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磊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三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盐酸普拉克索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BDNF和CysC水平的影响
李小磊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三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探究盐酸普拉克索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盐酸普拉克索治疗,给予观察组盐酸普拉克索+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19%比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DNF和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血清CysC水平,值得推广。
葛根素注射液;帕金森病;盐酸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肌肉强直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且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病风险升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及蓝斑神经元脱失导致相应部位神经末梢多巴胺减少是其主要致病因素[2]。盐酸普拉克索为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刺激机体分泌多巴胺,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PD的效果也逐步得到肯定。本研究选取74例PD患者,通过分组对比,探究盐酸普拉克索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P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 水平的影响。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7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PD的诊断标准[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1~83岁,平均(62.83±10.64)岁,病程1~6 a,平均(3.23±1.04)a;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2~84岁,平均(63.14±11.03)岁,病程2~7 a,平均(3.54±1.12)a。本研究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协会审批通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盐酸普拉克索(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917)治疗,起始剂量0.375 mg/d,每周追加一次剂量,在患者耐受前提下,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为止,最大剂量≤4.5 mg/d,持续用药3个月。给予观察组盐酸普拉克索+葛根素注射液(辽宁玉皇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02)治疗,盐酸普拉克索用量用法同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200 mg/d,每周连续用药5 d,停用2 d,持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①以帕金森综合征评分量表(UPDRS)评估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UPD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0%为显效;治疗后UPD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5%~79%为改善;治疗后UPD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4%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②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上层血清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CysC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无效4例、改善16例、显效17例,对照组无效12例、改善12例、显效13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9.19%(33/37)]较对照组[67.57%(25/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3,P=0.024)。
2.2血清BDNF和CysC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BDNF和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目前PD尚无法治愈,多在水疗、理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该病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PD患者脑部多巴胺浓度明显较正常健康人低,从而使多巴胺神经细胞信号传导受阻,神经功能遭受损害,发生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肢体震颤等症状。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CysC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盐酸普拉克索是新型多巴胺激动剂,主要与多巴胺-2受体结合,活化中脑黑质及纹状体等部位多巴胺受体,增加多巴胺含量,从而改善肌强直、肢体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陈放等[5]研究指出,在盐酸普拉克索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可延长盐酸普拉克索作用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葛根素注射液含有的葛根素主要是从豆科植物中野葛提取得到,该药能增加局部微血管流量,改善脑部微循环。此外,葛根素有抑制β受体作用,可抵抗东莨菪碱所致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及记忆获得性障碍,因此可用来改善PD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盐酸普拉克索及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显著。研究还发现,PD发病机制与多巴胺神经元缺失、变性、凋亡密切相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广泛存在于脑内的一种蛋白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元分化、成熟起着主要作用,同时可防止神经元受损,对其有保护作用。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有核细胞及体液中,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呈现为异常高表达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盐酸普拉克索及葛根素注射液可提高帕金森患者血清BDNF水平,并降低CysC水平,促进疾病良好转归。
综上,盐酸普拉克索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血清CysC水平,值得推广。
[1] 胡月丹.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798-6800.
[2] 郑慧芬,任占云,宗惠花,等.多巴丝肼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J].医学综述,2015,16(26):2650-2651.
[3] 刘承浩,王睿,金亚蓓,等.葛根素穴位注射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针刺研究,2015,40(1):56-60.
[4]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8.
[5] 陈放,霍清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28-332.
R 742.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058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