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 人们常说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也就是说医生只有精湛的行医技术是不够的,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那么在大学里,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同样重要。主要以大学生主题班会、研讨会为切入点探讨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 键 词] 人文教育;问题;对策;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90-01
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医德对医生更为重要,良好的医德与其人文素质、精神密不可分。医护人员在行医过程中,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1]。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护士、药师等医护人员,为了使他们具备人文素质和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类院校应重视人文课程的设置并在班级积极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研讨会,给医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人文基础。
一、当前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学生人文教育不够重视
人文教育的基本意义不是为了传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而是为具备一切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打基础。而在当前医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认为医学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医学技能,将人文教育放置于边缘化的地位。医学类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严重倾斜向职业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许多医学院大量开设专业课程,而将人文教育科目设为选修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科目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文精神。未来走入社会工作,很容易对患者缺乏责任心、耐心和爱心,不能很好地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影响医疗活动进行。
(二)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然而大多医学类院校并没有开设人文社科课程,其主要原因是人文社科课程要求师资力量必须是兼具人文科学与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医学院的师资力量并不能兼具两者,都是侧重于各个专业。对两者专业教学,教师没有将医学技术与人文教育进行很好的结合。导致学生只注重技能学习,在学习人文社科时,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不利于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发展。
(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人文类科目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宽泛,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并与学生进行较好的互动和沟通。但是,我国教育目前的现状仍然是灌输式教学,老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内容,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通过人文教育获得思考、表达自己、更好地与人沟通这些隐形的能力。只有真正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培养出拥有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力的人才。
二、医学生人文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学校应重视人文教育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发展的前提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能重视它。在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学校应倡导辅导员或班主任开展与人文教育科目相关的主题班会、研讨会,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与人文课程之间的联系,开展学生校园活动、专业研讨、案例讨论、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把研讨班会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教学手段,在專业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它能让学生学到用批判的眼光阅读、分析数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拥有了这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在以后工作中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医生。另外,学校应将人文教育科目纳入学生主修课程,多开设一些人文课程,让教师提供学生所需,而学生则选取他们喜欢的。
(二)教师应加强自身医学人文素质
医学院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医学经验,但是他们往往会忽视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这也是导致医学专业教师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因。学校应該增强对青年教师进行人文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多给教师提供去人文社科类院校沟通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才可以把人文教育和专业科目较好地融会贯通,并在教学中言传身教给学生。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真正地在高校发展人文教育。教师在教学人文科目或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应多进行师生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基本素质情况,还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身份对换法,让学生模拟医院治疗场景,并采用身份互换即学生扮演患者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从而感受患者的不易,这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行医过程中采取友善的态度面对患者。
(四)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学习
除了课堂学习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学习,了解医疗现状以及病患需求,在实践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执业操守和人文素质[2]。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病患,这个过程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好机会。只有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提高自身医学人文素质的自觉性。
三、结语
广大医学院校应注重本校学生的人文教育,要以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为教学目标,不断深化改革教学体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努力,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并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用易懂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做到设身处地地为病患考虑,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对患者能够做到尽职尽责、热情和友善。
参考文献:
[1]赵保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医药学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2(22):l5-16.
[2]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