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昊+李士金
文化学术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之重大意义尚未得到应有之真知,100年来,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名著经典思想被严重歪曲,或者被利用异化,此诚国家民族之大不幸也。钱穆云:“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与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播真正历史文化有不可推卸之责任,广义之历史文化包括一切学术文化,而今学者追逐功名利禄,学术泡沫化,论文怪异化,一代一代青少年被此庸俗功利学术氛围熏陶。空空道人痛心于学术文化沦落为商人牟利之场,以点评七大名著为传承真正文化命脉之一途,引导青年走向真知,令人欣慰。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名著评点,王运熙等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金人瑞评点《三国演义》的才能震动了当时文坛,廖燕作传赞指出,当时“效先生所评书”已成风气(《二十七松堂集·金圣叹先生传》)。在金人瑞之后的小说评点史上,用力最动、声名最大的要数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志演义》和张道深评点《金瓶梅》。后来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也十分著名。21世纪初期空空道人站在历史高度评点七大名著,蕴意深刻丰富。本文以其评点《三国演义》第一回文字为主要内容,研讨其文化创意思想,以供学界参考。
一、空空道人管窥学界研究《三国演义》简述
《三国演义》在中国百姓之中可谓家喻户晓,学者对这本书的认识却仁智不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云:“又如曹操赤壁之败,孔明知操命不当尽,乃故使羽扼华容道,俾得纵之,而又故以军法相要,使立军令状而去,此叙孔明止见狡狯,而羽之气概则凛然,与元刊本平话,相去远矣。”此对诸葛亮以“止见狡狯”论之,实质孔明当时本意乃是要保存实力也。
郭箴一认为:“《三国志演义》,我们都知道是三国的军谈。”此是把本书限定为“军谈”,又云“内容如前所说,据陈寿的《三国志》而小说的地演述出来的,有史实作根底,不如《水浒传》与《西游记》一样凭空构想,无中生有,任意挥笔。”这是说《三国演义》乃《三国志》的“演述”,同时认为“《水浒传》与《西游记》,凭空构想,无中生有”。显然误解甚多,连前贤所说的三分虚构七分实事的观点也未能得到重视。
刘大杰说:“书中对黄巾农民起义军,采取了反对、诬蔑的态度。”此观点被后来学者继承:《三国演义》也有一些落后的思想。一,它对黄巾起义持否定态度,称他们为“妖孽”,诬蔑他们“劫掠良民”,虽然这在作品中不占主要地位,但无疑表现了作者封建文人的阶级偏见。二,作品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体现的是某种左的时代精神,黄巾起义如何评价很复杂,《三国演义》作者的认识固然不能完全肯定,却不能如此批判“否定”。
有的现代学者认为:“《演义》的思想内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书中开篇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认为三国鼎立、西晋统一是先天命定,完全是一种传统的‘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论。”其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与现代人心目中的“历史循环论”含义不能完全等同。对名著文本要具体分析,轻易作定性的结论,往往容易出现偏差。
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些学者则云:“纵观全书,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这也就是《三国志演义》的主旨。”上文所云大旨不错,然儒家政治道德观念核心非“糅合”,广大民众在心理上是痛恨昏君贼臣、渴望贤君良臣的。
二、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文化创意:超越陈见,探索真相
空空道人全面评点《三国演义》超越学界陈见,个性极强,富有创意,探索真相,具有特殊价值、时代意义。许多细节均为学界罕见探讨之话题。
空空道人上述评点之文化创意在于:尽量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之真相,剖析个体生命行为动机与效果之错综复杂、微妙莫测之关系。让阅读者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作家的主观创作动机与其作品给予审美者的客观阅读效果不可能一致。读者阅读名著时随时在内心深处作出自己的阐释,得出自己的道德和价值评判。空空道人评点名著之文化创意并无玄虚之处,只是引导读者接近客观事实真相,把握宇宙世界运行的一般规律性。
空空道人在评点时联系自己所处时代现实叹息此种境界难得,如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红卫兵们冲到一个知识分子家里,把家里一辈子的图书稿件翻出来全部烧掉了!有人就受不了,于是自杀。著名戏剧家老舍就是因此自杀死亡的。若是那时老舍可以记起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话,或许就会懂得:有什么了不起的,太阳还照样出来。也许就不至于痛不欲生。这就是精神境界开阔的意义。是的,现在许多90多岁的人,他们可能都是从历次运动中挺过来的,他们看透世事,有四大皆空的心境。在街道,在村子里活得有滋有味。这些当然都是遗传结构比较健全的人。空空道人评点名著注重渗透时代精神,注重对于个体生命遗传结构之考察,注重顺其自然引导读者积极向善,此种文化创意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空空道人將开篇词改编云:
滚滚改革滔滔水,淹没多少英雄。名权利色转头空。腐败断头台,骄奢惊魂梦。
八荣八耻江渚上,科学秋月春风。一杯清茶喜相逢。宇宙亿万年,笑谈厚德中。
空空道人倡导:人人从我做起,建设和谐社会,乃鉴于无数历史教训。若烽烟四起,人生灾祸,王公贵族亦无能幸免。晋常璩撰《华阳国志》记载六王被杀,“人埋六王,夜,虎掘而食之,”历历在目。此好战好斗给人民带来之祸,古今如出一辙。凡为实现个人野心,愚弄公众,挑起战端之军事家,不论成败,不足为训也。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将国人推入无谓之战争,死伤数十百万,其罪大矣!
