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雅利
摘 要: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面对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感知不足的现实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形成意义深刻、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性的“人民获得感思想”。这一思想的主体是群众,内容包含多层次全方面,“获得”的方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其落实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探索践行“人民获得感思想”的实践路径,应进行“一核两翼”机制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关键词:人民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时代价值;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9-0078-05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直面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提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1]此后,在国内外会议、各地考察调研等重要场合,习近平先后多次强调要让人民有“获得感”。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我们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现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习近平进一步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了意义深刻、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性的“人民获得感”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深入挖掘、完整把握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蕴含的理论精髓和核心要义,对于我国加快推进“四个全面”落地、把愿景化成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提出背景
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人民获得感思想的系列讲话精神,充分挖掘其产生的政治背景、现实基础与理论基础,有利于深入把握这一思想的逻辑演进。
1.政治背景:全面深化改革遭遇“中梗阻”。近年来我国逐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改革力度空前。然而现实中,党的政策落实出现“中梗阻”,“最后一公里”执行“变了样”。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新加坡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仅需与规划局、重建局和公共事业局三个部门打交道,共经历10个流程,26天即可完成所有手续。对比之下,我国办理施工许可证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77位,处于倒数第13位。[2]我国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需经过规划、国土、环保、建设、水利、人防、消防、水务、房产等多部门反复审查,至少经过22个流程,244个审批日,手续繁琐复杂。这些本应是群众正当的利益,本该是正常享受的国家福利——在基层执行时,却因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企,获得感大打折扣。
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改革“红利”无法真正释放,损害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公信力和实际成效,给政府自身改革和人民实际利益带来伤害。正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习近平提出“要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应人民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期盼,展示了我党要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坚定决心。
2.现实基础: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感知不足。当前,人民群众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成果感知不足。我国2010年起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财富总量暴涨,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民生问题逐渐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社会效益不断释放。在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被其他国家逐渐感知的过程中,我国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感知理应不断提升。但现实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实际获得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出现获得感“钝化”现象。在网络、新媒体流行的时代,出现不少“仇富”“发牢骚”现象,表明人民群众对自己相关利益的获得感知不足。
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感知钝化迟滞,可能产生默顿所提出的“相对被剥夺感”。据西安市公众获得感状况调查,55.0%的居民认为“贫富差距大”严重影响其获得感。[3]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差2.8倍。社会比较理论认为,当人民群众掂量自己的实际获得,以他人为参照物进行比较时,如发现自己常处于劣势便会产生受剥夺的感觉,进而表现出愤怒、怨恨或不满等消极情绪,阻碍获得感的转化。当前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休闲幸福、健康环保、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更细致深入的诉求,想要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2016年1月4日至6日,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再次强调,“在整个发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4]提升人民获得感代表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即要让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成果。
3.理论基础: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限度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有利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共同富裕”等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国家方针政策,更加注重人民利益的现实性和应用性,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深层思考和有益探索。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实现人民利益。实践证明,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以人民为中心,其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有力丰富和发展。endprint
伴随时代变换,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呈现新的发展。在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上,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把人民获得感问题提升到新的价值层面和理论高度,体现了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对人民内涵的创新阐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的发展精髓。
二、“人民获得感思想”的理论建构
自习近平在公开场合首次提到“获得感”后,这一全新提法因其语言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已深入百姓“心坎”并引起强烈共鸣,很快成为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的首位。广大人民群众开始广泛而高频率地使用“获得感”这一词汇,中央的重要会议和文件也多次使用“获得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和政府部门也对获得感的内涵进行了各自解读,虽略有不同,但目前取得的基本共识是:获得感(sense of gain)作为“感觉、意识”,是基于“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习近平的人民获得感思想,主体是群众,内容包含多层次全方面,“获得”的方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凸显了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治国理政核心理念。
1.主体维度:全体人民的获得感。人民获得感,核心是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主体是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人民思想的实践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是全体人民的获得感,一个都不能少。“获得”是“获得感”的必要却未必充分的条件。如果没有获得,就一定没有获得感。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习近平提到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重视消除贫困问题,“一个都不能少”。针对我国当前城乡差距扩大的现实情况,习总书记认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这就要求让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利益能够公平地惠及到每个人身上,要让绝大多数人都有“获得感”,强调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感受,“人均”“平均”意义下的“被获得”,坚决杜绝获益者总是获益、受损者不断受损的“马太效应”。只有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感知到我国政治制度设计的优越性、政府权力运行过程的透明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良好运行,才能更坚定接受和信奉马克思主义。
