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道人评点《聊斋志异》第一卷文化创意思想述论

2017-10-17 07:30邱兰兰李士金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9期
关键词:王生道人空空

邱兰兰+李士金

孔子以大圣之智曰述而不作,其重视前贤成就恭敬之心可鉴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一生精力专心致志,能够得其一端加以傳承发展,乃卓有成效之贡献也。若实事求是,若自力更生,若励精图治,无一非古圣贤之格言。可叹今日学者动辄高唱“创新”,殊不知文化创新之坚实基础在于继承前人一切学术文化成果,在于接受前人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在于认识以往历史发展所体现之客观规律性也。钱穆先生云: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故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仅为一种凭空抽象之理想,蛮干强为,求其实现,鲁莽灭裂,于现状有破坏无改进。揭示世界真相,探索宇宙奥秘,若无对以往文化学术成就包括名人名著之具体切实理解,而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必然导致虚假不实、奸诈阴险、争斗不休之时尚风气。空空道人痛心于今日学者文士在体制弊端巨大压力下学术浮躁,机械模仿,造假盛行,故以评点七大名著具体切实文字,传播圣贤文化思想,其探索文学名著真相,求索真理,超越功名利禄繁琐学术之研究精神,值得学界重视。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名著评点,王运熙等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指出,金人瑞评点《三国演义》震动当时文坛,金人瑞之后,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志演义》、张道深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均有名后世。空空道人站在历史高度评点名著,蕴意深刻丰富,值得研究探索。本文在李士金教授指导下,以其评点《聊斋志异》卷一文字为主要内容,研讨其文化创意思想,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一、空空道人管窥学界研究《聊斋志异》简述

鲁迅云“《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后文云“别叙畸人异行”,亦未能全面体现《聊斋志异》丰富博大精深之内涵。郭箴一认为“清代作传奇及志怪书赫然占有社会势力者凡三大家:“一为《聊斋志异》,以遣辞胜;一为《新齐谐》,以叙事胜;一为《阅微草掌笔记》,以说理胜。然以文学的眼光评此三书,则不能不推《聊斋志异》为此中‘祭酒”。上文“以文学的眼光”云云可知其见识,蒲松龄非欲以“文学”取胜也,所著反映社会全貌,其真知灼见核心在于体现社会良知。刘大杰说:《聊斋志异》所写虽说都是神鬼妖魔,都懂得人情世故。所云“神鬼妖魔”“化为美女,无不贤淑多情;幻作男人,也都诚厚有礼”与《聊斋志异》具体文本内容不符。“无不”“都”之修辞问题显然。游国恩等学者认为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抨击,虽然只限于揭露其弊端,但他对那些只以功名利禄为念而醉心科举的人物,是有所认识和批判的。”《聊斋志异》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对以功名利禄为念而醉心科举的人物,有所认识和批判,十分自然。王运熙、黄霖等学者指出:“将志怪小说明确地与批判现实、憧憬理想结合起来,不能不说是志怪小说理论的一大飞跃。”诚然如此。有学者云:“不可避免的是,《聊斋志异》也有着不少的糟粕。如未能免俗的封建说教,猥亵的色情描写,羡慕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因果报应,福善祸淫的宿命论,以及宣传神道迷信、阴阳轮回的落后的世界观,这些都是作品中的糟粕。”封建道德规范是聊斋时代主流价值观之节文,试问如何“免俗”?至于色情描写、功名富贵、因果报应、福善祸淫、神道迷信、阴阳轮回,隐含宇宙世界无穷复杂微妙之规律性,未必是宿命论,更非落后世界观。有学者认为:幻想是对现实的超越,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上文所说非人的狐鬼花妖形象可以不受人间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男女大防”的约束,与《聊斋志异》具体文本不甚切合。本来蒲松龄所写狐鬼花妖即是体现现实人性之复杂微妙状态,不受人间伦理道德约束亦是现实人生中常有之现象,蒲松龄不过是借此写出个体生命言动思虑复杂状态而已。蒲松龄笔下的狐鬼花妖形象善恶邪正不同,体现的人类社会道德观念亦不同,不可说这些形象可以不受约束。“不道之道,不德之德,政之元也;不名之名,亡功而功,化之根也。”无绝对真理,人类智慧十分有限,返璞为真,此中国文化中之一大关键观念。

二、空空道人评点《聊斋志异》文化创意

(一)天命之性,假借神灵

空空道人敏锐地洞察到蒲松龄喜欢假借神灵怪异之事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评点《长清僧》云:蒲松龄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性定”之重大意义,世俗人生羡慕荣华,而此僧已经投生于仕宦之家,妻妾成群,物质奢华,却毫无一念之动。蒲松龄赞扬这个僧人是避世之贤者,他严厉批评那些为了富贵奢华生活的人。至于灵魂飘飘然离开肉身,进入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恐怕蒲松龄自己也未必相信,他只是借怪异之传说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评点者准确地阐释了本篇的人性论价值。“性定”、“至性不移”即是遗传生命之先天性,是个体生命在某一时代背景下之所以如此言动思虑之内在根据。此种文化创意思想揭示的是生命科学内在原理之一,修身养性之重要意义在于尽力消除遗传生命结构先天缺陷,这对读者理解接受圣贤文化为己之学极有助益。

