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统志》编纂人员及“大明一统志表”分析

2017-10-16 01:39周天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天顺李贤一统

周天爽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大明一统志》编纂人员及“大明一统志表”分析

周天爽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大明一统志》是明朝官修的一部全国性总志。其编纂人员的选人标准是“纂修专选进士”。新材料的发掘,可补充一名未被提到的湘阴籍催纂官宋敏。现在流通的成书后李贤所进“大明一统志表”与新发现邱浚文集中的“进大明一统志表”对比,表明邱浚表是底本,流通表是在邱浚表之上改定的。

《大明一统志》;宋敏;进大明一统志表

《大明一统志》是明朝官修的一部全国性总志,它的纂修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大明一统志》在编修过程中涉及到许多问题,其中编纂人员的身份及书成之后李贤所进表,是研究者们关注较少的方面。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两方面进行讨论,并根据新发现的材料补充一名催纂官的资料。

一、编纂人员

(一)纂修专选进士

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明英宗敕谕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彭时、翰林院学士吕原三人纂修一部可以将天下舆地之广记载在内,以备观览的书。此书即《大明一统志》。《明英宗实录》记载:“朕惟天下舆地之广,不可无纪载以备观览。古昔帝王率留意焉,我文祖太宗皇帝尝命儒臣修之,未底于成。景泰间虽已成书,而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今命卿等折衷群书,务臻精要,继成文祖之初志,用昭我朝一统之盛,以幸天下以传后世,顾不伟欤,卿等其尽心毋忽。”[1]6281明英宗认为,自古帝王大多在意修一部全国性的总志,而自己的此番做法正是顺应文祖太宗皇帝之意,要求李贤等人要尽心且不遗余力地做好这件事情。于是,李贤作为总裁官,在挑选纂修人员时便制定了一个标准,即是进士出身。《明史·选举制》记载:“自天顺二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2]1701现将纂修职官表绘制如表1。

表1 《大明一统志》纂修职官表

续表1

纂修职官姓名纂修《大明一统志》时官职备注纂修官万 安翰林院侍讲承德郎字循吉,四川眉州人。正统戊辰进士。李 泰翰林院侍讲承德郎字文通,顺天香河人。正统戊辰进士。孙 贤承德郎左春坊左中允字舜卿,河南杞县人。景泰甲戌进士。刘 珝承德郎右春坊右中允字叔温,山东寿光人。正统戊辰进士。陈 鉴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字贞明,江苏高安人。宣德丁未进士。刘 吉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字祐之,河北博野人。正统戊辰进士。童 缘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字大章,浙江钱塘人。景泰辛未进士。黎 淳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字太朴,湖广华容人。天顺丁丑进士。牛 纶儒林郎左春坊左赞善顺天涿州人,景泰甲戌进士。王 舆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廷贵,常州武进人。景泰辛未进士。戚 澜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文湍,浙江余姚人。景泰辛未进士。杨守陈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维新,浙江鄞人。景泰辛未进士。李 本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立之,四川富顺人。正统戊辰进士。邱 浚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仲深,广东琼山人。景泰甲戌进士。彭 华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彦实,江西安福人。景泰甲戌进士。尹 直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甲戌进士。徐 琼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时庸,江西金溪人。天顺丁丑进士。陈秉中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字宗尧,浙江乌程人。天顺丁丑进士。徐 溥翰林院编修兼司经局校书文林郎字时用,江苏宜兴人。景泰甲戌进士。刑 让翰林院检讨徵仕郎字逊之,山西襄陵人。正统戊辰进士。张 业翰林院检讨徵仕郎江西安福人,景泰进士。催纂官马 麟从仕郎中书舍人顺天平谷人,正统辛酉进士。韩 定徵仕郎中书舍人广平威县人,善书。

纵观《大明一统志》撰修职官表,总裁官为李贤、彭时、吕原,副总裁官有林文、刘定之、钱溥。总裁官与副总裁官皆为进士出身。纂修官为万安、李泰、孙贤、刘珝、陈键、刘吉、童缘、黎淳、牛纶、王舆、戚澜、徐溥、李本、丘浚、彭华、尹直、徐琼、陈秉中、杨守陈、邢让、张业等21人,皆为进士出身。如此看来,李贤挑选纂修人员确是严格按照进士出身这一标准执行的。

