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 要:使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说服教育法来讲道理,使学生认识明白,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的去履行。
关键词:德育 说服教育
德育方法是指实现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常用的德育方法有一种是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来影响学生思想意识,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道理。我们如今倡导的说服教育法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式的说服方法,而不是那种“我说你听,我说你服”的旧模式。
如今的小学生一般年龄较小不懂事,但如果应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往往可以不用费太多口舌便可奏效,奥妙何在呢?现在我就结合平时在工作中的一些说理事例,来小议一下如何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一、打岔法侧面切入
儿童在群体活动中,因相互摩擦导致争吵是常有的事,常常表现为哭闹不休,甚至出现严重的打架行为。这时候,如果教师利用自身权力进行压制,虽也能解决问题,但很难使学生心服口服。倘若用打岔法把话题岔开,再从侧面切入,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平静下来。如我们二年级(1)班的两名学生,因小事发生争执,打起架来,被同学们拉到办公室找我。两名小学生一个痛哭流涕,一个愤愤不平,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我一边听学生说一边巧妙地运用打岔的方法,引入许多毫不相干的话题。如:你今年几岁啦?家离学校远吗?你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耐心地问,孩子也很耐心地一一回答。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便领着他们从不良情绪中走了出来。他们好像忘记刚才发生的一切,个个笑盈盈的。这时我对他们说:“老师早就知道你俩是好朋友了,好朋友怎么能打架呀?你们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吗?”两个孩子都说知道,且各自做了自我批评并和好如初。
二、故事启迪生悟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迅猛发展期。这个时期,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自主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因而,他们常常开始不满足受大人的摆布,并且把大人的正确训导“拒之门外”。如果我们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总是板起面孔给他们讲道理,或强或弱必定有逆反心理产生,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把他们带入故事情境中让故事情节蕴含的道理作用于学生心灵,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样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了。如在针对一些学生集体观念不强不守纪律的行为,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其内容概括为:一只小鸡妄图脱离集体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它离开集体后险些被老猫吃掉。后来鸡妈妈和鸡娃娃们费了好多周折才把它救回来。这个故事吊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孩子们听得很专注。最后我说:“我们千万不要学小鸡随便离开集体,那是很危险的。你们可以检查一下,在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类似小鸡的毛病呢?如果有,你可以讲给老师听,讲给同学听……”这里,老师的一个故事引起了一场自我批评,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纪律教育。
三、用比附法巧妙比
比附法有强烈的渗透力,它的幽默效应可以唤起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思辨中反省自身行为。
一次我在上班会课时,针对学生不正确的坐姿进行组织教学时说:“同学们现在正在身体旺盛生长期,我们的骨骼还没有定型,还比较软。如果坐姿长期不正确,很可能会导致骨骼变形。骨骼变了形,人就长歪了,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呀!菜园里的萝卜、黄瓜长歪了不要紧,因为歪萝卜、歪黄瓜和好的有同等的营养价值,照样可以拿到菜市上去卖。卖不完的喂兔子喂猪都可以。但要是人长歪了就不那么简单了,一不能吃,二不能卖,三不能喂兔子。(学生大笑)不就成了不健全的人了吗?新世纪里,我们个个全长得歪萝卜歪黄瓜一样,谁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呢?请坐姿不正确的同学改正过来,好不好?”我的这段比附主主体是学生,附体是萝卜黄瓜。在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比附结构所创设的优美语境中,使学生与老师有了情感共鸣,欣欣然纠正了坐姿。
总之,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该出于爱心以平等态度待人,使被教育者不觉得你有意在教育他,从而不知不觉“随着”你,受你教育和引导,这才是最好的、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单振涛.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04)
[2]钟宝云,周本贞.道德内化是教书育人的理智选择──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体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5)
[3]王树林,赖仁光,戴木才.思想德教育与跨世纪人才培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04)
[4]葛新斌.關于我国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01)
[5]“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J].教育研究,1996(01)
[6]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