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凯+牟晓莉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内脏脂肪素(Visfatin)在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浆水平,探讨内脏脂肪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AMI组)。选取门诊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血浆水平并分析与血糖、血脂和血压等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AP组、UPA组和AMI组Visfatin和FPG均高于正常组,且随着病情加重二者的水平呈AMI组>UAP组>SAP组>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Visfatin与FPG呈正相关(r=0.432,P<0.01)。3.比较MACE组和N-MACE组Visfatin和FPG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着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Visfatin和FPG的血浆水平在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依次升高,而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Visfatin和FPG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其血浆水平的高低有可能反应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2.通过相关性分析,Visfatin和FPG存在相关性,随着Visfatin的升高,FPG逐渐升高,说明Visfatin可能通过影响糖代谢和参与内皮功能紊乱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内脏脂肪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约占ACS患者总数的3/4;而ST段抬高型ACS,约占ACS患者总数的1/4。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因其紧急的临床表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向心血管医生提出了挑战。目前关于Visfatin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报道不尽一致,为此我们检测了120例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内脏脂肪素的水平,以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提供新思路。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材料
1.1标本来源。入选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稳定性心绞痛者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1.5±8.24岁;不稳定性心绞痛者40例(UAP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0.05±8.36岁;急性心肌梗死者40例(AMI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1.4±10.34。选取门诊健康查体者40例为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1.5±8.23岁。
1.2数据采集。记录各组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常规、心肌酶、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肌钙蛋白定性、心电图ST段偏移的导联数和偏移的程度。以上检测结果均来自本院检验科,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法检测Visfatin水平。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各組患者FPG和visfatin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和AMI组FPG及Visfatin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AP组比较,UAP组和AMI组FPG及Visfatin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FPG及Visfatin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Visfati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 Visfatin与FPG呈正相关(r=0.432,P<0.01)。
三讨论
目前Visfatin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检测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发现,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Visfatin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说明Visfatin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并且,Visfatin的浓度变化和患者的血糖浓度成正相关,说明Visfatin可能通过影响血糖的代谢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曹宇,肖丽,姜德建,等.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9, 17(3): 206-208.
[2]唱丽荣,毕锡娟,周桂霞. 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内脏脂肪素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7): 1179-118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