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的运用策略

2017-10-15 04:11黄赛敏
北方音乐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律动音乐课堂

黄赛敏

【摘要】音乐新课标指出:“1、2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灵巧形体,采用综合手段教学。”针对低段学生的这种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上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运用体态律动来提高教学效率。将律动适时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把对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体态律动,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律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是“坐着不动”的教学,课堂气氛呆板,机械的程式。不能与时俱进。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听到欢快的歌曲时,步履就轻盈灵活;听到忧伤的曲子时,步子就沉重缓慢;听到情绪高昂的曲子时,步伐就矫健而且有力”。表明人的很多举止都受到音乐与律动的影响。

“律动”是指音乐课上,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按照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力度等,做规律的、协调的身体动作。以音乐带动身体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以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現能力的目的。低年级的儿童,其行为表现为好奇、好动、好模仿;情感上易兴奋、易激动。因此在音乐课中加入律动以满足学生的“动”,让律动教学提高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

选择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形象来模仿表演,学生对于喜爱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接受。比如在教学《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各种声音和形象,因为歌曲中的小动物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学生很快就进入角色。通过音樂实践活动,无形中就让学生理解了音乐,体会了音乐所表达的形象,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根据低年级歌曲强弱的变化,情感的变化的特点来表示。如《小青蛙找家》,开始是情景的描述,需要用轻巧的声音来演唱,学生通过模仿青蛙轻盈的跳动来表现;最后再用跳动来表示小青蛙回到了家时的喜悦心情,孩子在节奏的快慢强弱中唱跳体会掌握了这首歌的情绪,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

我们要认识到律动是为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律动运用的恰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要运用以下原则进行律动:

导入过程的律动,其作用是揭示课题,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上《共产儿童团歌》课前先播放课堂的要上的歌曲的伴奏,学生合着音乐节奏踏步走进教室。低段的学生对于踏步拍手的活动非常的喜欢。学生在轻松活泼、富有节奏感的踏步音乐中体验音乐, 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而且通过活动让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可谓是一举两得。

作为调节音乐活动氛围的律动,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儿童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学习《新疆是个好地方》,学生不能完全懂得音乐蕴含的意义,那首先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感知新疆民族特色,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友好的地域特色。再带领他们随着音乐拍打节奏,并将新疆民族特色的舞蹈律动起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维吾尔族舞步,提高儿童学习的参与积极性。

一些比较枯燥的音乐欣赏课可以插入律动进行渗透教学,以辅助的方式贯穿于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欣赏管弦乐《三只小猪》,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分清楚三只小猪的主题出现时,教师可以设计的游戏规则:分三组同学分别扮演小猪,要根据音乐主题的出现,小猪一只只出现。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游戏律动的方法比纯欣赏乐曲更容易接受。这样将游戏和律动教学结合在了一起,学生感到有趣好奇,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对旋律有了一定的区分与认识。

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创编音乐律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力。例如学习《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蜗牛与黄鹂鸟的动作表现出来。根据歌词提示,如用手放在背后面模仿蜗牛驮着个重重的壳;唱到黄鹂鸟时学生会挥动双手模仿黄鹂鸟的翅膀在飞翔。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行编排,不需要将过多理念想法强加给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进行律动教学时,老师应注意的几方面:

一、有序组织教学

在运用律动时要向学生讲清楚律动的动作,要求学生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会妨碍教学的进行。低年级儿童兴奋度比较高,一旦离开座位进行律动,很有可能讲话还四处乱窜,课堂秩序将会一团糟。所以老师可采取示范教学、分小组练习等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可以有序地组织教学,还让学生真正了解要如何通过律动熟悉学会歌曲。

二、明确教学目的,防止喧宾夺主

律动主要是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的, 是为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如训练音准的律动一定要认真聆听音乐等。避免太侧重音乐课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就繁杂地运用律动, 却忽略了教学目标本身。一节课下来反而没有实现教学目标。

三、弄清律动与舞蹈的区分

防止片面的认为律动就是舞蹈。律动是为完成音乐教学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是对音乐本质的一种反映,是借鉴了舞蹈的要素帮助完成音乐教学, 而不是单纯的追求舞蹈。

“律动”教学模式,充分将音乐学习的动与静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坐着不动的教学模式,恰到好处的运用律动提高教学效率:在律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提升节奏感和音乐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培养音乐的创造力和表演力。

参考文献

[1]黄伟平.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任国平.播种幸福的教育[J].人民教育,2008(18).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律动音乐课堂
和谐律动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