李贤上奏纂修专选进士,一方面缘于皇帝对此次修志的看重,另一方面也缘于李贤对进士身份的重视。李贤认为:“国家取士莫盛于科目而人才用世莫盛于进士,盖豪杰之士必由科目而进,历代以来莫不皆然,本朝待之尤极其重。”[3]531“以辅成我皇明雍熙泰和之治者率多进士发身也。”[3]537进士身份之所以为李贤所看重,是因为进士具备忠孝的品德,“惟孝与忠,百行之源,无出此者,果能忠孝则功名由是以大事业,由是以广扩而充之不难矣。故尝以谓功名事业无非孝亲忠君之实,未有不孝于亲,不忠于君而能立功名建事业于天地间者。”[3]531因此,他也希望诸进士能“以忠孝自期,然后于功名事业可以广大而有光于前,修其措天下于唐虞三代之治也”[3]531。出于这种思想,李贤躬身践行着对进士的重视与照顾。他曾给江西黄布政去过一封信,托其照顾一名新晋进士:“今科得一进士张元祯,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读书,此子年方二十三四,学问甚博,识见甚高,立论出人意表,行文笔力老健,一奇才也,不易得不易得。但闻其家徴而且贫,兹者告回完姻,本不欲放去,留之进学,过二三年然后成婚未晚也。又怜此子所禀欠厚骨体甚弱,况血气未定之时婚事用迟为好,第念其父命再四不可强留,若到家完婚,后早令起程,明年二月中望其到京,且彼处得此子于左右亦有光也,可留意照拂其来,至嘱至嘱。”[3]514在信中,李贤介绍了此进士的情况,其人学问渊博,是一奇才,但是苦于家贫,且身体欠弱,所以希望友人能对此人加以照拂。信中所表达出来的惜才之情非“不易得”三字就能概括。

由此可见,李贤对于进士出身的人才很重视,而翰林院作为人才储备之地更应该得到重视,“翰林院实儒绅所居,非杂流可与。景泰间陈循辈各举所私,非进士出身者十将四五,率皆萎靡昏沌浮薄之流”[3]796。因此,借着修《大明一统志》的机会,清理一下翰林院内部混杂之势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上欲将通志重修颁行,惟择进士出身者,此辈自知不可居此,托阖院达其意愿,补外职,贤乃言于上命吏部除之,因其才而高下,其秩无不自遂,翰林于是为之一清”[3]796。

(二)新发现的催纂官宋敏

与纂修官的出身相比,对于催纂官的人选并不像纂修官那么严格,职官表中所列为两人,即马麟和韩定。马麟官职为从仕郎中书舍人,顺天平谷人,正统辛酉进士。韩定,字世安,号静菴先生,其人虽非进士出身,但是为人好学不倦,正统元年以儒生选入翰林院习学夷字八年,对所学甚为精通。天顺间礼部官员上奏称:“永乐间翰林院译写番字俱于国子监选取监生习用,近年以来,官员军民匠作厨役子弟投托教师私自习学,滥求进用,况番字文书多关边务,教习既滥,不免透漏夷情,乞敕翰林院今后各馆有缺仍照永乐间例,选取年幼俊秀监生送馆习学之,教师不许擅留各家子弟私习及徇私举保。”[4]当时,正遇皇帝下诏寻求通夷字的人,李贤推荐了太仆寺卿韩定,韩定上奏“夷音译字之说”,此举得到皇帝的嘉奖。韩定非进士出身而承担催纂官的职责也是无可厚非了。

催纂官除了马麟和韩定之外,笔者在搜查资料时,发现另外一名催纂官宋敏。宋敏,字懋德,湖南湘阴人。先世济南阳信人,其父纶为官多有善政,在湘阴县做官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因此,宣德间寓湘阴子孙,今为湘阴人,天顺丁丑进士,官至徽州府通判。宋敏为人属直而温谦,且好节俭,为官期间主张体恤百姓,适量用刑,为百姓所爱戴。

