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小军
[摘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广泛普及性、系统综合性、实践应用性、主体能动性与开放协调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是唤醒学生灵魂的教育,更是激发人生内在追求的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更是培养创业能力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更是转识成智的教育;是注重结果的教育,更是体现过程价值的教育;是嵌入专业的教育,更是超越专业教育的教育;是以创业促就业的就业教育,更是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教育;是鼓励成功的教育,更是能够容忍失败的教育。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6-0001-04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本土性的原创概念,是在教育部2010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首次正式出现并明确使用的,标志着“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存通用局面的结束,也使这个概念具有更强的“合法性”和更大的时代意义。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至今在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创新创业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没有给予很好的回应,学界的众说纷纭导致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或“乱象丛生”。为达成“名正、言顺、事成”之目的,有必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理上进行本土化的话语阐释与辨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性
(一)广泛普及性
从对象上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体。众创时代,国家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创新创业的途径和更大的发挥创新创业能力的空间,使每一个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都有参与创新创业的机会,形成了大众创造、释放众智的新局面。众创时代的到来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是息息相关的,而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社会责任决定了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大学生应当成为众创时代的生力军。《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了“广谱施教”的原则;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强调“面向全体、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面向部分大学生的“卓越”教育,而是关乎每一位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普通”教育。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人,每一位教师都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每一位高校领导都是创新创业的责任主体,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且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
(二)系统综合性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理念和内容上实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1]。从内容上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跨学科的多种知识体系的融合和统一,其教育教学是需要各个部门、各个专业、各个主体共同参与、相互协同的过程,是各个利益相关者结成系统性的学术共同体的过程,靠某个部门或某个主体的单兵作战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此,各个部门和培养主体之间必须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狭隘视野,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连接各个“山头”的“学术部落”,进一步凸显学术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聚合优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形成纵横联系、动态发展的新格局。
(三)實践应用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教育形式。有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是在“创新”后面加上了“创业”二字,其实质是内在规定了创新的应用属性,是指向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以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2]。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把“实践应用”放在重要的位置,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要处理好“知”与“行”“学”与“用”的关系,即创新须通过创业的实践应用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创业的过程中通过更新创新创业观念,形成创新创业精神,养成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创新创业实战技能的教育目标,真正彰显出“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教育价值。
(四)主体能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其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去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不断释放创新创业的激情与能量,使创新创业行为由“自发”转化为“自觉”,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基础的,没有大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没有在校园中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是很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的。
(五)开放协调性
创新,要求充分释放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内在的。创业,要求人服务于创新发展,关注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外在的。因此,創新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不是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就能够完成的。从高校、政府、行业三者的关系来看,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链条上,高校是主体,行业要提供支持,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学——产业界——政府”三螺旋体系的协同育人机制是否形成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倒校园围墙走出象牙塔的“开放”教育,政府的政策引导、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是高校顺利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条件。否则,高校闭门造车的直接后果只能是“胎死腹中”,难以实现把“知识转为智慧”“知识转为资本”“创业意向转为创业行为”的关键目标。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意蕴
(一)是唤醒学生灵魂的教育,更是激发人生内在追求的教育
一切教育都来源于人的内在灵魂,一切外在安排或事件只能引发教育而不能使教育产生[3]。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缺失比较“严重”,国家把实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巨大教育价值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任放在高校,高校要把带有浓厚被动学习习气、浓重应试教育色彩以及头脑中充斥浓厚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学生引导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道路上来。因此,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本真与价值,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中“人”的存在,摒弃“工具理性”抑或“技术理性”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价值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向,真正树立起符合人性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唤醒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欲望。大学生是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人,是能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动的主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其形成敢于创新创业的智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在实现其“功用”目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追求人生意义的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活动,最终培养出有特长、有个性,且个人幸福指数高、职业认同感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更是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理应在教育自身的运行逻辑中进行。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继承本位”相比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突出的是“创造本位”,凸显对一般或普通的“超越”,使学生在某方面或多方面具有“卓越”之品质。只有这样,走向创新创业时代的“创业型”大学才有不沦为知识的加工厂、大学生才有不沦为知识流水生产线上的“搬运工”之虞。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中,超越性的创新精神、批判性的创造思维、潜在的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必备的三大核心要素,三者呈依次递进的关系。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的本质是超越,具有创新超越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形成否定批判当下、不求苟同的创造思维。创业的本质与核心是一种体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创业是创新的行动化和体现形式,两者互为表里[4]。但创新创业教育最终是要走向实践并回归生活世界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是进行创业实践训练的前提,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更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
