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
【摘要】如今,我国国家经济已经逐渐步入经济新常态时期,虽然国民整体经济走势呈现增长,但经济增速却已经逐渐放缓,国民收入增速也相应下降。在这种大经济社会背景下,国民金融资产投资正在呈现新发展趋势。本文就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主线,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资产投资的新发展趋势,希望对未来远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明确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资产投资;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新趋势
我国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增速方面,它也对国民经济发展与投资规模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在新常态下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同时扩大了国民现实收入差距,高净值人群逐渐涌现增多,“M”型社会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国民收入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银行存款、房地产投资等等当前中国的经济投资主导模式也在发生改变,“势微”现象凸显,某些新型金融投资产品与权益类产品更取代房地产、银行证券、股票、期货等等被国民所青睐。这种从“单极”微观向未来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发展态势也证明了当前国民更需要金融资产投资为自身需求所带来的经济均衡性优势,包括其对自身收入、投资结构的良性影响。
一、关于新常态经济时代
新常态经济时代缘起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当时全球危机严重影响中国出口领域发展,短期经济硬着陆问题对中国似乎已经在所难免。为了避免这一“硬伤”,中国政府也紧急实施了超过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旨在挽救中国经济当时的触底危机。但无论怎样,中国经济还是与其他国家一样遭受了危机影响,影子银行规模暴增、地方债务债台高筑、金融体系风险指数也呈现不断攀升态势,当然也出现了由工业产能过剩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对国民经济影响相当巨大。为此,中共十八大也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一全新概念,它希望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为中国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节奏,指出经济增长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经济改革对策。一方面为了摆脱世界金融危机阴影,一方面也希望实现中国未来经济触底反弹,重新回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确轨道。
当然,中国金融体系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还是存在诟病的,像当前国家鼓励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他们对于资金需求的强烈欲望可能会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与之相对的当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对实体经济信贷风险的“强烈忌惮”,也导致他们面向实体经济的“惜贷”现象日益严重,它直接造成了货币政策作用渠道的失效,反而为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竞争带来更大压力,当前上市公司要求门槛较高与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加剧就是例子。所以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道路依然前路漫漫、任重道远。考虑到国家经济在改革进程中的巨大红利,应该充分思考金融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种种影响,希望对改变国家实体经济疲软现状起到些许作用。
二、經济新常态背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也引领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具体表现即为国民收入的增长趋势放缓。整体来看,我国国民收入结构已经在发生改变,例如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正在逐渐下降,他们已经拥有更多的空闲资金用于投资更多服务项目与资产保值增值项目,即财产性收入比重逐渐提高。但与此同时,也无法回避中国国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这些主观问题。随着高收入人群基数的增加,國家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也已经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
(一)经济新常态刺激高净值人群迅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快速且具有良好的持续增长态势,这是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最大国家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也为国内高净值人群基数扩大带来利好。对于我国而言,所谓高净值人群可定义为投资规模在600~3000万元范围内的高收入群体。如果以百万美金资产来定义中国资产家庭,其总数也已经超过600万户,而且到2020年这一数字还会继续翻倍增长到800~1000万户。根据《全球财富报告》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预估推算,中国的高净值及超高净值人群总数已经达到25%~30%的复合年增长率,而且这一比率还在持续上升。
如果从地域划分,中国高净值人群主要集中在国家经济增速最快、发展最好的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地带,他们分别占到了40%、32%和13%,而人群职业类型以民营企业家为主,年龄分布于40~60岁年龄段之间,考虑到年龄段与分布地域的优势性,所以中国未来高净值人群依然还会继续稳步快速增长,他们的资产配置对象也主要以中国目前最热门的不动产与基础类金融产品为核心。可以看出,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在金融资产投资方面还更青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除房地产以外还有银行信托与理财产品,但也有近75%的高净值人群在配置风险回报率均较高的浮动收益类产品,所分拨的资金也有20%~25%左右,这说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金融资产投资趋势还依然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与浮动收益类产品并行为主,但前者主要,后者次要,它们共同决定了高收益金融产品与服务项目在未来的迅速发展前景。
(二)收入变动影响国民投资整体结构