但是,宋敏的名字并没有记载在《大明一统志》的职官表里。纂修官黎淳与宋敏同供职于翰林院,“朝夕相与,叙宦情,酬人事,友益良厚”[5]131,且作为《大明一统志》纂修的直接参与者,黎淳的记载具有可靠性与真实性,他是在其所撰写的宋敏的墓志铭中提到此事的,该墓志铭记载宋敏“在翰林七年,夙夜勤慎,院长而下咸礼貌之,尝预修大明一统志,为催纂官,书成,赐白金文绮”[5]131。宋敏的名字没有被列在职官表里的原因,可作如下推测。首先,宋敏作为催纂官,他本人是天顺丁丑廷试进士出身,这就排除他非进士而消其名的理由,况且从韩定本人非进士出身来看,李贤对催纂官的要求并不像纂修官的要求那么严格。其次,宋敏为官期间体恤子民,有德行,并无罪责于身,所以也就排除了他因罪消除名字的原因。那么,原因就有可能是他作为催纂官,中途另行他事,没有自始至终作为《大明一统志》的催纂官。根据其墓志铭记载:“天顺己卯间,内阁大臣荐升徽州府通判。”[5]131天顺己卯是《大明一统志》刚开始修撰的第二年,且宋敏“在徽五年”[5]131,这就可以看出,宋敏只参与这项事业一年就被外派,所以其名字才没有被写进职官表里。宋敏在《明史》中没有列传,现直接的资料来源即是此墓志铭,现将该墓志铭附于文后。

二、《大明一统志》所进之表并非李贤原创

天顺五年(1461年)四月,《大明一统志》成。四月十六日,资政大夫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贤等上呈“明一统志表”。虽然此表是李贤所进,而这也是总纂修官的职责所在,但在李贤本人的文集,即《古穰集》内,并没有李贤撰写该表的记载,所以笔者由此怀疑“明一统志表”并不是李贤所写,而是另有其人。在翻阅纂修官所存的文集中,丘浚文集《重编琼台稿》中有一篇拟“进大明一统志表”。现将两表内容进行对比。

丘浚表“伏以并日月以照临千载,启大明之运,全天地所覆载万邦,咸正统之归。舆图之广,旷古所无”。李贤表“伏以日月照临,诞启圣朝之运,乾坤覆载,咸归一统之尊”。

丘浚表“若帝王受天命以建国,皆有载籍志地理以贻谋,於虞有禹贡之书,在周有职方之典”。李贤表“昔虞代幅员备存禹贡,周家疆域悉著职方,惟敷土经野之详,故享国历年之久”。

丘浚表“馆阁所修若元和郡县,开宝图经一代之典章可考,寰宇记之作於宋略而未明大统志之述,於元泛而失实,肆我圣祖尝命儒臣虽采录之有余,尚编辑之未既,时如有待事岂偶然”。李贤表“於是廑圣祖之至情,念舆图之重事,爰命儒以纂集,冀成书以铺张博采,虽周全功未究,时如有待事岂偶然”。

邱俊表“恭维皇帝陛下,聪明先物,神圣自天,膺历数以在,躬收政权而独运,光昭祖武,弘迓天修,凡圣贤经世之图,咸留睿览,於祖宗待成之志,尤轸宸忠”。李贤表“恭维皇帝陛下,刚健钦文,聪明英武,重华协帝,已臻盛治於前,申命自天,复纂洪图於后志,兼隆于千古,劝独断於万几,凡圣贤经世之图,咸留睿览,於祖宗待成之志,尤轸渊忠”。

丘浚表“禹迹之所不至,章步之所未周,地无间于华夷,治独超乎”。李贤表“自天命之有归,祚皇明之抚运,德与地而兼广化,与天而同流,尊亲无间於华夷,功烈独超乎”。

丘浚表“而斯见天下险易不出户而可知”。李贤表“欲使宇宙万里之外不出户而可知”。

丘浚表“此诚皇上继志述事之孝,卓冠乎百王高出乎千古者也,臣等章句腐儒草茅贱士,叨蒙拔擢,岂能如楚左使……幸睹就编少助清闲之燕,书同文,车同轨,大一统而四海内,方天为盖地位舆,中两间而万世永赖”。李贤表“此诚皇上经天纬地之文,足以显继志述之孝,而光前振后者也,臣等章句腐儒,草茅迂士,叨承委任忝效编摩……车同轨书同文,一统永传於悠久,无任瞻天仰望激切屏营之至”。

