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霞
摘要:近年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研究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热门话题。很多学者将狂欢化理论作为大众文化的理论资源,其实就是对狂欢化理论的一种误读。因此,本文从狂欢文化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关系入手,理清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以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为现实观照去发掘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大众文化
哈伊尔·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思想家兼文学批评家,其所创的狂欢化理论在东西方国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巴赫金研究在当前中国争论也颇多,主要集中在对于狂欢化理论能否能被挪用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话语资源上。本文旨在文化研究视角中考察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合理关系。
一、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了人们在狂欢节上所有的狂欢形式,同时也包含了和狂欢节没有直接关系但却类似于狂欢节的各种庆祝活动。在中世纪,人们生活在弥漫着紧张、阶级等级秩序森严社会氛围中。在这种氛围的压制下,人们极度渴望自由的呼吸和生活。因此,人们在狂欢节上以各种形式的庆典和仪式中尽情地欢乐、享受、放纵现实生活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狂欢成为了主题,也就造就了这种狂欢式生活—巴赫金所指的“第二种生活”,是一种“脱离了常轨的生活,是‘翻了个的生活”( 巴赫金,1998:176)。
狂欢式生活强调的是广场式自由自在的生活,宣揚平等,否定一切日常生活的等级与权威。巴赫金认为狂欢概念具有四个范畴:第一是随便而亲昵的接触,它提倡打破了等级的障碍以及思想的壁垒,进而营造狂欢快乐、平等自由的气氛;第二是插科打诨,在狂欢节上,这种方式被用来反讽、揶揄官方权威;第三是对立与俯就,在狂欢节上,人们脱离体制、颠覆身份,比如国王脱冕;第四是粗鄙,用不雅的、与人体生殖器官有关的语言对神圣的形象进行仿讽,是一整套降低格调、转向平实的做法。
二、对狂欢化理论与当代大众文化关系的定位
当代美国著名的新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弗雷德理克·杰姆逊(1986)指出大众文化在支配并塑造其他一切形式的社会关系方面具有特殊权利,文化已经完全被大众化,大众文化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约翰·多克(2001)运用米哈伊尔·巴赫金关于狂欢和狂欢思想的理论对大众文化也进行了肯定地论述,他提出大众文化是多元的,大众文化包含了民间狂欢文化,民间狂欢理论根源于大众文化。比如,中国古代的很多民间传说相继被拍成电视剧并在全国各大电视台及网络频道热播,同时也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比如西游记,从1986年中国大陆版本到1996年香港TVB电视剧以及2006年日本拍摄的版本,再到2010年程力栋执导的电视剧,最后2012年张纪中版的电视剧。我们不难看出,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文化从民间文化中吸取养料,民间文化也同时已成为大众文化叙事的重要主题。
但以霍克海默、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和麦克唐纳等大众文化研究者们指出认为大众文化既是对淳朴的民间文化的冲击,也与高雅文化截然对立。大众文化缺乏创造性、重复而单调,仅仅是资产阶级国家生产出来的用以麻痹工人阶级意志的文化垃圾(吴承笃,2006:26-30)。它与狂欢文化是截然对立的,狂欢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高度体现,一直受到文化主流的承认和尊重,而大众文化是一种支配民众的文化策略,是麻痹群众的手段。大众文化一直有吞并民间文化的企图。大众文化正在消解人们深层思考的能力,阻止人们领会民间艺术所传承的特殊韵味;尤其是在如今网络,电视等一些现代化媒介的影响下,许多带有浓厚的区域特色的民间狂欢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而以大众文化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总之,有些学者就采用巴赫金狂欢理论作为分析大众文化的理论基础,把大众文化放在狂欢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事实上狂欢理论远不能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撑,虽然大众文化和狂欢文化都曾充当过官方权威、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尽管大众文化的许多元素都是从民间狂欢文化中获得的,尽管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尽管两者之间在理论蕴含上有一定的契合性,大众文化与民间狂欢文化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简单地把狂欢理论作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是有误区的(邹赞,2009:97-101)。
三、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启示几点启示
我国对巴赫金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中国理论界也兴起了对巴赫金的研究热。以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现象为现实观照,可以发掘出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意义。
首先,大众文化可以借鉴民间狂欢文化构建起理想的“公共领域”,从而实现有效的协商和对话。当今许多娱乐节目,借助大众文化的表征形式进行着意识形态的交流与对话。中国观众家喻户晓的娱乐节目,“忽悠 ”、“不差钱”等民间语言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成为大众的“口头禅”。因此,民间狂欢文化依赖于大众文化的叙事与传播模式;而大众文化必须重视和联系民间狂欢文化。
其次,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认为狂欢文化是全民参与的文化,它基于民间广场、构建起民众生活的乌托邦。因此大众文化不仅具有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压迫”性质,还应该具有乌托邦性质。大众文化的“解放 ”功能有赖于民间狂欢文化,大众文化叙事应该走向民间。
参考文献:
[1]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大)[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吴承笃.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J].东疆学刊,2006(01):26-30.
[3]邹赞.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报,2009,26(04):97-101.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