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不断强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企业经营规模及业务的扩大,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企业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何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使其在企业各个领域发挥其有效作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保持企业活力,防控企业风险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出发,对企业内控建设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致力于探寻提升企业内控力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内控;建设;不足;措施
伴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内控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在现代公司的管理制度下,企业内控制度需要具备保证企业财产安全、会计资料的可靠与准确、加强企业风险防范等职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先后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多个规范性指导性的文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学术界也在积极研究内部控制理论并指导实践,包括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也在抓紧学习内控理论。
一、实行企业有效内控的意义
企业内控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缘于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它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顺利开展和工作的顺利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企业内控,不仅可以保护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而且可以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实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企业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内控建设是合理化解企业风险的有效途径。所谓风险,美国学者A. H.威雷特认为,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所发生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由Yates和Stone共同提出的的以潜在的损失、损失的大小、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三因素为基本内涵的风险概念模型,构成了现代风险概念的基本理论要素。2004年由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企业内控建设就是要企业不断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遵循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树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意识。现在很多企业,从管理层就缺乏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内控制度的实施和落实却不到位,把内控制度当成摆设,甚至完全忽视企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在意识上的忽略,直接阻碍了企业内控建设的推动、完善和落实。
(二)缺乏有效的配合和制衡机制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要求企业不断规范和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目前有些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架构,但由于内控管理部门不健全,职责不清,在内控管理中各个部门间相互配合度不高,缺少默契。在企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活动中,各个部门间容易出现交叉管理或者都不管的混乱现象,没有一个良好健全的制衡机制来约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内控建设的进程,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总体发展。如,本世纪初在美国发生的“安然—安达信财务欺诈案”,在美国证卷交易委员会的调查中发现,安然公司董事会以及审计委员会对公司日常运营长期采取“不干预”方式,过于注重公司短期业绩指标数据,违反公司内控制度,连续几年通过和关联企业互相出售回购、转让股权、对冲交易、空挂应收票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往来账目,会计造假,形成巨额虚假收益,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最终只能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由此可见,企业内控制度的缺失,将会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隐患。而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的缺失。审计监督主要依靠行政干预,企业缺乏主动行使内部审计与监督的基本动力。其二,合理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的缺失。在相对固定的会计人员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的更多精力放在了日常工作的完成,面对金钱的诱惑,很容易犯违背职业道德、违反法律的错误。其三,缺乏内部控制审核监督机制。企业内控的审核及监督工作,执行效果差,普遍存在审核和监督环节设置不完善的问题,企业内控建设水平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完善
国有企业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控制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内控制度不能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在内容设置上,对风险控制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制度设计。现行的内部控制设计主要以事项、流程为基础,偏重于日常經营治理的遵循,对于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把控和预测明显不足。其次,内部控制的设计过分地强调刚性政策制约,忽视了“软控制”的作用。很多企业在内控制度设计上忽视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未能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以及人的道德、观念、态度、风格等,不能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再次,内控制度设计脱离企业的实际,适应性不足。由于企业缺乏专业的内控制度管理人才,导致内控制度从制定到实施、反馈出现盲目跟风模仿的情况,通用的模板导致企业内控缺乏灵活适应性,不能实现企业经营与内控的共频共振。
2.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执行力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但很多企业在理念和实践的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或者内控制度或者浮于形式,或者缺乏后续的保障机制,执行力堪忧。
虽然近来证监会对少部分企业有所要求,国家审计署也作为测试的一项内容,但没有严格的评价体系和制约机制,约束性不强。此外,很多国内企业对内部控制的熟悉不够,将内控等同于内部监督,工作中完全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缺乏创新性与适应性,致使内控制度不能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难以坚持和执行。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的市场地位越来越重要,企业在内控建设方面也就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风险意识管理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内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对内控建设推进有着重大的影响。部分内控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会导致内控决策出现偏差,不能及时发现内部风险,造成企业出现重大经营风险,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三、完善企业内控建设的对策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制约因素,导致内控制度的落实成为难题。笔者认为落实企业内控制度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一)创新理念,构建长效内控机制