经过对比可知,李贤最后所进之表应是以丘浚所写的表为底本,经过李贤最后的改定而成。两表相比,更改后的表比底本更为简洁,且措辞上显得更大方,如将“草茅贱士”改为“草茅迂士”,“拔擢”改为“委任”等。关于《大明一统志》的类目设置,李贤表要详于丘浚表。邱浚表“首辨方州之域,次推星野之分,建制有革有因,疆域或分或合。山川形胜之殊,风俗物产之异,巨细不遗。公署学校之类,宫室关梁之伦,古今聚载,留则民爱,去则民慕。宦迹非循良不书出,人物惟名贤是取,儒道而二氏兼收,不独华风而四夷附”。李贤表“形胜风俗录奚远迩之分,物产山川载靡小大之间,藩封者维成之固,公署严御侮之威,书学校书院以重育贤,书宫室关梁以昭资世,信方来则寺观祠庙之兼录,鉴已往则陵墓古迹之并存,述宦迹备举,夫诸司取人才不遗於一善,列女彰节行之异,仙释见方技之奇,文虽省而意则该”。邱浚表仅按照类例的先后将其列出,兼述各部分内容选取的标准,并突出类例设置上全面的特点,例如“巨细不遗”“古今聚载”。李贤改过之后的表在邱浚表的基础上,在类例设置的表述方面更加突出这些类例的功用和目的,例如列“公署”的目的是“彰显御侮之威”,书“学校学院”的目的是“以重育贤”等。

三、小结

在《大明一统志》的编修过程中,其编修人员的组成体现出注重进士出身这一特点。这一方面是因为皇帝十分重视此项事业,要求负责人员“尽心勿忽”[1]6281;另一方面,其人员组成也受到总裁官个人的影响,李贤十分注重并喜爱进士出身之人,这在他的文集中有很多体现。同时,通过对编修人员进士身份的这一标准的严格把控,李贤也想借机清理一下翰林院内部的混杂之势。本文对催纂官宋敏的发现则补充了《大明一统志》纂修人员的情况,宋敏确实参与了《大明一统志》的修纂,这则材料的补充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一统志》编修的认识,也使得宋敏所作出的贡献为世人所了解,也希望有关于宋敏资料的进一步发现,进而补充对宋敏的研究。此外,本文通过对丘浚《拟进大明一统志》和李贤《进大明一统志》表的比较,可以明确李贤表的底本即是丘浚所做,即现在流通的《大明一统志表》是在丘浚表的基础上改定的,二表各有优缺点。只有厘清两表的来源,才能探究《大明一统志》编修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大明一统志》的成书。

附录:

