三舍人集》,元和三舍人指的是元和年间的令狐楚,王涯,张仲素三人。据《唐人选唐诗新编》考证认定《元和三舍人集》并非此集原名,而为《翰林歌词》。汉老序云“《元和三舍人诗》者,盖一时唱和之作也。”《唐人选唐诗新编》认为此集原名为《翰林歌词》,为三位作者同任翰林学士时,共同写成的诗歌总集。因此此选本未选李贺诗歌。

《元和三舍人集》之后又有《极玄集》。《极玄集》,唐代姚合编选。姚合(约779~约846),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书前自序,称所选“凡二十一人,共百首”。主要选中唐大历时期诗人,诗体多为五言。自序又谓:“此《极玄集》书影(明刻本)皆诗家射雕之手也。(姚)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庶免后来之非。”其意即谓选录有代表性诗人的佳作,以免后人对这一时期的诗风有所误解,故名“极玄”。姚合与贾岛齐名,世称姚贾。在诗歌创作中提倡“苦思”“苦吟”,是当时诗歌创作的一种主流倾向。这与当时的李贺、孟郊、贾岛的主张是一致的,然李贺并未入选,何也?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姚合选诗的目的,“选其极玄者,庶免后来之非”,姚合选录有代表性的多為用典不多,有法可循的诗歌,这样的诗歌非常适合学诗者学习。这也就体现了选家选诗的目的,让后世之人了解当时的诗风,有法可依,利于诗歌创作,这也是选本的意义之一。但是,李贺的诗歌则有着“病态的天才幻想”,天才是很难用学力达到的,李贺诗歌的风格之诡谲,想像之奇特,“诸家多钻研字句以求之,失之愈远”,李贺诗不能轻易被人学习因而未入选。

《窦氏联珠集》 唐褚藏言所辑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未选入李贺诗歌。

其后又有《又玄集》。是晚唐诗人韦庄于光化三年(900年)编选,共三卷。自序称选“才子一百五十人”“名诗三百首”。实收唐诗人杜甫等142家,诗297首。此书所选诗,五、七言古律及歌行均有,《又玄集》仿作《極玄集》“更采其玄者”命名《又玄集》。选入李贺诗作3首。这是唐人选唐诗选本中首次将李贺选入,从这里看出,李贺的诗歌与选本的标准有了一定的接近之处。据笔者统计,《又玄集》中选录数目与李贺相同或少于其数目的有130余人,而所选数目多于李贺者仅有11位诗人,杜甫7首,李白4首,王维4首,杜牧,5首,温庭筠5首,贾岛5首,姚合5首,李商隐4首,从数目上看,李贺的诗歌在《又玄集》中与大多数被选者是一样的,都被认为是“玄之又玄者”,而以上的几位则更为被韦庄推重。那么,《又玄集》为何这次选录了李贺的诗歌?韦庄在其《又玄集序》中有:“但掇其清词丽句,录在西斋。莫穷其巨派洪澜 ,任归东海”。这就是韦庄选诗标准中的其一,而反观李贺被选的诗题分别为《雁门太守行》《剑子歌》《杜家唐儿歌》3首,无论是“蛟胎皮老蒺藜刺”,“挼丝团金悬簏簌”,还是“一双瞳人剪秋水”均为李贺诗歌新奇俏丽风格的代表作。都与韦庄所说的选诗标准相符。因此,李贺诗歌被《又玄集》选录,是非常合理的。

《瑶池新咏集》,唐蔡省风集唐妇人所作。见诸文献著录的唐人选唐诗中唯一一部女诗人诗歌选集。李贺诗歌因此未被选入。

《才调集》,五代后蜀韦縠编选。《才调集》时间跨越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体式包括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是今存唐人选唐诗中选诗最多最广的一种。所选署名诗人180多人,共1000首。从此书所选诗人来看,晚唐中学习李贺的杜牧,李商隐的诗歌被选数目达三四十首之多,而李贺的诗歌仅有一首《七夕》被选。韦縠自序其选取标准说:“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要求高尚的情韵格调和秾丽的词采才华,即所谓"才调"。所选诗人,盛唐突出李白,中唐推崇白居易、元稹,晚唐尤以温庭筠、韦庄、杜牧、李商隐四家诗最多,其中元稹57首,温庭筠61首,杜牧33首,李商隐40首。所取作品多以秾丽蕴藉的闺情诗为多。选了李贺的一首情意绵绵的闺情诗《七夕》。《七夕》的整体风格与韦縠所欣赏的秾丽蕴藉的诗风一致。而被后世所称赞的诡谲的想象,新奇俏丽的李贺的其他诗歌,因其语言过于艰涩,色彩过于冷硬,其诗歌多不被韦縠欣赏,而《才调集》才仅选其一首。

李贺的诗歌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无疑有着独特的魅力,但是由于时代的审美倾向,选本编选者的选诗标准,个人喜好不同,在不同的时期选家们眼中也会有不同的评价。从唐人选唐诗中,我们了解了李贺的诗歌选本中的大致情况,品读着唐人眼中的唐诗与我们眼中的唐诗的差异,李贺诗歌在各选本选与不选的原因,以及与他人的被选诗歌数量的差距的部分原因,也浮出水面。而我们所要探讨唐人选唐诗的标准这一主旨也已渗入文中。李贺诗歌是否被选入唐人选唐诗,这与时代,选家们,诗人诗歌本身的特点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也不能仅仅依靠选家选取诗人诗歌的数量来评判诗人的地位,而是让历史来评判,好的作品终会在历史的浪淘中沉淀下来。

参考文献

[1] 李贺.李贺全集[M].王步高,刘林,辑校汇评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

[2] 鲁迅.鲁迅文集·杂文集·集外集·選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 吴河清.今存今存唐人选唐诗不选杜甫诗探源[A]北京:唐代文学研究,2006.

[4] 傅璇琮,陈尚君,徐俊.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 王定保.唐摭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 李治.令狐楚诗文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3(59).

[7]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御览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8] 王茹.极玄集与姚合的诗歌批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9]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李贺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绑架准女婿同伤共悲: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再访连昌忆李贺
诗鬼李贺:我活27载,让你怀念千年
李贺
古代“高考”与“普通话”的关系
轩辕轼轲的诗
李贺:写鬼容易做人难
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