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宪明
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朗读感悟作为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意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如何正确认识朗读对语文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如何使朗读训练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本文就此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透析
1.朗读的功能认识不清楚
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过于夸大朗读教学的效果。以为朗读无所不能,于是出现了“满堂读”的现象。这不仅不是加强了朗读教学,而且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厌烦情绪,淡化了朗读感悟的效果。
朗读感悟的时间不够充分。一部分教师不能彻底摒弃陋习,课堂上繁琐的“讲问教学”挤掉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一节课45分钟,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读书,这种朗读感悟练习来去匆匆,雁过无痕。
2.朗读感悟训练对象狭窄
在一些课堂中,尽管注重了朗读感悟,但是我们细看不难发现,朗读感悟上的分层教学非常明显,似乎声音悦耳,感情充沛,表现大方的同学才是朗读感悟训练的主角。
3.淡化了教师的范读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范读在朗读教学中起示范作用,可是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却把丰富的感情给封闭起来了,课堂上依赖录音机和电脑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的只是机器里那些标准的、生硬的、成人化的普通话训练,而自身的情感参与却仍未启动,朗读效果怎么会理想呢?
二、朗读概念的多元解析
朗读,就是读者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甚至肢体动作由浅入深地来确切表达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唤起听者對课文内容、词、句、段、篇或人物形象的感知理解、品味领悟。朗读时,学生多感官参与、多角度接受语言材料的全息刺激。目视口诵,耳闻心维,“生理视线”和“心理视线”并用,外显操作于内隐认知并行。各类信息经不同的通道同时摄入,促使学生调动已有储备,自主能动地进行快速组合、立体感受,取得“个性化”的体验。由此可知,朗读与感悟是浑然一体的认知能动元素,应完整地提出,不可分割。朗 读感悟,本质上就是一种凭借“语言——思维”功能去体验和感受文字语言内含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这种“以声释义”“以声传情”的潜移默化的“助练”作用,绝非默读及其他一些教学手段所能完全取代的。
三、朗读训练的策略研究
1.优化课堂结构,保证朗读时间
教师要根据年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适量的时间用于朗读。朗读时要求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读完、读好,读的准确、扎实,切不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2.明确目的原则,引导主动参与
让学生进行朗读时,要有准备、有目的地进行,或让学生读读比比,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总之要体现朗读的目的性,这样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才会读的生动,读的有意义,读的有收获。老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个个愿读、乐读、争着读。要激活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热情,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朗读训练中,并产生愉悦的体验,这样的朗读训练才是扎实的、有效的。
3.加强读功训练,发挥范读功能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的不到位时,可用范读指导。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范读的时机,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淡化朗读技巧,注重情感体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因为只有学生“入其境”,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才能“亲其情”,这样的朗读才算是发自内心的情动辞发。当然在此,也不是完全排斥“朗读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朗读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这仅仅是学生“自读感悟”“心理体验”的辅助手段,只能是第二位,我们在朗读指导时绝不能本末倒置。
4.注重朗读感悟,转化积累运用
该如何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呢?毫无疑问,朗读感悟直至烂熟于心是至关重要的手段。熟读成诵,它能有效地巩固学过的字词,加深理解课文,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读写能力,利于积累运用。不仅如此,在学生反复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表达方式等都会对其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总之,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视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我们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的情况,要研究的东西很多。我想,只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就一定会对朗读教学产生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