企业的内控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发展,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作用,就要创新内控管理理念,加大内控宣传力度,让企业上下各部门真正认识到企业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构建企业内控建设长效机制。具體来说,就是企业在推进内控建设时,要强调事件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从个人管理到全员管理转变,根据自身实际状况,结合市场的变化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奠定基础。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带头作用,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保障内控制度的执行和完善。为内控制度的执行创造良好的氛围。此外,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新变化,树立以人为本的内控制度理念,完善建立内控制度全体员工参与机制。创新完善内控制度的监督执行机制,发挥制度的道德约束和自我控制功能。
(二)坚持原则,特别注重成本效益
企业要发挥出内部控制效果,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就要遵循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则相统一,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相协调,并特别注重成本效益。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把内控建设贯穿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第一,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实行全员性控制,不得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第二,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第三,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制度、流程、职责之间应该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相辅相成。第四,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范围相适应,并根据变化随时调整。第五,内部控制应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加强培训,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主要相应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对能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重要作用。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会计作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面最重要的管理人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整个财务状况的稳定运行。所以,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对于整个内部控制制度都是非常关键的。企业一定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正规的内控制度的培训,这不只是形式,而是要让他们真正地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并且,还要进行严格考核,要选择最优秀的人员去担任这份工作,这也是为整个企业的顺利发展着想。最重要的是,会计长期接触到企业的财务账目,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关乎于道德层面的严峻考验。所以企业一定要让管理财务的人员明白他们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责任,要摆正自身的心态,不可以知法犯法,认真了解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念,而误入歧途。
(四)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软件工具
通过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软件工具,能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资金运作和业务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良好的ERP管理软件,能实现企业资源充分有效利用、运作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准时交货和承诺的保证等多方面的管理需求。
(五)强化监督,完善内控保障体系
要想构建良好的内控体系并在企业中发挥应有作用,需要完善内控工作的监督保障体系。
首先,企业需要对内控体系进行具体的解读,明确内控工作的重点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对这些工作重点进行监督核算工作,确保这部分的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其次,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工作的实施,建立专门的内控工作监督部门,由企业领导牵头并組织内控人员成立监督小组,定时轮换来执行内控监督工作,提高监督的工作效率以及监督部门的自我监督能力。发现企业实施内控工作中存在问题时,监督部门需要及时反馈到管理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办法,推进内控不断完善的进程,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再次,要建立内控控制评价制度,定期对内控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此外,还应当以风险为导向对内控制度进行审计。内控审计是对内控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审计方式。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与能否发现并及时地控制风险密切相关。以风险为导向对内控制度进行审计可以提高企业控制风险的水平,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六)依法内控,完善内控法律保障
因为内控制度对于促进企业内部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也要以相关内控制度的法律为依据。这就要求我国要尽快建立关于内部制度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目前,在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主要有《审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一方面,企业需要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我国现在虽然有一些关于内控的法律,但是还不够完善,所以,一定要积极加强相关法律的合理制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有效的法律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企业的健康运营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企业内控的现状及国际企业发展对内控的要求,阐述了对现代企业内控体制建设的相关要点以及重要性,从实际出发论述了企业发展与运营过程当中的诸多难点,对企业日常运营中存在的控制和管理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深层次探讨,针对内控体制建设的重点进行了分析,力求为现代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凌.浅谈企业内控失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事业财会,2006(03):17~18.
[2] 李民.浅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问题[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3):51~52.
[3] 郭琪珉.浅谈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76.
[4] 张成晓.浅谈企业内控管理与ERP深化应用的结合[J].全国商情,2013(18):82~85.
[5] 王洪明.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管理之全面预算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202.
作者简介:金建成(1973.10—),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中专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