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学后教理念下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2017-10-19 21:31刘志聪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问题教学数学

刘志聪

【摘 要】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呢?文章从“创设情境,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形成规律”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究,提出了相关论点。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教学;研学后教

《数学课程标准》在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建议: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其中第二学段的教学建议是“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而课程标准的改革目标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研学后教”理念明确提出了,把时间还给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因此解决问题教学一定要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产生、分析与理解、回顾与反思的过程。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呢?本文认为,真实的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丰富的体验、深刻的数学理解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创设的情境必须着力于设计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富含数学信息的情境,如在六年级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在复习了百分数意义后,拿出一杯水,然后放入一些砂糖。教师提问:“经过观察,这杯水产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数学信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所熟悉的糖溶于水的情境,是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并且含有糖的重量、水的重量、糖水的重量的数学信息。如此的情境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理数学信息,用数学角度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提出数学问题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的着力点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经过分析数学信息后,心中必然会产生数学问题。这时教师提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样提问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学生很快就提出了:“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糖占水的几分之几?”从分析数学信息到提出数学问题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是学生思考得到的。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三、分析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分析数学问题教学要着力于解决问题方法的渗透、着力于知识的新长点。

(一)解决问题方法的渗透

教师问:请你们解决提出的问题?

虽然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但是老师还没有提供条件,这时学生根本不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生:不能解决。

这时学生心理就有一种追求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师说:“你想老师给出什么条件呢?”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知道相应的条件,这就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不用老师说出来,就自然地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了,是学生体验到的而不是从老师口中说出来的,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讲出来,效果更优。

(二)关注已有知识的出发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把时间还给学生,并不是说老师什么都不做,老师要在研学问题上下功夫。课堂中,教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解答;学生只计算出几分之几。只有到水到渠成的时候,老师才提示本课的主要任务,说:“请用百分数表示”。当学生算完后,教师接着问:“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现在能不能用百分数来提问呢?”学生自然地提出百分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很好地联系了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研学后教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研究好教材,一定要把握好旧知识的出发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四、教师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研学后教也提出了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因此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

老师说:“这三个问题中,只有一个是求含糖率的,请你根据含糖率三个字,说说你的理解,判断哪个问题是求含糖率的,最后请利用小组的力量写出求含糖率的公式。”

学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了交流。他们中有不同想法的都要在小组内说给同学听,展示给同学看,同时规定学困生要先发言。老师这时要到不同小组内进行监督、参与讨论,并随时进行点拨。

(二)要给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的机会

同学汇报时,多让学生说,可让同桌间互相说,同时要注意说话的完整性。当学困生说不完整的时候,可让优生说,然后再让学困生复述一遍,让学困生在复述中整理思路,加深理解。当学困生都能理解了,这整节课的效率就高了。

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理解好含糖率的含义,而不是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充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对含糖率理解好了,想必对其他百分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五、自主形成解题规律

学生对含糖率理解透了后,老师就连续出示了两道题。分别求达标率和发芽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写出公式然后进行计算。学生展示的时候的着力点是让学生说出“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进一步加强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要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效益,并不是只教会学生学会解决例题,而是要教会他们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

因此,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形成解题规律是提高解决问题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让学生根据对含糖率公式、达标率公式、发芽率公式的理解,试着写出产品的合格率、班级的出勤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所写的公式,最后讨论求百分率的规律。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明白了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就回到了知识的本质,就是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学生不像过去那样死记公式,而是自主形成了解决问题的规律,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便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问题教学数学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