其二,是全体人民的主体创造,共同收获,要全民参与。从辩证法角度理解,有了获得,却未必一定能产生获得感,“获得感”要付出努力才能产生。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实践创造,才能在收获的同时,产生“获得感”。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为此,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共享发展,要落脚到“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2.内容维度:多层次全方面的获得感。人民获得感,关键在获得。“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既有经济基础范畴的内容,也有上层建筑范畴的内容。坚持人民获得感内容的丰富性,是我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最典型表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获得感”包含多层次的结构。在习近平心目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次中。针对民营企业,强调提升政策利好的“获得感”,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动力。2016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习近平指出:“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5]针对供给侧改革,强调提升人民民生“获得感”,补齐民生短板,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16年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的审议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6]针对互联网经济,强调提升网民“获得感”,使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经济转型中担负起责任。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7]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强调提升沿线国家“获得感”,夯实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基石。2016年8月17日在北京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指出:“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8]
其二,“获得感”包含全方面的内容。根据西安统计局的调查,居住环境、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尊严、心理状态、工作就业、社会保障、个人成就、住房状况、医疗卫生等与百姓生活直接利益有关的方面都是影响公众“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时刻关注人民的这些心声,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9]针对人民的安全诉求,习近平强调“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针对人民的合法权利保障訴求,他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针对平等发展机会的诉求,他强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即获得感包含人民全方面的获得。
3.方法维度: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人民获得感,表现外化为感受和感知。现代认知神经科学重点研究了视觉和听觉从通路到整个视觉皮层的工作原理,认为人们的感觉和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人民的获得感作为一种感知觉,从获得的方法论层面上看,要形成关于获得的感知,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直接感受和体验。
其一,是对“实惠”得到后可衡量的直接感知。“获得感”不同于“幸福感”。“幸福感”作为人民“舒适、愉快”纯心理感受的模糊词语,往往是个体的主观衡量,在实践中可能流于空泛。而“获得感”是人民对那些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外在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是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切身感受。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人民有没有获得感、获得感的多少,与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实惠”之得到多寡密切联系,如人民人均收入多少、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高低、养老金的发放数额、就业率的高低等。对此,习近平用最朴素的语言概括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endprint
其二,是真正体现人民需求的改革实践。要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关键在于把政府的所作所为与人民的关注点、需求点相结合,使“获得感”成为人民群众真正想要的、实际需求的,而不是个别领导干部头脑中幻想出来的需要。为一时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表面看似提升了人民“获得感”,实则伤了人民的心,毁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民获得的反而是一种被强加的“痛苦感”。习近平指出,“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够感同身受。把自己摆进去感受,就能更好了解老百姓满不满意、拥不拥护。”只有充分体现人民需求的改革,让人民充分发声,改什么,怎么改,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人民群众的感知。
4.保障维度: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制度保障。人民获得感的保障要依靠全面依法治国。政府为提高人民获得感而进行的深化改革要以遵守法律秩序为前提,否则就可能破坏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要加快我国法治的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让人民群众相信今天的获得是可持续的,为人民获得感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其一,人民获得感要建立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上。人民群众今天“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所带来短暂愉悦,要在政策性、机遇性或偶发性的基础上,转化为长期稳定的获得保障,否则可能会被未来不确定的危机感或焦虑感所吞噬。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健全政府行政决策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保障人民获得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让人民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深化涵盖多层次全方面、承载民生期盼、响应民生诉求的系列法规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公民及法人团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在制度和法律规则中,一步一步改进措施,充分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让人民感受到更多实惠便利,感受到自己的“获得”为制度所要求、为法律所保障。
其二,培育法治精神有助于提升人民获得感。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把听取民意作为前置程序,最大限度地听取不同方面、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民意为引领,以法治为手段,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只有这样的法治才能获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仰与尊崇。当法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人民感知到立法保障的发展成果,其才会减少怨气,心服口服。人人遵循法治理念,自觉培育法治精神,在法治保障下,自觉自愿参与我国良好法治环境的营造,才能促进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全面提升人民获得感。
三、“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对人民获得感的重视与强调,使人民幸福从冰冷的数字、人民缺少感知的状态,变成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得到。人民获得感思想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不忘初心:以人民获得感为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获得感是人民达致幸福的累积过程,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具体化,包括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创业者获得商事制度改革的便利效益、农民在缩小城乡差距中获得收益、人民获得良好宜居的生态环境、居民在社区治理中获得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在医药卫生改革中收获实惠等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获得感既是党和政府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根本目的。习近平的人民获得感思想充分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坚持了以人民为以中心思想。“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就要把改革与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落实于人民点滴生活中,让人民充分感受到。
