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
我刚进病房的第一眼,就看到了我要找的人——他的老爱人,侧卧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一动不动。护工指着在卫生间里洗着饭盒的他,让我去问他。
等他从卫生间里出来,护工对着他的耳朵大声介绍我。他听完一言不发,用手在一边的矮柜上摸索着什么。护工指指耳朵对我示意:“他听不见了。”我便把我的来意写在本子上:“我想采访您爱人参加解放战争时的经历。”我把本子递给他看,他看了半天,仍然一声不响,又转回身。
我猜,他是年纪太大了,反应迟缓?或者连智力也衰退了?不然怎么不理我。这时,他已从矮柜边回转过身来,耳朵上多了一个助听器。
他神情木讷地面对我站着,开始像背书—群,背坦他老爱人的“履历”来。
之所以说是“履历”,是因为他说的多是某个时间点,她在哪里,做了什么——这些在老干部局事先给我的她的履历表上都有。连我最想知道的,她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经历,他也一语带过。而且他提到最多的是解放后,他的老爱人何时转业到地方,何时去学习文化,何时去进修专业技能,何时考的医师资格。我听得出来,他对她的努力上进很是骄傲和自豪。
可这并不是我要了解的关键内容,但我不忍心打断他。等他停下来,我才对他又重复了几遍我来采访的目的。我说老干部局这次准备出的这本书,是有关老干部们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口述经历,所以还请他多多提供关于他的老爱人是如何参加革命的,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期间的经历,细节越细越好。
他好像终于听明白了,嗫嚅着,显然非常费力地在脑海里搜索着,然后又讲了一些,可是,时间顺序又乱了,一會说到解放后,一会又跳到解放前,还提起他参加抗美援朝时的经历……
82岁的老人了,又不是当事人,都是她讲给他的,年代太久远,他记不住那么多的细节也正常。
我合上本子,准备结束采访。这时,他忽然问我要不要看看她的照片。然后,他不知打哪儿拿出来一个小纸袋,从里面小心地拈出几张照片给我——都是她的。有她在军政大学时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合影照,有她在文工团时穿着演出服打鼓的单人照…--他耐心地等着我看完,又将矮柜上放着的一个相框递给我,那是一张黑白染色照,齿白唇红的她,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正在跳舞…--这些照片里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她,与我身边病床上意识全无的她完全像是两个人,在不由得感叹岁月残酷的同时,我注意到了这个特别之处:他居然把她年轻时的照片一直带在身边,带到这病房里。
我很好奇,问他:“你们是不是很恩爱?”他一下子又没听清,我再重复了一遍:“你们吵过架吗?”
他听清了,拼命摆手:“不吵的不吵的,我们在一起60年了,风风雨雨经历那么多,哪里还会吵。”他看了看病床上人事不省的她说:“连我被贴‘大字报的时候,她也没离开我……”他的普通话里带着浓重的上海口音:“我们,很要好的。”这一句他说得很重。
我干脆一探究竟:“你们怎么认识的?”我顺理成章地以为:“是你追求的她吧?”
他满是沧桑的脸,忽然因为笑意而生动了起来:“那时候,她在文工团嘛……她的下铺是搞宣传的,有一天,她的下铺在看照片,里面有我的,我刚抗美援朝回来,在××部队……她从上铺往下看,一眼看到我的照片,就冲下铺喊:‘给我给我,我要这个人的照片!”他回忆着,仿佛当年他也在场一样。
他说她要了他的地址,就给他写信,信一开头,就称呼他为“战斗英雄”,随信还附了她的照片。他接到后给她回了信。就这样一来一回,通了两年的信后,他们才见到面。
见面一对时间,他们俩居然同时在皲大学学习过,只不过因为她比他早去了一年,两人始终相互不认识。“你说,这叫什么?”他停下来看着我,然而不等我回答,就带着一点骄傲地说,“这就叫缘分哪,有缘千里来相会嘛。”
我惊讶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是采访进行到此,他说得最详细的细节了。
她病倒后就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来,他陪夜用的折叠床,此时就放在她的床头边。我刚进来时,她邻床的那位老干部就对我讲了他对她是:不离不弃。
能支撑他对她不离不弃的,就是那些与爱情有关的细节吧。
(潘光贤摘自《天津日报》)(责编 悬塔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