(三)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更是转识成智的教育
人的创造性必须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没有知识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尤其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不再局限于智力活动,而是进入了生产过程,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6]。但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要求学生拥有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不仅仅是掌握、拥有知识,更要形成創新创业的智慧。知识是创业智慧的基础,创业智慧是知识的升华。有学者认为,智慧是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生发,在教育和人生历练过程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7]。创新创业智慧力量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必须通过对知识的领悟、理解和运用,才能将其转化为创新创业思想和具体行动。
(四)是注重结果的教育,更是体现教育过程价值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向实践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但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实施环节来看,创新创业是教育的结果,创新创业结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呈现状态。由于创新产业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具有延时性、长期性、潜在性、弥漫性、渗透性以及隐含性等特点,而且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场域内”的教育,其效果(结果)必须要到“场域外”去检验,短时期内是难以科学测量的。同时,由于创新创业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周期较长的特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也不能单纯以创业是否成功为唯一检验标准。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教育属性的活动,更需要关注其过程,体现教育过程的价值。如有学者认为,创造(创生)性价值是教育过程价值的核心,创造或创生并不仅仅是一种结果,而更是一种过程——一種教育活动的拓展过程、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一种教学文本资源意义的实现过程,一种主体交往互动和自主建构的过程[8]。
(五)是嵌入专业教育的教育,更是超越专业教育的教育
怀特海认为,隔断大学与职业、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从而放过了富于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行动的机会,那大概是得了精神病[9]。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与专业教育高度契合的教育活动,通过与各专业教育的嵌入、渗透与融合,形成了两者相互促进、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它“一方面以创新创业的新理念为指导,深化专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以专业教育的知识为理论基础,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扩展专业教育的实践合作平台”[10]。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架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桥梁,在动态冲突中把握平衡,达到会“做人”、会“做事”、会“立业”的协同共进的目标。
(六)是以创业促就业的就业教育,更是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教育
高校全面推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不仅能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开展还有可能带动解决其他人的就业问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能帮助大学生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尤其是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这些行业可能带来的社会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及其对从业者心理、身体和业务等方面的要求”[11]。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学生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更明智的判断。温兆兴等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需实现从提高就业率向提升就业层次与就业质量的转型[12]。
(七)是鼓励人人成功的教育,更是培养能够容忍失败的教育
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试验性、探索性和动态性等风险,是一个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成功固然是每个创新创业个体和团队的理想与追求,但失败也有可能出现在创新创业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作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应创设宽松、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大学生都拥有自主创新创业的空间,以充分挖掘其创新创业的潜能,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鼓励人人成功的教育。但失败作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一体两面是高校不容忽视的。海纳特认为在学校阻碍创造力的九种因素中,过分追求成功是压抑创造精神和创造欲望、阻碍创造潜能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13]。理想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那么强调立竿见影的成功效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耐力。可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宽容失败的品质甚至比鼓励成功的教育更重要。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再反思
进一步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目的就是要“正本清源”。首先应该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在教育学的领域内来加以理解,科学阐释其意蕴,辩证分析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见仁见智,有“广义狭义说”“质变量变说”“个体本位说”“社会本位说”等多种理解[14]。有学者对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个相近概念不加区别地予以使用,把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甚至有学者直接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 第二课堂教育”。当然,创新产业教育是一个内涵相对丰富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解读释义,能对深层次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好、更多的启示。但不管从哪个侧面或哪个学科出发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来研究是探求其应有之义的前提,是洞察其内在质的规定性之基础。
参考文献:
[1][2]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6.
[3][英]乔伊·帕尔默. 教育究竟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8.
[4]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5.
[5]曹胜利,雷家啸.中国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01-13.
[6][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7.
[7]刁培萼.等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序言.
[8]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M].教育研究,2005(9):7.
[9][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7.
[10]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5):59.
[11][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0.
[12]温兆兴等.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M].教育研究,2015(7):34.
[13][德]海纳特.创造力[M].北京:工人出版社,1998:64.
[14]张白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变[J].高教探索,2014(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