三、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文化创意:解析文本 透视起义endprint
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时对农民起义之认识亦具有深刻文化创意,从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情况来看,农民起义太多了,但成功的寥寥无几,能够建立政权的更是少之又少。比如说:陈胜和吴广领导的起义尽管推翻秦的暴政,只可惜他们最后却没能善终。最后成功的是刘邦,建立了汉朝。东汉末期,张氏兄弟率领的黄巾军,导致东汉开始走向衰败,最终灭亡,但是张氏兄弟也落得个失败被杀的结局。起义者之所以起义,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极端腐败所造成的,他们想要为民请命,还社会一个安定。但是,一方面由于社会的错综复杂,另一方面由于起义领袖者自身文化素养和德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他们的起义大多数都是失败的,历史上虽然有的起义者建立了新的王朝政权,但是领袖者却也是下场悲惨!这究竟是为什么?天命复杂,历史上的起义大多数不但没能推翻腐败王朝,反而起义者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这就是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的深刻原因。因为全国性战乱的结果所造成的是人民群众的深重灾难。空空道人评点《三国演义》具有一种非战精神,此种非战精神建立在对于数千年来农民起义客观后果的基础上,令人信服。文化精神之创意本质在于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被纷纭复杂世界之假象冲昏头脑,养成自己科学的不偏不倚的独立人格。
空空道人阐释张角发起的农民起义,认为仙人传授给张角的思想很有价值:“代天宣化,普救世人”。此时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统治阶层骄奢淫逸,政府腐败无能、鱼肉百姓,百姓由此而痛恨官府,痛恨朝廷。这个时候却没有真正的英明的领导者出现。在这样的时候,国家的统一十分困难。三国鼎立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事实得出,仙人还没有寻到符合条件的继任者来统治这个社会。于是全国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其实,当时的百姓对于张氏族兄弟还抱有很大的幻想,他组织和宣传方面也是尽力而为,但是东汉的臣子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依然能够击败这样大规模的起义。竟然还有皇甫嵩这样骁勇善战的良将,后期更是有曹操这样的英雄出现,群雄逐鹿的结果是,孙权、刘备与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空空道人强调,每个人一定要遵纪守法、追求和谐理想,如果发生内部矛盾、军阀混战,只会导致豺狼当道,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国内混乱的时刻,出现贤明的领导者拯救天下苍生是很困难的。所以千万不要相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之类的宣传!不是因为他不会成功,就算他以千千万万黎民的性命为代价当上了皇帝,这也不能算是“天下大吉”!空空道人的评點极为深刻!历史发展的过程有文字记载,一切高大上的空头支票的许诺只能导致更深重的灾难。空空道人对人心惟危在《三国演义》人物形象中之体现,有细微观察,一些学界从未深入研究的人物事件,在评点文字中亦有深刻阐述。张角发动起义时,以为民心归顺,其实不然。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三国演义》这部书虽然某些事情的描述与正史存在不同,但基本事实是一样的。历史上确是唐周告变,只不过在时间上略有差异罢了。由此可见,别说人心,连他的门徒都不能够忠于起义事业!
对于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中所爆发的农民起义,要辨证地对待、客观地评判。要在社会上提倡人人都要勤奋读书学习知识的风气,这样,既可以提升自身文化道德素养,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此以往,统治阶级官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也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水平也一定会逐步提升。改革改良的事业,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文化的,如果有坚实健全的个体生命遗传和生命基础,自然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M].商务印书馆,1996.
[2]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七卷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陈洪主编郭箴一.民国中国小说史著集成·第七卷·中国小说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7]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李士金.朱熹性论精神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4).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