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小朋友们都领到了新的教科书,有的已迫不及待翻看起来。但如果教科书上的知识错了呢?长沙市红十字会救护员罗格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中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罗格直言,喝水并不是溺亡的主因,主因是大脑缺氧,所以最应该做的是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抢救溺水者的黄金时间只有3分钟左右,提脚倒立、膝顶腹部控水不仅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而且可能导致胃部食物残渣回流,堵塞喉咙、鼻腔,再次造成窒息。”
这本存在“致命错误”的《生命与健康常识》教科书早在2006年就经湖南省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算起来已经陪伴了湖南省11届的孩子成长,教授孩子的总数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倘若孩子们都按照教科书教授的“提脚倒立”等方法施救,其后果岂不是很可怕?前段时间,一个孩子在长沙某游泳场溺水,临时救护员采取提脚倒立方式施救,结果孩子没能救过来,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致命錯误”的救护常识堂而皇之地被教授给以万计数的孩子们,这实在难以让人理解。何况,倘若没有专业人士发现指出,不知道还会误导多少孩子。
教科书从撰写到最后审查需要层层把关、层层审核,按理说不应出现类似将溺水者提脚倒立、膝顶腹部等致命的控水方法,但教科书上还是出现了,而且在11年时间里未被发现,究其原因不外乎审查环节缺少社会专业人士的参与,也就是缺少专业知识的审查。假若针对教科书中防溺水知识部分,有关方面能邀请专业人士介入,类似问题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教科书“致命错误”11年未发现,还说明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完全是照本宣科,就是教科书里面怎么写的就怎么讲,有的老师甚至自己也不清楚溺水时如何施救,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发现教科书中的错误,并能向孩子们教授科学合理的施救方法呢?事实上,不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缺少类似《生命与健康常识》等副科教师,大多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
教科书的“致命错误”曝光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也对溺水后施救知识有了更多认知,这是好事。但当务之急是出版方应尽快将这些教科书收回或及时向所有学生发一张教材勘误表,将正确的溺水施救方法教授给所有学生,这才是对生命和健康的最好呵护。(据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