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青 雷曦
摘要 核电厂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需长期坚持并不断跟踪、反馈的过程,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的制定、良好的效果为基础,在对核电厂风险管理的建设和培育中,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核电厂健康、稳定、持续的运行做好支撑。
关键词 核电厂 全面风险管理 研究
一、核电厂全面风险管理分析
(一)规划风险管理框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在核电厂风险管理中,不能只将目标定在了解风险管理的发展情形上,需要根据核电厂具体情况和行业情况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框架规划,建立相应的体系,筹划好核电厂短期或长期成长目标。与此同时,在对核电厂自身风险管理进行设计规划中,所参与的人员必须有核电厂最高管理者,同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否则风险管理的规划和体系的建立都无法将其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实行风险分级管理,持续监控和跟踪
核电厂实行风险分级管理,能有效促进管理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若是级别高的风险,则需各责任部门制定出相应的风险解决方案,并按计划执行,不断落实风险分级管理措施。与此同时,加强对核电厂财务领域风险的专项评估,并不断对风险相关行动项目录入系统做长期的监控和跟踪。
(三)注意重大风险,合理分配资源
评估出的高风险即便当前受控,但如果发生影响很大的风险,就需要核电厂管理层和专业人员根据整体风险的偏好程度、战略角度、本质特征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最终对重大风险进行确定。结合核电厂风险管理实践工作和评估结果来看,需要分辨出核电厂高中低风险属于保守型还是积极型,同时加强各业务保障,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核电厂重大风险的内容和数量与管理侧重点、环境政策、在建电厂、运营电厂等因素相关。
(四)注重风险评估,合理制定方法
风险评估思路需通过评估方法来体现,而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在对风险进行具体评估过程中,通常将这两类方法进行结合。风险评估的成果通常有风险列表、风险图谱、重大风险模型以及风险事件案例库等。若规划工作没有完成,风险辨识的开端则是目标出发识别风险和业务部门职能,从而确保风险不遗漏。进入风险分析阶段,增加了对风险属性和关键因素的分析,而对于影响类型风险做进一步细分,有利于制定风险改革措施,从而更客观的对风险进行评价。处于风险评价阶段时,加强对管理改进的迫切性评价,此阶段正处在流程的再造时期,基础工作有许多都在开展和设计中,所以,在影响度和可能性两个维度中,需增加改进的迫切性,利于后续的管控和合理分配资源。
(五)结合实际情形,做好风险分析
按照评估的结果,可以将风险具体分为以下几类: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核安全环保风险、工程建设风险。在战略风险中,改革风险和战略管理风险的等级易升高。与生产相关的运营风险,关乎着机组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行,因此必须做长期关注,当然若与经营相关的其他风险,如人力资源风险和流程管理风险等风险等级增强时,也必须加强其关注度。在市场风险中,不仅要结合核电厂具体情况,分析其行业风险和竞争风险。在核电厂财务风险中,需对影响度高的风险进行特别关注,比如预算和资产等管理风险。在法律风险中,重点关注合规和合同风险,若在劳资合同转换中,需重点关注诉讼事件和法律纠纷。而在核安全环保风险上,最大程度发挥出控制体系的作用,注重核事故的影响和落实安全整改措施,而在工程建设风险中,此過程会有新的风险点出现,与此同时,风险源识别因素会增强。核电厂在具体风险分析上,无论是关键成因、风险源,还是风险事件和现有控制措施等都具有一定的变化,具体如下:(1)因公司转型,同原有模式在过渡上时间短,流程多,许多东西需重新建立,所以风险源分析绝大多数会出现在设计缺陷上。(2)因改革形成的过渡期固有风险,比如:流程效率、员工酬薪和思想等,能让许多风险出现的关键导向决策机制。(3)进行改革中,现有控制措施过紧,未知因素加大,管控政策也收紧。(4)不可控制的风险程度增大,从而出现新的风险,因此,风险事件频发率增强。
二、结语
只要核电厂存在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会存在各种风险,因此,需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措施,以此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核电厂全面风险管理的建立不仅利于核电厂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还利于核电厂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因此,需坚持核电厂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防控,坚持体系的长效机制,不断对制度进行落实和强化,做到发现风险及时,并结合核电厂实际情况做好风险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