(二)探索真相,回归诚意

空空道人评点《聊斋志异》文化创意思想最突出之点在于其全息观念,不是把《聊斋志异》作为一种文学工具来研究思考,而是把蒲松龄所记述之人物故事作为历史和现实之社会生活全貌加以评论,许多不为学界重视之篇目和细节都得到了考察和阐释。文化创意之“创”不在于故作高深、故作姿态,不在于为创新而创新,不在于玩弄名词术语,而在于发现真理真相,发现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性,发现宇宙世界许多测不准状态。比如空空道人评点《雹神》云:《聊斋志异》正如其名,有的篇目描写均为传奇怪异之事。本文所写王公登龙虎山拜访天师事,似乎天上的冰雹都有神灵管理,最高神灵是上帝,下多少冰雹都有准确之数据,人间的张天师已经到了天上为神,他能够嘱咐雹神使得冰雹多降在山谷中,而不伤及禾苗。显然这是人类个体生命意识的产物,因为王公的“诚意”,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这是本篇最有价值的思想内容。空空道人揭示《聊斋志异》以神话故事反映天人感应的复杂微妙情况,归结为官员之“诚意”与老百姓生活质量之密切关联。endprint

三、空空道人评点《聊斋志异》文化创意:幻由心生,追求真知

(一)世俗愚迷,人妖颠倒

空空道人点评云:《画皮》所写画皮既有寓言故事意味,亦有意识形态判断错误之寓意。世界上有不少人被外物诱惑而不知觉悟,甚至死到临头还不知!正因此,那女鬼才把王生胸腹撕开,挖心而去。世俗之人有两大问题:一是愚,二是迷,无明状态严重,使得人妖颠倒,黑白不分,忠奸难辨。太原王生看到美丽的女性,主动邀请她到家中与之同居,却不知此人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面目狰狞的女鬼。道士看到他脸上的邪气对他加以警戒,王生还执迷不悟,当自己亲眼看到美女之真面目时才求救于道士,道士仗剑斩杀了女鬼,却不能救活王生。王生之妻陈氏十分贤惠,开始以为美女是大家之妾,劝王生遣之,而王生不听,王生被女鬼挖去心肝之后,道士告诉她市中之乞人可救活其夫,陈氏忍辱恳求,乞者嬉笑陈氏,似乎调戏妇女,又要她吃下自己所吐之痰,陈氏为救活丈夫忍受着吃下,那乞人却悄然逝去,无踪无影。陈氏回家大放悲声,痛苦呕吐,吐出的正是丈夫的心肝,终于恢复其鲜活之生命。乞人是智慧者的化身,表面上却是破破烂烂的流浪汉,这也是现实社会中常有的现象,所谓真人不露相也。《聊斋志异》在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会发出自己的议论,阐释自己对于社会人生哲理的认识。空空道人揭示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文本形象中透露的观点:社会上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人感应,天人感应,人物感应。

(二)生命幻觉,官匪横行

空空道人评点《耳中人》所体现之文化创意思想乃是对《聊斋志异》所录怪异故事作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阐述。认为所谓“耳中人”,实际上是个体生命的一种精神病症,是耳鸣严重而产生的幻觉。邻居来借东西,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使得其病症发作严重,后来通过治疗,才慢慢治愈。评点者发现《聊斋志异》所云之“异”往往是个体生命幻觉的产物,也是人们在传说过程中继续幻觉化的现象。再如评点《鬼哭》云:鬼哭亦是个体生命意识之幻觉,当人强盛之时则听不到此种鬼哭也。正如蒲松龄所说,邪怪之物,惟有德行可以使之泯灭。蒲松龄对于官员之类的大人先生出鬼面以吓人甚为厌恶。本篇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盗贼残害人民的情况,而盗贼之所以盛行,乃是因为官匪太多。一旦老百姓暴动起来,则官宦之家残破,富贵之梦破灭矣!从评点文字不难看出,所谓“鬼哭”即是官府暴政、各种官匪、各种盗贼所引发的人们意識形态方面的悲感流露。《聊斋志异》所写此类个体生命意识幻觉中之怪异故事甚多,如《狐入瓶》一文很短,却似乎真有狐也。空空道人认为,所谓妇人患狐,不过是精神疾病之体现,胡言乱语,自以为狐在其身,此平常听人传说存于意识中之幻象。

考察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不难发现,如何处理好男女之间关系始终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空空道人评点《聊斋志异》提出男女关系应该重视灵魂的交流,思想的共鸣,男女双方交流合作必然以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为前提,任何自私和低俗的欲求必然损害其他个体生命的人格,得不到真正和谐共处的男女精神与肉体的合一之乐。就此而言个体生命需要深刻的自我检讨精神。“圣人之德如日月之光,贞一而无所不及也。”人人追求圣人境界,成就生命德性,无争无欲,世界必大光明、家庭必大幸福、男女必大快乐。

参考文献:

[1]钱穆著.《国史大纲》,《引论》[M].商务印书馆,1996(第三版).

[2]王运熙等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七卷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1.

[3]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

[4]陈洪主编,郭箴一著.民国中国小说史著集成.第七卷.中国小说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5]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马积高,黄钧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5.

[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四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9]宋张君房撰.云笈七籤[M].文渊阁本《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1060册.

[10]蒲松龄著.聊斋志异[M].中华书局,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生道人空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黄鹤楼的传说
抉择
神算
孙空空 捏面人
神 算
脑袋空空
借尸敲诈,“死者”复活
厨师也不错
王生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