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的概念整合解析

2017-10-19 07:30罗雪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9期
关键词:隐喻

摘 要:我们发现“一言不合就XX”这一结构使用广泛,并且取得一种诙谐幽默的语义作用,因此尝试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做出一些解释。

关键词:“一言不合就XX” 概念整合 隐喻

一、引言

12月14日下午,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一言不合就XX”入围。这一结构在网络上的使用十分普遍,如“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单位一言不合就发奖金”“投资房地产,一言不合就赚得钵满盆满”“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等等。

我们发现这一结构使用广泛,并且取得一种诙谐幽默的语义作用,因此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做出一些解释。

二、“一言不合就XX”的分析

(一)“一言不合就……”的语法分析

“一言不合就……”在现代汉语中并非是凝固的格式。“一言不合”是一个主谓式固定短语,意为“一句话说得不投合”,在句子中可做谓语、状语、定语,主语大多是两个及以上的人或者是人数较多的群体。“一言不合”做谓语时,几乎不能出现在单句中,而是在顺承复句的前一小句中出现,后一小句中表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常用单个的关联词“就、便”等。我们从北大语料库[1]的报刊中搜集了一些语料,如:

(1)萧军身上有种绿林好汉的“血气之勇”,有时[一言不合]便可能拍案而怒,不畏惧什么权威。

(2)满汉关系不仅是民族关系,又是官民和军民关系。对策中若[一言不合]就会出大问题。

(3)那天恰好带班的魏队长早出井了,他们[一言不合]打了起来。

(4)倒是粗下人活得痛快,心上有什么不舒服,借个[一言不合]的机会,就把脏话都说出来,甚而可以动武,来一场更大的发泄。

(5)那个姓陶的,不看风使舵,白有他的理想,[一言不合]就拍拍屁股辞职,结果呢?

(6)结果,怒火中烧的大丰司机当然不肯示弱,双方一言不合就动起拳脚。

(二)“一言不合就……”的语义分析

由于“一言不合”的语义带有“交谈不和谐、语言冲突”等语义,因此在交际时,“一言不合”多出现在顺承复句中,与表示顺承结果的关联词“就”搭配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凝固使用特色。也因为这样,“一言不合”与“就”的搭配逐渐比起“即”“便”、短语、其他小句得到了一定的优势,渐渐可以作为一个常见的固定搭配来使用。

“一言不合就”的形式得到确定之后,另一方面,它的语义也得到了确定。前文提到“一言不合”的語义带有“交谈不和谐、语言冲突”等语义,在关联词“就”之后,大多可与[+不满意,+出乎意料,+不合常理]等具有此类语义特征的词语、短语、小句搭配。比如“几个老妇女一言不合就厮打起来,好不热闹”“两个醉汉一言不合就打起架来”。

(三)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

1.网络语言

根据学界通行的认识,网络语言有广狭不同的理解。[2]广义的理解指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各种语言形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如“宽带、域名、鼠标、病毒、浏览器”和“网民、网吧、黑客、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二是网民在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上的交际用语。狭义的理解主要指后者。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的形成

现在流行的“一言不合就XX”,和2015年末举行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有关。[3]这次大赛主办方的办赛态度极其粗疏,引起广大观众的强烈不满。一些网民便在其百度贴吧中贴出低俗内容以表示愤怒,导致贴吧被封。于是有人评论道:“现在的年轻人,一言不合就开车。”网络上把传播低俗内容的行为叫作“开车”。“一言不合就XX”,便在网上流行开来。

“一言不合就XX”的形式源于“一言不合就开车”。但是,因为网络交际需要精炼的形式表征,丰富多变的语义内涵,并非所有网络用词都能够在广大网民中广泛流传并符合使用者表达心理。我们发现只有具有以下特征的网络用词才能达到广泛流行及网民认可的程度:A.经济性强。几乎所有流行的网络用词都是以几个简单的字词作为表达信息的负载工具。B.内涵丰富。能够流行广泛的网络词全部都能摆脱原本格式所负载的意义,而根据使用者使用时的背景、上下文环境等激活其中一种内涵。而使用最多的大都是与其格式负载意义相反之义。C.幽默诙谐。能够在网络语言这个大环境生存并获得胜利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诙谐性。网民用这类语言通过反讽、拟人或其他的修辞手段表达自身的不满抗议或是强烈赞同等观点。而“一言不合就”符合了以上特征,也就在网络上成为了热门用语。

3.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的语法分析

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形成了一个凝固的格式,或者说是一种构式。任何人想要表达特定的语义时,就可以用这个格式来表达。相较于传统的“一言不合就”的主语只能是两个及以上的人,网络语言的“一言不合就XX”主语可以是任何名词,不论单复数、是否有生命,都可以做“一言不合就XX”的主语;“一言不合就XX”中,“一言不合”作为谓语,“就”作为顺承连词,“XX”可以由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加入任何形式的内容。

