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学生组织的运转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10-19 16:57丁莉婷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3期
关键词:效用运转考核

丁莉婷

[摘 要] 随着时代发展,作为基于学生意愿自发成立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组织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人格塑造与能力养成等各方面发揮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院级学生组织,作为最基层的学生组织,更贴近学生、更生动活泼、更效用显著。探讨院级学生组织的运转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从而使基层学生组织实现效用最大化。

[关 键 词] 院级学生组织;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7-0171-01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在此形势下,作为基于学生意愿自发成立的一种组织模式,学生组织越来越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人格塑造与能力养成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高校院级学生组织为研究对象,拟对高校院级学生组织的运转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为高校院级学生组织的有效运转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一、运转特点

学生组织之所以效用显著、受到学生青睐,有赖于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在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日益瞩目。

(一)自主性

学生组织是基于学生意愿自发成立的,其成立宗旨、活动内容、组织成员、运转方式等都是学生自主决定的,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尊重、责任意识得到强化、自我成长的空间得到极大释放。

(二)灵活性

基于自主性的特点,学生组织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因其内容、方式、人员组成等都可以依据组织特点、活动需要等进行调整,适应性强、灵活度高,符合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尝试的特点。这种灵活性也有利于辅助老师开展活动,在不同活动中,学生组织可以灵活地“扮演”各种角色,帮助老师、学院完成工作。

(三)实践性

学生组织是学生社会实践的“试验田”,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试水区”,其本质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某种意愿为目标的实践方式的集合。其开展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书本外“第二课堂”的主阵地。

(四)创新性

学生是最活跃的创造主体,在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学生组织以其“自主性”最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意愿,以其“灵活性”最智慧地适应时代潮流,以其“实践性”最直接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站在时代大潮的最前端敏锐地引领创造着学生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与新尝试。

(五)高效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组织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性。從活动策划到组织,从前期宣传到后期总结,从人员选拔到经费预算……学生组织都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高效完成。这种高效倒逼作为管理者的老师提高效率,在适应学生步伐的同时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与工作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生组织效用显著,但在实际运转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可以使我们更理性地审视学生组织、更科学地找寻管理学生组织的方法、更审慎地思考学生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一)组织间沟通不足,易造成资源浪费

即便是同一学院的学生组织,仍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组织资源、参与资源、经济成本和沟通成本的浪费。例如,由于事先沟通不畅,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会分别组织同类体育比赛,不仅浪费了组织资源,还分散了参与者,增加了经济成本,同时也丧失了一次促进学生交流的机会。

(二)视野不够开阔,经常被“学院”身份苑囿

院级学生组织普遍存在视野的局限性,眼光只放在学院内部,横向缺少与其他学院,其他高校联系的魄力,纵向鲜有与校级学生组织联合举办活动的尝试。“学院”身份使院级学生组织容易在学院层面产生“养尊处优”的心理,无论运转怎样,都可以“闲适”地生存,发展动力不足,提升空间受限。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

被“学院”身份苑囿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组织考核机制不完善。组织一旦成立就基本不会被淘汰,亦没有制度化的激励机制,组织运转缺乏应有的动力,出现了一些“有名无实”的组织,组织活力受到影响。

(四)对学生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管理有待完善

沟通不充足、视野不开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学生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管理不够完善。负责人的沟通意识、大局意识、视野眼光、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都需要进行指导与培训。

三、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院级学生组织的发展应从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学生组织间加强沟通,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以期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二,学院建立完善的学生组织考核机制,成立时严格把关、运转时悉心指导、评估时公正严谨、表彰时大力宣传,同时设立淘汰机制,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组织及时叫停。

第三,加强对学生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管理。作为“领头羊”的学生组织负责人的素质对于组织的发展与成长至关重要。学院应定期对负责人进行培训,在政治性、思想性、领导力、管理性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指导,同时对各组织负责人实施考核机制。

第四,指导教师应不断自我提升。学生组织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以保证思想上的引领性,建章立制以确保制度上的完善性,强化培训以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深入组织以实现考核时的公正性。

学生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最基层的院级学生组织,其效用发挥程度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至关重要。因而对其特点的准确把握、对其问题的理性认知以及对其良性发展的努力探索是每个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肩头重任。

参考文献:

[1]沈娟.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经营管理者[J].经营管理者,2014(24).

[2]蒋满元.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

猜你喜欢
效用运转考核
新举措
锐词宝典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用观察
复旧运转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博弈论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时来运转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