在过去10年间,我国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伴随这种黄金繁荣的还有国民金融资产投资的单一化。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家金融资产投资领域的过度失衡与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崛起导致国民资产大量流入,直接引发房价激增现象,投资房产几乎成为中国国民家庭理财的唯一手段。根据交通银行在过去的“中国财富景气指数”研究报告中显示,从2007~2017年10年间,不动产几乎成为中国国民家庭总资产的全部(约占到3/4),而位居第二位的则以基金、股票以及少量投资性理性产品为主,中国国民经济的传统特色——储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加入,金融产品创新领域不断被丰富刷新,就连房产贷款也已经开始走互联网金融路线,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资产投资模式改变了银行金融机构负债趋势。从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变动发展趋势来看,其下降幅度明显,存款大量流失,可见中国国民在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他们的金融资产投资新趋势已经逐渐倾向于以浮动收益、高收益为主的灵活性金融产品,而不在是低收益、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上,如储蓄、保险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在近年来经济变化巨大,在经济新常态这样特定的社会阶段其金融创新、资产配置改变也在不断适应着国民资产管理与消费现实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近年来的城镇化改革,它刺激了人口流动率的不断提升,同时人口老龄化社会也正在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态势,它促使商业型地产与养老金融产品拥有了更好的投资价值与投资市场前景。再一方面,在入世以后,中国市场愈发开放,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更多能够满足国民需要的國际化金融产品纷纷流入中国市场,这也为中国国民的金融资产投资指明了又一条新路。在国民财富分层趋势不断明显的大形势下,资产管理需求与投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三、对未来国家金融资产投资发展趋势的探讨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步入转型期,未来金融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针对国民资产的管理需求应该同时满足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不同层面,实现3层层面的相互结合与互促互进。如果从宏观视角来看,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无法脱离金融体系的深度支持,这说明合理有效的金融结构调整对国家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健康有序发展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当国家经济基于特定发展阶段时,其经济主导就会越来越趋向于融资主导方向,而金融风险体系也会在国家市场经济背景下被合理配置完善。就目前来看,可以说我国始终都在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结构难题,银行主导与资本市场面临萎缩危机,而国有银行与民间组织金融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再加之政府在金融方面的过度干预,我国在金融资产投资发展方面的弊病就纷纷展现出来,而且它们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改革与增长态势。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我国经济转型相当成功,但在现阶段,不断实现对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大力鼓励资本市场的有机发展完善,也应该成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金融资产投资,完善直接融资制度的必要手段。
如果从中观视域来看,我国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中小资产规模企业在市场生存的有效途径就是获取更多融资渠道,同时获取低廉资金,这也是他们的未来发展基础。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依然还面临高技术、低资产的尴尬窘境,这使得他们在金融资产投资与融资方面屡屡碰壁,很多中小企业甚至在通过非常规、非正规手段来获取资金支持,铤而走险,这对拉动社会就业、企业技术创新、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没有半点利好的。所以在未来,社会中的中小企业也应该更进一步强调通过更丰富的金融工具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走金融创新路径,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动力,优化企业的融资与金融资产投资发展态势。
如果从微观视角来看,中国国民应该成为未来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资产投资的受益者,他们在投资金融产品并獲得丰富回报的同时也助力了社会金融服务行业优化发展,目前国民金融资产投资的多元化逐渐丰富了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办法,刺激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化创新过程,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金融资产投资新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此,国家政府与金融机构等等方面也必须有效权衡,为国民提供符合宏观金融政策理念,满足国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结合金融改革进程与实体经济产业分布特征来客观分析国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消费理念,思考金融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影响。换言之,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资产投资体系的服务功能应该着眼于“缺什么、补什么”的发展思路,令其逐渐趋向于社会主流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包括国民金融需求提供有效服务内容,争取在未来创造“大而全”的合理金融投资发展结构。另外,也要满足“小而美”的另一发展特征趋势,为小微领域与国民金融领域创建典型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融资同时也帮助国民理财,即基于“草根创新”的企业改革与个人用户服务内容突破,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产业化升级转型与整体金融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为中小微企业奠定未来市场发展的绝对主力地位。也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全面、完整优化过程,创造更多经济配套型产业,充分展示金融资产投资的未来新核心内容。
四、总结
总体来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我国金融资产投资改革应该从微观、中观、宏观等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全局思考,从长远视角来把握局势,审视问题,改变传统“大金融”的规模化扩张发展思路,而是应该更多从中小微企业与国民视角来优化实体经济和国民资产管理过程。对于国民本身而言,也要学会善于把握国家政策动向,结合国家社会未来经济产业发展趋势与自身需求来精确计算、合理配置自身财富,顺应经济特定阶段发展来准确把握金融资产投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涛.新常态下的经济金融趋势[J].浙江经济,2015(01):14~15.
[2] 姜洋.经济新常态与商业银行融资服务模式创新[J].南方金融,2016(01):14~19.
[3] 韩振亮.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资产投资新趋势分析[J].商情,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