明黎淳《黎文僖公集》卷十二墓志铭明嘉靖刻本徽州府通判宋懋徳墓志铭

君讳敏,字懋德,姓宋氏,先世济南阳信人。永乐间有讳纶者拜江夏县丞,君父也。纶居官多善政,民乞留之,不报,陞知湘阴县,十有三年政如江夏,民又乞留为长沙守,当道者沮之不报。宣徳间致其事,因寓湘阴,子孙今为湘阴人。纶娶某氏,君母也。君幼侍父湘鄂间,授《春秋》家学,精通,隽湖广壬子鄊闱第十名。有司镂其文二篇为后学式。正统丙申会试礼部中乙科,以亲老不获辞,拜道州训导,至则迎父母于官,筑堂居之,堂下有池,自取供鱠,因名怡亲堂。未几,父卒,君奉柩还葬湘阴。居丧,哀毁骨立,凡衣衾、棺椁、坟墓一用文公家礼,不作佛事。既禫母卒,治礼如前,仍合葬焉。服阕,调浏阳县训导,考绩吏部。景泰士申简为翰林院孔目,满考书称得赐勅褒。天顺己卯用内閤大臣荐陞徽州府通判。君在道州时,教人有法,不择其类,贫生有贽则归之。今知桂林府何永宣,知崇庆州周尚文,知宛平县周愽,知南昌县潘璇,皆其入室弟子也,在浏阳教如道川。在翰林七年,夙夜勤慎,院长而下咸礼貌之。尝预修《大明一统志》,为催纂官,书成,赐白金文绮。天顺丁丑廷试进士,为弥封官赐宴,礼部恩宠有加。在徽五年,身无违行,处僚属直而温谦,而谅用刑,无忿心催科,无巧术,每见同官法太猛,辄惨然不乐。归谓诸子曰:民吾赤子也,彼不恤民如子孙何。一日守丞以事出,君代握郡章,民有讼分産者,夜遗金币满案,君叱出。明旦据法剖断多寡,甚均,竟亦不发其过。以是民爱戴如父母。每夜饮,辄立诸子庭下,戒之曰:“吾父在官,未尝狃文狥利而不克显扬。古云:位不称德者有后。今我幸至是尔,子孙亦颇成立,皆吾父之报也。吾父徳行多,我效其一二亦足,守官无失,尔等不可不勉。”其居官皆类此。君性坦夷寛厚,与人交犯而不较,训子孙无疾言色,御童仆有恩,平居衣服饮食皆从澹泊,不尚靡丽,取适身口而已,俸禄有余辄分宗族。尝自徽来,遇从子冈道死,即敛其骸遣人归。从子峕自湘阴来徽问候君讯,知其壮未有室,恻然流涕,即检嚢箧楮币,并取子妇簮珥与之,俾娶于家。其治家皆类此。始予入官翰林,朝廷窜殛,诸老院庭空虚。君时独賔院幕,予鄊里惟君一人而已,朝夕相与,叙宦情,酬人事,友益良厚。君因命仲子凯,应懐材抱徳科,今丞仙居;叔子端从予,授伏氏经,寻领山东,己卯鄊荐,今需次吏部。君来京师间指端谓予曰:诸子中惟此子好学,幸赖帅训有成,后亢吾宗,其在此乎戚。甲申,闻君休致,就养仙居,既又闻君己还湘阴。予方期过长沙,览衡岳与君尊酒论旧,夫孰知今乃铭君墓邪!君生永乐乙酉五月十日,卒成化丁亥十月十五日,寿六十有三。娶夏氏,戸部尚书忠靖公从女。子男六,长巖,次即凯,次岳,次即端,次荃,次山。女二,长适汪鉴知,余杭县叔昂子,夫亡不嫁。次适刑部郎中王佐为继室,封宜人,先卒。孙男三,孙女一,皆幼。端闻讣将归湘阴,择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君于某山之原,乃奉状来请铭。

铭曰:宋以国氏,世家于鲁。有别大宗,始迁于楚。治县教人,代传有谱。惟孝惟忠,绳其祖武。内幕词林,鵷鸾簉羽。帝曰斯文,尔其纂组,外判邦畿,流行膏雨。民曰:我公,今之慈父。四时功成,奉身退处。秩秩故园,聿来胥宇。厥庆斯延,厥施斯溥。曷不百年,受天之祐。名垂简编,魂宁厚土。彤管载铭,华于千古。

[1]佚名.明英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2]张廷玉,等.明史·选举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李贤,程敏政.古穰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吕维祺.四译馆增订馆则·卷一·建设[M/OL].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基本古籍库,2013.http://proxy2.lib.whu.edu.cn:8080/guji/.

[5]黎淳.徽州府通判宋懋德墓志铭[M]//黎淳.黎文僖公集:卷十二.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Abstract:DaMingYiTongZhi(General Records of the Ming Dynasty) is an officially-compiled record of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 Compilers selected to compile this work must be a Jinshi (scholars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in the Chines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ccording to the newly-discovered materials, Song Min, a Jinshi from Xiangyin, whose name was never mentioned before, also made contributions to compiling the records. A comparison ofDaMingYiTongZhi under Li Xian′s general editorship and Qiu Jun′sJinDaMingYiTongZhi(A Proposed General Records of the Ming Dynasty) shows that Li′s was a modified version based on Qiu′s origina

Keywords:DaMingYiTongZhi; Song Min;JinDaMingYiTongZhi

(责任编校:彭巍颐)

AnAnalysisofDaMingYiTongZhiandItsCompilers

ZHOUTian-shuang

(School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K248

A

1673-0712(2017)04-0024-05

2017-04-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书籍之交——明清江南非商业性图书流通研究”(SKZZY2015041)。

周天爽(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猜你喜欢
天顺李贤一统
刘毕新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清官石
铜 镜
三十里河东,四十里河西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大清一统志》西部西藏“阿里”四至与寺庙城邑考
兽医之死
击鼓传花严俊旭
小仪想当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