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重要他人”初探

2017-10-20 06:32司进立杨淑云
科技资讯 2017年25期
关键词:父母同伴教师

司进立+杨淑云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5.128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重要他人”包括父母长辈、教师、同伴(同学)、朋友,还包括偶像。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与“重要他人”的交往是他们亲社会交往形成的基础,是他们社会支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们个性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重要他人 父母 教师 同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a)-0128-02

“重要他人”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斯提出,这个概念最初与“自我发展”理论有关。我国教育家顾明远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加以界定,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自我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和群体,即对个人智力、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父母、教师、受崇拜的人物及同辈群体等[1]。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与“重要他人”的交往是他们亲社会交往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他们个性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成长直接影响国家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的未来。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重要他人”包括父母、教师、同伴(同学、朋友),还包括偶像等。

1 父母

父母是每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大学,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一生影响最大的“重要他人”。父母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善良的性格和坚强的个性,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最重要的人格范本,是他们道德动机最初和最重要的社会源泉。父亲往往是社会规范和纪律的理性象征,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中父亲的权威和影响往往最大,他们往往对父亲有敬畏之心,父亲使他们懂得理性和规范。母亲在他们心中往往是善良和爱心的象征,往往是他们心中最为亲切和依恋的对象。母亲让他们懂得善良和热爱。父母的人格态度行为以及日常习惯不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到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日常行为习惯中。通过学习和模仿父母的社会性行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他们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他们学会用亲社会行为去与别人交往,比如分享、轮流、协商、帮助、友爱、关心等。与之相对照的是有些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早期亲子交往出现问题,他们的社会化往往要出现一些曲折,他们不得不在家庭之外寻找“重要他人”,他们的个性化、社会化和專业化成长也往往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亲子关系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最早、最稳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际关系。

2 教师

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除父母之外交往最多、最直接、影响最大的“重要他人”,是他们学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榜样和偶像,尤其是大学教育。他们的很多社会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道德法律、生活准则和文化习俗知识,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目标往往受教师的影响。刘良华的“重要他人”王老师,王老师常给学生讲,她总是早早地在操场边的芦苇丛里读英语。后来,刘华良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去找芦苇,可惜没找到。王老师的一句话,竟然会成为刘华良考大学的原始动力[2]。由此可见,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目中的人格楷模和行动范本,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有时候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大学教育发挥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教师一般有入学教育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顶岗实习教师。入学教育教师是带领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领路人,一般由专业带头人或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对于专业的“第一印象”,这样的教师应人格高尚、幽默机智、亲切和蔼,能够迅速拉近大学生与学前教育专业的距离。学科专业教师知识渊博,各有所长,应满足学生对于专业领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需求。顶岗实习教师一般由学校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担任,应审慎选择幼儿园教师作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顶岗实习教师,因为这些教师是将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第一位职业导师,带领他们真正进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幼儿园实习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入职起点,稍有不慎,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和专业成长。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师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人格塑造和师德培养。教师的思想修养、道德素质、文明礼仪、心态态度、能力学识、个性人格、需要兴趣、理想世界观、气质性格等各方面通过教学行为和师生交往,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他们的思想道德、礼仪态度、需要兴趣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师生互动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学习,更重要的是积极的心理交流和情感沟通,这种交流和沟通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和表达,这是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师德和爱心最为重要的种子。

其次,教师影响着学前教育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学前教育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绝不仅仅是“看孩子”。学前教育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前教育知识、实践知识,文化科学知识等。专业教师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一面镜子和榜样。一个知识渊博、教学能力强、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榜样作用。1934年,17岁的卢乐山考入燕京大学,卢乐山认为自己遇事退缩,缺乏自信,向她燕京大学心理卫生课教授美国人夏仁德求助,夏仁德认为,卢乐山恰恰非常适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因为是大人而不会依赖幼儿,并能够增加自信和勇气。这次谈话极大地坚定了她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卢乐山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幼教拓荒者”与她大学教育中的这位“重要他人”的影响密不可分[3]。

3 同伴

同伴或者朋辈是指由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人构成的群体,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化和专业化中的又一重要他人。同龄人由于年龄相近,地位平等,专业相同,兴趣相似更容易交往相处。再加上同龄人都有独立、自主、安全、友谊、认同等方面的需求,多数人都曾加入过不同的同伴群体,有的人热衷于加入同伴群体,并且忠诚于同伴群体[4]。在同伴群体中,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宣泄,获得一种归属感和一定的社会支持。

同伴群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参照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理想、态度和信念往往具有趋同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伴群体使他们获得一种安全感,他们通过沟通、交流、分享,互助来抵御外界带给他们的压力,使他们顺利完成社会化和专业成长[5]。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社团活动中相互合作、沟通。同伴交往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定位、文明礼仪的塑造、师德素养的形成。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师互动,在与同伴交往中顺利完成他们的个性化、社会化和专业化。

另外,偶像榜样也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影响较大的“重要他人”。比如近期影响较大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曾引起大学生极大的共鸣。引导他们多接触一些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偶像,从这些偶像榜样身上汲取积极的人格榜样和精神力量。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与“重要他人”父母、教师、同伴等人际交往中形成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朋辈关系,其中亲子关系和朋辈关系又常常发展为亲密关系,这些亲密关系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会支持是他们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基础,也是他们自信自尊的源泉,是他们个性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六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 刘良华.影响我的重要他人[J].学术评论,2005(2).

[3] 杜马.卢乐山:和孩子在一起的75年[N].新民晚报,2013-02-27.

[4]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5] 王欣然.关于重要他人的教育学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父母同伴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秋天在哪里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美育教师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落地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