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婧
摘 要:当前,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做好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对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的现象。本文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结合
近年来,政府持续加大了对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有力保障了事业发展和深化改革,同时也对卫生计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应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现资产共享,这也为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方向。
一、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性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及水平。预算是资产产生的重要渠道,为确保资产的有效运行,应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如若预算管理存在不合理便会影响到资产配置,导致事业单位资产严重浪费,使资产使用率降低。
与此同时,资产管理水平也会对预算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造成一定影响,资产存量是核定单位预算的重要基础,是预算实现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重要支撑。只有确保资产存量的准确性,才能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及消耗。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有效控制单位运行成本,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近年来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事业单位从资产存量数据的统计与利用、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和审核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产配置标准缺失,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已出台的资产配置标准主要集中在行政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方面,事业单位通用资产配置标准依然缺失。在专用资产方面,对于卫生计生事业单位,除了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有较为明确的行业配置标准外,其他专用资产配置标准缺失,导致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在编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时缺乏刚性约束,人为影响较大,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部分规模、性质相似的事业单位人均资产占有量差异较大,资产短缺与闲置浪费现象并存。
(2)存量资产家底不清,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薄弱。准确地掌握资产存量、分布、使用等情况,摸清存量资产家底,是确保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的关键与前提。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大部分卫生计生事业单位管理系统数据更新速度较慢,导致数据差异性出现,最终产生统计不全、账实不符等情况,另外,事业单位、财政部门以及主管部门间存在信息孤立等问题,没有同步更新和调整。这些基础性工作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掣肘”,影响了单位预算编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了预算审核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3)缺乏科学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卫生计生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由财政性资金投入形成,单位缺乏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积极性,很多单位重资金、轻资产,重购买、轻管理,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另外,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以盈利为目的,难以确定量化指标来评价管理绩效,导致实施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难度较大。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分步推进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资产配置,尤其是专用资产的配置,与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直接相关,因此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必须密切结合单位履行的职能。卫生计生事业单位有大学、医院、科研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职能定位差异很大,资产配置标准不可能整齐划一,可以按照不同单位类型、资产类型,先易后难、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探索制定符合卫生计生事业单位特点的通用、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已经出台的配置标准,也要跟踪研究其执行情况,及时修订。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为突破口,细化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确保预算编制有据可依,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
(2)摸清家底,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奠定基础。“家底清”是做好卫生计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也是做好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等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预算法》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准确、详实的资产存量数据,制约了(转9页)(接7页)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管理基础性作用的发挥。通过扎实开展定期盘点以及全面的资产清查,掌握资产的数量、价值、构成、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加强资产数据的分析利用,为开展新增资产配置、提高预算执行力奠定基础,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好存量,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优化使用效益。
(3)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考评是约束单位经济行为,引导单位科学、规范进行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重要手段。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应当充分利用年度资产报表、资产专项报告、财务会计报告、资产统计信息、资产管理信息化数据库等资料,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安全完整、保障水平、管理能力、使用效率、资产效益等方面细化考核指标体系,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进行再评价,建立考评制度,丰富考评内容,完善考评程序。
(4)提高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事业单位资产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是单位会计工作的两大重要工作,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是处理单位日常的会计业务,如记账、编制会计报表、汇报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则是通过单位财务会计报表、账簿等相关数据,分析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而为单位领导提供价值管理方面的信息,方便单位领导者的实际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报表、账簿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进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相关决策。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财会人员的业务学习,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
综上所述,隨着时代的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也逐渐增多,基于这种局面下单位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还需从管理工作入手,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来提升管理水平。具体可以通过分步推进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摸清存量资产家底,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有效推动,促进资产的合理配置,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单位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为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冠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问题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03).
2.许晔.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探索.中国卫生资源,2011(03).
3.周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路探讨.管理论坛,2017(03). (责任编辑:何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