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2017-10-18 09:29张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

张奡

• 短篇论著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张奡1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可造成心、肾、脑等靶器官损害,同时多存在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并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进展。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2]。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如未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导致心脏、血管结构改变,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故严格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是其治疗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8~70岁,平均55.3±4.8岁,合并糖尿病5例,肥胖9例,高脂血症29例);卡托普利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0~70岁,平均56.4±4.5岁,合并糖尿病6例,肥胖9例,高脂血症30例);联合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0~70岁,平均56.0±5.0岁,合并糖尿病7例,肥胖10例,高脂血症28例),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②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4];③入组前1周服用过降压或抗冠心病药物者均停药至少1周;④患者均知情同意。

1.2.2 病例排除标准①反复发作的低血糖;②严重肝、胆、肾功能不全患者;③合并其他慢性感染或者肿瘤;④恶性肿瘤、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患者;⑤继发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

1.3 方法三组患者治疗中出现心绞痛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停用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低脂低盐饮食。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晨起顿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10 mg 1/d,卡托普利组口服卡托普利25 mg 2/d,联合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10 mg 1/d及口服卡托普利25 mg 2/d,三组均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心率的变化,重复测量3次后求平均值。按心绞痛疗效标准[5]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80%,同等的劳累程度不会引起心绞痛为显效,发作频率下降50%~80%为有效,发作频率下降<50%为无效。心电图疗效标准[6]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静息心电图缺血表现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压低的ST段回升≥0.5 mm,T波倒置变浅>50%,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入院后次日及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脑钠肽(BNP)含量,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方法执行。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分析将数据录入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三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联合组血压、心率下降值明显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卡托普利组(P均<0.05),表1。

2.2 三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比较联合组疗效明显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卡托普利组(P均<0.05),表2。

2.3 三组治疗前后BNP比较三组治疗后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联合组BNP下降幅度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卡托普利组(P均<0.05),表3。

2.4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卡托普利组出现水肿2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例,联合组2例,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长期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冠脉)灌注压升高,引起内膜受损,使动脉斑块更易形成,血管重塑,导致冠脉狭窄,冠心病发生,因而严格控制患者血压是冠心病治疗的关键措施。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表2 三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比较

表3 三组治疗前后BNP比较

苯磺酸氨氯地平属长效的钙通道阻断剂,能够有效舒张冠状动脉及全身血管,从而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缓解心绞痛症状,且作用持久,给药方便。方海滨等[7]研究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还能减慢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减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作用优于贝那普利。潘梓青等[8]研究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能够降低血浆内皮素(ET),增加一氧化氮浓度,可逆转内皮细胞功能,对内皮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吲达帕胺。

本文研究得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卡托普利及两者合用治疗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治疗优于单一氨氯地平组、卡托普利的效果,有效提高疗效。脑钠肽是由心室肌分泌分泌的一种短肽类激素,能够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舒张血管,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预测指标,其水平与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9-11]。本文提示,联合组BNP下降幅度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卡托普利组,表明两组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发挥更好的器官保护作用。

[1] 孙明晓,迟家敏.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6(6):390-2.

[2] 蒋建华,肖永康,胡传来. 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2):124-7.

[3] 李为民,刘巍. 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0):1650-2.

[4] 吕树铮. 冠心病治疗指南更新[J]. 中国医药导报,2009,16(6):5.

[5] 何屹然. 氨氯地平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4):505-7.

[6] 杨青. 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分析[J]. 系统医学,2016,1(4):12-4.

[7] 方海滨,梁慧,谭强,等.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2010,53(9):675-6.

[8] 潘梓青,王屹,戎娟.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及降压治疗的逆转作用[J]. 江苏医药,2001,27(12):906-7.

[9] 杨萍,董晓华,戴青原,等. 血浆脑利钠肽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 昆明医学院,2010,36(5):118-2.

[10]任雪丽,谭仕芸,陈海波,等. 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NP、Hcy和hs-CRP表达及临床意义[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2):73-6.

[11] 王江涛,张刚,王晨阳,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新入伍战士运动性心脏损伤中的预警作用[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19-22.

本文编辑:孙竹

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献标志码】1674-4055(2017)09-1127-02

1100053北京,北京市西城区广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10.3969/j.issn.1674-4055.2017.09.30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
浓硫酸磺化苯酚合成对羟基苯磺酸工艺研究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临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估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观察
卡托普利相关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诊治报道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