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0-16 10:09韩俊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学阳性理论

韩俊霞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韩俊霞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1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面对得分较低,屈服、回避得分较高,干预后两组面对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上升,屈服、回避得分有所下降(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促进其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积极心理学理论;阳性强化行为;应对方式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behavioral nursing on coping 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heory. Methods: A total of 81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4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behavior nursing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coping 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The score of HAM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5).The scores of copying styl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were low, while the scores of yield and avoidance were high.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coping style in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than that before, and the scores of yield and avoidance decreased(P<0.05).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s of SF-3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 in every dimensions(P<0.05).Conclusion: Positive reinforcement behavior nursing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heor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hoice of positive coping styl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atients.

KeywordsDepression;Positive psychological theory;Positive reinforcement behavioral;Coping style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1],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约5000万,且数量仍在不断上升,其中社交、工作、心理及应对方式等是抑郁症患者受疾病影响最为突出的几个方面。针对上述指标相对较差的状态,目前临床多采用抗抑郁症药物进行治疗和控制,单纯药物治疗尽管能够一定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满足患者回归社会的需求[2]。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及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且已经临床实践证实,能够较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恢复其自知力,纠正患者消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3-4]。为此,我院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对收治的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57岁,平均(31.85±4.91)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5.03±1.24)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中专及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4例。观察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32.11±4.32)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5.17±1.3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中专及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抑郁症常规护理,具体措施:监测病情、督促用药、知识宣教及心理干预;观察组由经统一培训的高年资护士进行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具体如下:

1.2.1 确定不良行为及评分标准 (1)护理前根据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评定标准及住院患者观察表内容,结合患者存在的不良行为,为其制定相应的行为标准,并对不良行为进行评分。(2)向患者介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的训练计划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讲解示范 (1)由经专业培训的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不良言行项目,并将其与行为标准一同发放给每例患者,定期组织患者参加不良言行及评分标准讲解,并进行示范,将行为标准张贴于病房、娱乐室等墙壁上,确保患者熟练掌握。(2)组织患者定期参加心理学及抑郁症相关讲座,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心理障碍疏导,并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团队认知培养。(3)鼓励患者阅读励志书籍,观看积极向上的电影、录像,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生命可贵,重拾对未来的信心。

1.2.3 现场评分 记录患者不良言行,并针对具体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和教育,耐心与其沟通,共同探寻产生不良言行的原因和存在的心理问题,详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1.2.4 总结评比 每周定期召开总结评比会,公布患者不良言行具体表现及发生次数,说明评分和奖励情况,采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结合的形式,根据评分标准进行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评选,对于表现较差的患者,加强其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心理状态[5],该量表包括抑郁情节、入睡困难、精神焦虑、自杀、有罪感、全身症状等17项条目,各条目评分范围0~4分,总分<5分表示无抑郁症状,≥17分表示有轻度或中度抑郁,≥24分表示为严重抑郁。(2)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患者的应对方式[6],该问卷包含面对、屈服、回避3方面内容,20个条目,评分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该应对方式。(3)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7],其内容包括生理(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和精神(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两方面,各项得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或t’检验或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1)为t值,2)为t’值

3 讨 论

抑郁症是由遗传、心理、生化及社会等多种因素诱发的持续性心境低落,其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并引起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心慌胸闷等一系列躯体症状,使其生活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患者长期、反复住院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不利于缓解其抑郁症状,同时还会形成被动的照护观念,从而逐渐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如何更好的控制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是临床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研究发现[8],对抑郁症患者除进行药物治疗及常规干预措施外,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情绪及精神状态影响较大。另有学者指出[9],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可帮助抑郁症患者缓解病情,而良好的自我认知及正确的应对方式都将促进患者出院后正常生活与工作。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是积极心理学与阳性强化行为的结合,其是对心理干预措施的进一步强化,该护理方式的实施可弥补药物治疗难以消除的顽固症状和不良言语行为,促使患者在心理及行为技能上适应社会环境,全面恢复社会功能。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实施阳性强化行为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应对方式的选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不仅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还可提升患者心理的正能量,使其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新型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发现自身优势,构建并增强个人资源,以激发积极能量应用,从而摆脱消极情绪和心理[10]。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则是通过奖励形式来训练并强化患者某种行为,以达到行为再塑造的一门医学技术,它能够纠正患者悲观、孤独、沉默、抑郁等问题行为,减轻患者病态体验,使其建立重新塑造自我的信心,为顺利回归社会打下坚实基础[11]。

临床研究证实[12],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护理干预中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积极心理的提升,较常规护理更能直接有效的减轻患者抑郁症状,而阳性强化行为护理则具有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等优势,两者的有机融合,使患者从被动接受药物治疗与护理中转变为主动面对疾病,以更积极的心理来应对生活的挑战,帮助患者实现由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的转换。杨艳慧等[13]研究也表明,具有积极观念的人与一般人相比,其社会道德感及社会适应能力更强,他们在面对压力、损失时心态更平和,即使是在不利的环境下也能够应付自如。因此,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亦在为抑郁症患者树立积极观念,使其采取更多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情复发的目的。

综上所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阳性强化行为护理能够较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1] 翟贤亮,葛鲁嘉.积极心理学的建设性冲突与视域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17, 25(2):290-297.

[2] 刘家僖,蔡太生,谢 爱.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人际不信任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3):321-324.

[3] 朱道民,储召学,李 慧,等.抑郁症患者睡眠信念与前瞻性记忆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4):497-500.

[4] 李遵清,韩 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5] 曾金坤,唐德剑,刘 欢,等.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静息态下比率低频振幅特征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43(1):19-25.

[6] Lala AI,Sturzu LM,Picard JP,et al.Coping behavior and risk and resilience stress factors in French regional emergency medicine unit worker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J Med Life,2016,9(4):363-368.

[7] Chow SKY,Tam BML.Is the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36 (KDQOL-36) a valid instrument for Chinese dialysis patients?[J].BMC Nephrology,2014,15(1):1-7.

[8] 王恒飞.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的表达及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5):1225-1226.

[9] 万 红,齐 颖.阳性强化法控制小儿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的效果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 2016,37(4):310-313.

[10] 俞 洋,张杏莲.抑郁症患者病耻感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7,19(3):237-239.

[11] 陈 栩,郭斯萍.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6):874-877.

[12] 王 健,吴海艳,李茜茜,等.基于积极心理干预技术的抑郁个案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25):3577-3579.

[13] 杨艳慧,李素萍,杜巧荣,等.抑郁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与焦虑症状的关系:神经质的调节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3):371-374.

Effects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behavioral nursing on coping 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heory

HAN Jun-xia

(Feicheng Mining Central Hospital,Feicheng 271613)

2017-06-06)

(本文编辑 陈景景)

271613 肥城市 山东肥城矿业中心医院专科病区

韩俊霞: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8.060

猜你喜欢
心理学阳性理论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甲亢病的131I 治疗与甲减关系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