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及脂肪抑制序列对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7-10-20 11:11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452370吴俊芳于建斌申彩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软骨腰椎检出率

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452370)吴俊芳 于建斌 申彩红

办公室久坐、高负荷的体力活动等工作方式导致腰椎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以腰椎小关节退变较为普遍。但是由于腰椎有脏器官、肋骨、血液、脂肪等组织的阻碍,给腰椎疾病的临床影像学诊断带来了一定的阻碍[1][2]。提高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效果也成为该病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分别给予确诊椎小关节退变患者CT、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查,探究其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32例腰椎小关节退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自愿参与。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68例;年龄27~72岁(52.53±3.56岁);病程3~17年(9.81±2.15年);单侧下肢麻木者72例、单或双侧下肢呈放射痛者52例;骨质增生者103例、真空征者76例、滑膜炎性改变者92例、关节面软骨退变者95例、骨性关节面及下骨质退变者127例、伴发征象者98例。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CT检查所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管电压120KV、层厚5.0mm、矩阵512×512、扫描视野320mm×320mm;扫描范围:L3~S1,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体位,对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获取原始数据后建立轴位、矢状位的多平面图像。

1.2.2 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查方案 使用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超导型双梯度MR仪,先行常规MRI检查,再作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序列扫描采用矢状位FS—T2WI、T1WI、T2WI及轴位T1WI、T2WI扫描。其中,矢状位、轴位扫描层厚均为4mm、层距为1mm、矩阵为320×256;矢状位扫描野310mm×310mm,轴位扫描野则为220mm×220mm。每一方位的扫描操作均进行2次,数据取平均值。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及脂肪抑制序列的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中的计数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方式表示,x2检验结果,若P<0.05则说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出率比较 在骨质增生检查中,CT与MRI、MRI与脂肪抑制序列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CT检出率高于脂肪抑制序列(P<0.05)。在真空征、骨性关节面及下骨质退变及伴发征象检查中,CT检出率均高于MRI、脂肪抑制序列(P<0.05);MRI与脂肪抑制序列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滑膜炎性改变、关节面软骨退变检查中,CT检出率均明显低于MRI、脂肪抑制序列(P<0.05);MRI与脂肪抑制序列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附表。

2.2 影像学比较 在骨质增生检查中,CT、MRI均可清晰观察到患者椎小关节边缘变尖、关节突增大的情况。在真空征检查中,通过CT图像可清晰观察到患者关节腔出现低密度不规则、条状或者弧形状的阴影部分,从而判断出真空情况。在早期病变中,CT影像显示效果不佳,很难判断出疾病类型。而MRI则可观察到关节囊、关节腔的变化,通过图像中关节囊厚度、关节腔积液及软组织水肿情况判断患者病情;通过脂肪抑制序列可发现病变的信号明显增高。随着疾病向中、晚期发展,CT检查逐渐清晰,可观察到患者影像学关节面软骨变薄、坑洼,后期则可表现为关节软骨面缺损,且清晰度也逐渐高于MRI。在伴发征象检查中,CT、MRI均可观察到患者的椎小关出现脱位或者半脱位、关节囊及黄韧带存在不同程度的钙化等现象,且CT的表现更为明显。

附表 CT、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椎小关节退变多发在各个关节逐渐走向退化的中老年群体中,对于腰椎疾病的检查,该疾病类型人群也普遍采用CT、MRI等主要的方式进行检查。在上述检查方法中,CT检查因其分辨度高、能够观察到关键神经细微的结构变化,检出率高,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椎小关节退变,CT图像能够观察患者腰椎关节间隙大小、关节腔积气、液等情况[3][4],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具体分型做出更为精确的判断。而MRI在软组织的检查方面应用价值更高,能够清晰的表现软骨组织增生、退变的具体情况。与CT检查相比,MRI在疾病细节方面的观察更为清晰[5]。随着临床检验医学对MRI技术的不断应用、创新,发现脂肪抑制序列在MRI的应用基础上能够避免患者疾病早期,炎症脓液、关节内脂肪组织的干扰,从而呈现出高信号疾病特征。因此在当前椎小关节退变检查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变发展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在降低患者检查经济负担的同时也提高诊断质量。

本研究中,CT与MRI、MRI与脂肪抑制序列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CT检出率高于脂肪抑制序列(P<0.05)。在真空征、骨性关节面及下骨质退变及伴发征象检查中,CT检出率均高于MRI、脂肪抑制序列(P<0.05);MRI与脂肪抑制序列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滑膜炎性改变、关节面软骨退变检查中,CT检出率均明显低于MRI、脂肪抑制序列(P<0.05);MRI与脂肪抑制序列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观点与薛红强、姚福东、乔正梅等人[6]研究报告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CT、MRI及脂肪抑制序列在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均值得认可,其中,对于慢性期或者体征明显患者应给予CT检查,对于慢急性发作及早期病变患者应给予MRI联合脂肪抑制序列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软骨腰椎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