4.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的语义分析

作为网络语言,它在语义上更加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表示[+冲突,+出乎意料,+不合常理],XX的使用还可以具有[+合乎常理,+满意]的语义特征。在使用后者时,“一言不合就XX”这个格式含有[+突然,+褒义]的语义特征,这就与“一言不合就XX”原本的[+冲突,+出乎意料,+不合常理]语义特征相反,用这样的语义来表达原本就合理的事物,更能体现网络语言的诙谐性。比如“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股市一言不合就涨停”“单位一言不合就发奖金”。endprint

因此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在使用时,可以归纳为两类:

A.XX为贬义:“一言不合就XX”[-冲突,+出乎意料,+不合常理,-满意]

B.XX为褒义:“一言不合就XX”[-冲突,+出乎意料,-不合常理,+满意]

对于“一言不合就XX”产生这样变化及流行的原因,我们试图做出一些解释。

三、网络语言“一言不合就XX”的语义基础

(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关于“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4],认知语言学认为,在人们的思维、认知行为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语义理解的基础。它反映着特定社会各种相关认知里的文化环境中的说话人对某个或某些领域里的经验具有统一的、典型的、理想化的理解。[5]这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型,普遍制约着我们的认知和言语行为,是我们观察和把握外部世界的基本尺度。

ICM潜藏在我们的认知与语言中,它能帮助我们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很多句子,如果没有ICM的参与,就会阻碍人们正常的认知与理解。比如,在汉语文化背景之中,中国人对于交往的理想认知模型是“和”,一切以和为贵,言语可以劝解的问题就用言语解决;反之,交际冲突会造成言语冲突、肢体冲突甚至更严重的后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前一步是言语上的冲突,因此会有“两人一言不合便互不往来”“他们一言不合就打起架来”等。

(二)隐喻

隐喻这一理论最先由Lakoff[6](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后,又在[7]Fauconnier(1985)《心理空間》(Mental Spaces)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后(Lakoff,1993)[8]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一文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而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而非仅仅是修辞方式,这一观点已在学界达成共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思维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思考和理解世界。隐喻基于相似,人们的认知中,总会形成一个概念域,同时存在另一个事物,在两类事物域中有相似之处时,便会激活另一个概念域,这就是隐喻。同时,隐喻思维是语义变化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借隐喻这座“推理的桥梁”,我们能够用其很好地解释一些之前并没有意识到的有趣的语言现象。

(三)概念整合理论及概念整合网络

人们的言语交际是科学的。认知语言学(Fauconnier,1997;Turner,1994)认为概念整合是隐喻发生的动态过程。[9]认为言语的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能够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形成新的概念。(Fauconnier,1994)[10]把话语的意义构建看做是通过激活两个或多个空间并对其进行合成以产生新空间及形成概念的过程。这就是两个或多个输入心理空间的整合。

在我们的交际中存在着概念整合的过程。概念整合是语言的使用者从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获取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理,根据信息的输入而转变心理空间的能力。或者说,概念整合是两个或以上对立而又连通的概念因言语被激活,而产生了一个新的浮现意义的过程。概念整合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许多语言现象,一些新生事物也能用概念整合的观点来解释。

概念整合包括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利用输入空间共有的图式结构来构成概念合成网络。概念整合就是把心理空间作为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上。[11]合成空间中产生出来的推理、论点和观念映射回网络的其他空间,从而实现向任意一个心理空间的推理迁移,以此来修正和补充原来的输入空间,并改变对于相关境况和事件的看法。概念整合的映射与投射依照整合、构造、网络、解包、充分理由及换喻紧凑等优化原则,就建立起了合理的概念整合网络子网络。Fauconnier&Turner指出概念整合网络的最基本类型有:镜像网络(mirror)/单纯网络(simplex networks)、单域网络(single—scope network)、双域网络(double-scope network)以及多域复合网络(multiple blend network)。

四、从概念整合的角度看“一言不合就XX”

(一)“一言不合就XX”的ICM

在我们使用“一言不合就XX”时,思维中存在着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影响着我们的交际。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人们在使用“一言不合就”这个结构时,总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认知模型:语言冲突产生并且无可阻止了,那么接下来就一定会产生一种更加严重的后果,如肢体冲突、不可挽回的事情,等等,而不可能会是一些比“一言不合”这样的事情程度更轻的事情。如果我们用量的概念来表现“一言不合”和“XX”两件事情的严重程度:XX > 一言不合

(7)两个小商贩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

(8)他们一言不合就老死不相往来。

(9)两队球员一言不合就开打。

如上几个例句,“XX”的位置“动起手、老死不相往来、开打”的严重程度都要比“一言不合严重”。但是,如果XX的严重程度小于或等于“一言不合”,那么这句话就不成立,或者说不符合我们的内心情理模型。

*(7)两个小商贩一言不合就笑了。

*(8)他们一言不合就一起出门了。

*(9)两队球员一言不合就生气了。

然而,在网络语言中,“一言不合就XX”的使用情况恰恰与我们的ICM相反,很多严重程度小于“一言不合”的短语、小句都可以出现在“XX”的位置上;而且,如果使用的短语、句子的语义与原本应该出现在此位置上的短语句子的语义相反,那么这种使用情况更能表达使用者的或是满意、或是嘲讽的态度,也更能使人们感受到“出其不意”的幽默感。如:endprint