2.检验标准:以人民获得感为硬指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实践,也是检验我党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要以人民是否具有获得感,具备什么样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标尺”硬指标用以检验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效。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改革发展不能“自拉自唱”,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见诸报端的各地政府数据显示,江苏、海南、广西、河北等地均把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投向民生事业,但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众满意度并未取得积极的反馈。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指出,2014年我国主要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仅为57.28分,2015年为58.74分,2016年为61.49分。[10]政府民生投入正遇到一种困境,即政府投入增多,群众获得感并没有增加,有些甚至引发反感,出现“政府花钱找骂”现象,如不少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说到底,改革是否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要以经济活动中的各市场主体是否感知得到来评判;是否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要以那些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是否感知得到来评判;是否有利于人民福祉,要以全体人民是否感知得到来评判。人民获得感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指明了具体方向,该思想贴近民生、体贴民意,成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3.提升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惠民正能量,打造了各种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刻的民生工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真正利益,获得人民的拥护与好评。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后,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当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利益可能受损时,或者需要调整利益关系时,人民群众就会理解和支持,减少阻力。广大群众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从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正确而明智的,从而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足够自信,相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习近平坚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會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这样的自信让14亿人民的获得感更加充满力量,使之愿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实践路径endprint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幸福不会从天降,人民获得感也不会凭空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紧抓人民获得感的实践与落实。他强调,“推动改革举措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在安徽调研时他强调“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如他所指出的,人民获得感的提升,必须牢牢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建共享。而探索“一核两翼”机制创新,为践行习近平的人民获得感思想提供了实践路径。“一核两翼”,一个核心是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地位,两翼解决“为了谁”和“是什么”关键问题,具体而言是以践行群众路线和解决根本利益问题为两翼。
1.一个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人民获得感提供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种场合都旗帜鲜明地强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2016 年 1 月初,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基层实践中,离不开党组织的统筹领导。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实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提供了政治保障。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将之贯穿整个改革深化体系,并保障机制常态长效。在党组织总体部署下,各级政府以分类统筹为手段,从计划、实施、指挥、掌控,到最终反馈融合,实现了聚合效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全力推行网络化党建,建立综合党委,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小组设在楼栋里,推动党员干部下到基层去,问需于民。只有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过程中感受到党组织的亲和力,才能有效增强其对党的领导的核心认知,提升对党的信仰和尊崇,人民获得感提升才有了切实的政治保障。
2.两翼之一:践行群众路线,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提升获得感。习近平一贯重视群众路线,他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血脉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11]“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12]为了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我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系列讲话的主线。人民获得感的提升更是离不开人民自身的体验、感受与参与。人民获得感的提升,要改变以往“政府说了算,群众听和看”的现象,终始贯彻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群众路线工作机制。在实践活动中,政府要自上而下、大胆探索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想让百姓参与什么”的落实方法,使中央的政策理念更接地气、更加贴近基层现实。在当前“熟人社会”消失、“生人社会”主导的社会现实中,人民获得感的提升途径更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变革。只有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发挥群众力量,以参与促进融合和融洽,才能提升人民归属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增强获得感。
3.两翼之二: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全面提升人民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从何处着手,对此习近平的回答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着力解决“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提升人民获得感,要全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从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着眼,打通“最后一公里”,到達人民身边。应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在社区、村居落地生根,在城区重点推进环境整治、智慧社区等项目,在农村重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道路改造、垃圾处理、美丽房前屋后等项目,体现习近平“让有含金量的改革真正落地生根”的要求。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群众便能发出“这是我看到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的感叹,获得感就会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01).
[2]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人人机会平等[EB/OL].http://chinese.doingbusiness.org/reports/global-reports/doing-business-2017.
[3]如何提升公众获得感[N].西安日报,2016-02-15(07).
[4]习近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N].重庆日报,2016-01-07(01).
[5]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6-03-05(01).
[6]习近平.推进供给侧改革是一场硬仗[N].北京青年报,2016-03-09(01).
[7]习近平.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04-20(01).
[8]习近平.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 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N].人民日报,2016-08-18(01).
[9]习近平.改革既要往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 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6-04-19(01).
[10]辛向阳,易定宏,钟君,吴正杲.公共服务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0.
[1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3,(07).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7.
【责任编辑:张亚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