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珂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很多阶段,幼儿时期、童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也有人认为,人的一生无非是童年、成年、老年。其实人生究竟有几个阶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不同的阶段里认识自己。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女孩,但是女孩并不爱他,知道了男孩的爱意后,甚至看到男孩便会远远的躲开。男孩伤心不已,心想是自己不够帅气,还是不够有钱。他执着于看不到未来的感情中,日渐消瘦。后来男孩想要走出困境,便想要找寻他人倾诉。他遇到第一个人,听完男孩的倾诉后,这个人说:“你在悲伤什么呢,如果女孩嫌弃你没有文化,那你就去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如果女孩嫌弃你没有钱,那你就去好好工作,努力赚钱。”这个人是儒家的老师,他教会男孩的是立足当下,找准问题,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男孩拜别后继续前行,又遇到一个人,听完男孩的倾诉后,这人说:“年轻人啊,为什么这么想不开呢,把自己弄得这样浑浑噩噩,天涯何处无芳草,人家姑娘不喜欢你,你就早早放下啊,去追求别的女孩吧。”男孩有些迷茫了,这时又走来一个人,听到男孩的遭遇后,说到:“孩子啊,人世间的种种无非是虛幻,爱情更是缥缈不已,不如都放下吧,无欲无求是最好。”三个人代表三种思想,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教,男孩从先哲的思想中也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觉得三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却不知道究竟应该听谁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哲们的思想虽然对人生有一定的启发,但也同样存在不足之处。人生是有阶段性差异的,不同的阶段,人生态度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样,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人生阶段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探讨人生阶段的论述有太多太多,我们很难判断究竟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或许在人生阶段这个问题上,本来也就没有对错之分,毕竟每个人的出生背景、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全都不一样,对于人生阶段的感悟当然也就不同。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生的阶段大致上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当然这也只是笔者暂时的感悟。也许在未来接受过更多的教育,生活环境的改变后,又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第一阶段是大学毕业之前的阶段,这一阶段也可以被称之为童真的阶段。有人也许会说,都上大学了,还是童真吗?童真,难道不应该是小学之前吗?在笔者看来,在大学毕业之后,才是真正进入社会的阶段,因而在大学毕业之前的阶段,都可以被称之为童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是涉世未深,无忧无虑。所谓的童真,“童”指的是童心未泯,“真”则指的是率真。很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帮他们完成梦想。但毕竟孩子也是自由的个体,揠苗助长是不合时宜的,过早的灌输各种理念,不利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在童真阶段,不如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真正想追求的梦想。
人生的第二阶段,是大学毕业后至四十岁之前。这一阶段中,是人的全面涉世阶段。这一阶段中人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争强好胜,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同时这一阶段也是人生的鼎盛时期,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的心智和欲望都逐步被打开,行为举止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特征。同样,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进取的阶段,为了日后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努力拼搏。
第三阶段是四十岁至六十岁,这一阶段中人的特点是全面反思,认清自我阶段。古人说四十而不惑,指的就是要学会反思,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认清自我看似简单,实际很难。在这一阶段中,人应当明白顺其自然的重要性,学会辨清事实黑白。
第四阶段是六十岁以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六十岁已经退休,远离了工作岗位,到了颐养天年的阶段。因而在这一阶段中,人应当学会放下,学会看清,不要对生活中的种种过于执着。人生到了这一阶段后,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对生活中的种种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在这一时期要学会把心放空,把心放安,不要过多的被名利物质所羁绊。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许多,笔者的人生刚处于第一阶段,也可以说是人生的起点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有很多需要学习,除了书本上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要学习如何生活。高考是第一阶段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想到自己曾经拼搏过,那么便无怨无悔。寥寥数字,写完了人生的感悟,或者说是我目前对人生的感悟。也许有人会说,高中生还处于人生的起点,怎么能对人生有所感悟了。但何尝又不是一种偏见,不同的年龄对人生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在同一阶段对人生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感悟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也许不久我就会对人生有别样的感悟。年轻时应当把自己的心理印记通过不同方式记录下来,每过一段时间也可以对曾经的感悟进行反思。无论人生有多少个阶段,无论对人生的阶段有多少种看法,最重要的是静心、快乐、淡然、随性。等到年老时,翻开这些闲暇的文字,看看自己在不同时期对人生的感悟,也是一种乐事。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