(10)你俩一言不合就秀恩爱。

(11)单位一言不合就放假。

(12)老师一言不合就给90分。

(二)概念整合下的“一言不合就XX”

用概念整合的理论能够很好的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来分析“一言不合就XX”运用的过程及广为流行的原因。

前面我们提到了,概念整合的过程有不同的网络,或者说不同的作用机制。“一言不合就XX”的新生意义在我们的思维中发生动态的概念整合,其整合网络和认知过程属于单域网络整合的过程。单域网络的两个输入空间有着不同甚至冲突的组织框架,它们都部分的投射到合成空间,形成层创结构。如,以网络语言“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为例来进行分析,句子义在表现“老师表扬学生”这个符合情理的事件时,对于说话者来说,话语焦点是“不可预料、突然、满意”的;而单纯的“老师表扬学生”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的心理空间合成过程如图1。

图1表示的是“一言不合就”作用的网络合成过程图,圆圈表示心理空间,圈内黑色的点表示各元素,元素间的联系则用线表示。输入空间1为“老师表扬学生”,输入空间2为“老师一言不合就罚站”。a:老师;b:学生c:奖励行为d:符合常理;a:老师;b学生;c:惩罚行为;d:不符常理。上图的类属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所共享的共有结构。该结构涉及:“施事、受事、奖惩行为、常理”。“受事”也即目标为学生,输入空间的两个常理不同。

这个共有结构表示出:通过跨域映射,两个输入空间的诸多要素可轻易地寻求到对应体。这样,一些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里的要素就可以相互融合。这样作为第一步的“组合”就完成了。在第二步“完善”中,“动作”能够激发听话人对施事行为是奖励或是惩罚的辨别,并投射到合成空间;在组合时,获得了对这句话的浮现意义“老师一言不合就xx”是一种惩罚行为,不符合常理;但同时,“表扬”作為一种奖励行为,又是一种符合常理的行为,这就形成了一种语义上和思维上的矛盾,这是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这也就是概念合成的最后一步“拓展”。

(三)“一言不合就XX”的诙谐义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言不合就XX”的使用也是一种相矛盾的两个语义的截搭。沈家煊[12](2006)进一步将整合分为“糅合”和“截搭”两种类型。他指出截搭好比是将两根绳子各截取一段重新接成一根。在用“一言不合就XX”造句的时候,就是两个概念截搭的结果。以下面这个例句为例:

(10)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

这句话初读下来,虽然是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在语义上却不合适。“一言不合就XX”的XX[+贬义](如批评、罚站,等等)语义特征与句子中的(XX)“表扬”的[+褒义]语义特征相矛盾;这两个概念又是互相关联的,“批评”“表扬”都是同一施事者能够做出的奖惩行为,但是这二者并不相似,所以是截搭型整合。

并且,如果我们截搭所使用的这两股绳子,语义上意义相反,那么所产生的浮现意义更能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效果,产生诙谐幽默的作用,更好地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这也是“一言不合就XX”流行的原因。

五、结语

作为语言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我们要始终用一双好奇和善于探索发现的眼睛,触摸身边的语言。任何有趣的语言形式背后都隐藏着使用者的思维和心理。网络语言作为21世纪的语言之一,如影随形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原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注释:

[1]本文所用例句选自北大ccl语料库及网络。

[2]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第3期,第70-80页。

[3]引自百度百科。

[4]沈家煊:《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第291-381页。

[5]张旺熹:《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现》,汉语学习,2005年,第4期,第3-14页。

[6]Lakoff: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1980.

[7]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Cambridge,1985.

[8]Lakoff: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ndrew Ortony Metaphor & Thought,1993,(4):374-379.

[9]王红孝:《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外语学刊,2004年,第6期,第66-72页。

[10]Fauconnier G:Mappi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Cognitive Science,1998,(2):133-187.

[11]阚安捷:《网络新词的概念整合网络解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133-136页。

[12]沈家煊:《“糅合”和“截搭”》,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3期,第5-12页。

参考文献:

[1]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70-80.

[2]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4):291-381.

[3]张旺熹.连字句的序位框架及其对条件成分的映现[J].汉语学习,2005,(4):3-14.

[4]王红孝.空间映射论与概念整合的认知过程[J].外语学刊,2004,(6):66-72.

[5]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3):5-12.

[6]阚安捷.网络新词的概念整合网络解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133-136.

[7]Lakoff.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1980.

[8]Fauconnier. G.Mental Spaces[M].Cambridge,1985.

[9]Lakoff.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J].Andrew Ortony Metaphor & Thought,1993,(4):374-379.

[10]Fauconnier. G. Mappi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ognitive Science,1998,(2):133-187.

(罗雪 北京语言大学 1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爱的隐喻
基于概念隐喻的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认知隐喻理论下印地语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浅谈语法隐喻的隐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