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下的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分析

2017-10-14 21:59邵清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5期
关键词:价值链战略财务

邵清君��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的转型、商业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管理不断发生变革,财务管理的转型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因此阐述了目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诸如财务与战略脱节、与业务分离节等,并探讨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财务管理实现业财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必要性以及转型的方法。

关键字:转型;业财融合;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5.048

1 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管理与公司战略脱节

随着企业进入信息化时代,急剧膨胀的财务信息和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使得企业在应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治理企业时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多数企业并未将财务管理提升至应有高度,无法站在企业战略全局的角度去规划和处理企业的理財活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需求。财务管理缺乏战略思维,财务目标与战略目标脱节,极易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难以防范各项风险,降低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抗风险的整体能力。

1.2 财务管理与业务相分离

1.2.1 重财务,轻业务,仅从财务角度出发

财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精通,却对业务一知半解。对业务更侧重监督与控制,缺少沟通和协作。财务管理与采购、销售等各业务联系紧密,如果仅仅从财务角度出发,必然造成财务与业务的分离,不能为业务和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1.2.2 只能事后反馈,不能有效及时监控

财务管理更多是对作为事后的记录和反馈,缺乏对业务的事前预案和预算,以及事中的跟踪监控。各项财务指标只能静态的展示企业经营的结果,无法动态的参与过程,从资源分配等方面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及时纠偏。显然这种事后结果型的管理不能有效促进目标达成,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战略管理要求。

1.2.3 以核算和监督为主,不能创造价值

传统的财务注重会计核算和监督,以反映各项经营指标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为主,缺乏支持决策所需的业务技能和战略性思维,无法将财务融入业务,为企业创造价值。

1.2.4 关注企业已经发生的过去事项,不能着眼于未来

财务目前更多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和历史事项的记录和反馈,面向过去,却不能面向未来,为企业决策提供方案,为业务提供支持。

1.3 财务缺乏对核心业务的高效管理手段

传统财务管理体系分散,难以提供全面系统的管理信息,不利于决策支持;预算管理困难,只能做无目标的、被动的事后记录;成本管理目标和手段单一,注重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降低,不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信息系统缺乏,不能适应目前智能生产制造的要求。

2 财务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2.1 经济转型背景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摸索到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已迎来新的工业革命——从工业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

第一阶段,市场经济试水,私营经济发展,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逐渐开放。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摸索前进。

第二阶段,市场竞争加剧,经济高速发展。投资热度逐渐增加,效率飞速增加后逐渐降低。

第三阶段,工业4.0阶段,网络化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到来,生产由规模化到智能化,产品由批量化到定制化。

2.2 财务职能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财务管理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

2.2.1 经济发展初期索阶段,财务发挥记录的职能

企业管理摸索前进,财务属于从属地位,作为“账房先生”,对公司经营状况予以记录和如实反映。

2.2.2 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阶段,财务发挥核算、监督管理的职能

市场竞争激烈,经济高速发展,各项风险日益增多,财务除了满足核算功能,更多的表现出监督和约束的管理职能,以规避风险。

随着竞争加剧、效率的降低,企业管理发生了转型,从注重销售,到注重管理,从追求速度,要追求效率,从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型发展,从同质化竞争,到创新型竞争。财务管理职能也相应发生转变,从核算型会计到管理型会计,从监督职能到协作职能,从管理的后端到管理的前端,从记录信息到提供决策支持,从被动核算到主动参与管理。

2.2.3 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财务职能转变

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以提升客户体验作为经营活动中心,以客户为中心的投入产出明显增加,成本结构发生变化。财务职能转变为管理会计与战略财务的结合,与业务形成协作关系。财务管理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工作,也成为业务高手,同时更是战略高手和价值创造高手。

3 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实现业财融合

3.1 视角转变,财务管理到战略财务管理

由传统的财务管理,升级为战略财务管理。将公司的战略融入财务管理目标中,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再仅仅是财务数据的准确可靠、财务信息的真实反映,而是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以战略性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和处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公司的财务管理上升到集团战略发展的高度,依据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充分吸收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公司的战略财务目标,并综合运用各种财务手段调集公司资源以完成这一战略财务目标的实现。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参与公司战略制制定,充当战略架构师;

(2)参与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研究,为公司的价值管理保驾护航;

(3)按照公司战略和业务规划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化;

(4)通过全面成本管理辅助战略目标达成;

(5)跟踪业绩动态管理和绩效考核。

战略型财务管理填补了公司战略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空缺,将战略目标以财务管理手段实现,同时财务管理以战略视角呈现在企业管理者面前,提供更为宏大和全面的视野,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作出最有利的决策。endprint

3.2 价值转变,从股东导向到用户导向

长期以来,企业奉行股东导向的价值理论,在经营管理中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市场环境的改变,单纯的股东导向已不符合要求。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市场和企业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企业主导市场,用户被动购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市场更多是用户主导,企业需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低成本、高质量、快速的交货期等,更逐渐转向用户体验。用户既包括终端用户,也包括企业的下游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重视用户体验要求财务管理从传统的关注企业盈亏、关注股东价值,转变为关注用户体验的价值,将用户体验作为衡量价值的重要标尺,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式,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业务服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3 组织变革,从传统财务组织到共享财务

传统的财务组织结构大部分人员为基础财务人员,业务财务和专业财务所占比重很小,不能发挥有效的业财融合、创造价值的作用。实行组织变革,通过云中办公,将财务组织予以集中和整合,大大降低基础财务人员比重,将基础财务的工作输出变为共享,更多的财务人员投入到业务中去,成为业务财务和专业财务。同时,财务人员与业务单元的考核奖惩直接挂钩,使财务人员的主要业务由记账变为企业决策、投资管理、风险和内控等。

共享财务的变革使得财务人员由业务监督变成了业务支持和价值创造,财务组织的成本大大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大幅提高。

3.4 導向转变,从成本管理到全价值链管理

成本管理是传统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经济形态下,单纯的低成本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全价值链的管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适应市场的必然选择。

全价值链的管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用战略的眼光将价值链延伸,不仅包括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等内部价值链,还包括企业与供应商、购买商、竞争者、政府等外部价值链。全价值链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系统中,以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方式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实现成本优化。全价值链要求由过去专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拓宽为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价值链上的成本,识别和确定企业价值链,将成本分配到价值链各个环节,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流分析。

具体说来,全价值链管理首先应将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确定战略优势;其次应在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成本优化;在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优化材料成本投入、人工成本投入、制造费用等的投入、质量管理等方面,这是价值链管理的最主要内容;在产品的流通阶段,对产品销售价格的制定、售后服务、客户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对于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价值链管理内容。

全价值链的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强调成本的降低,而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全价值链的管理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3.5 管理前移,从事后反馈到事前算赢

事先有预案,事前有预算,团队有预酬。将企业的所有环节纳入全面预算管理,事前算赢,事中控制,事后闭环兑现。

财务部门紧盯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根据战略目标有效配置企业资源。目标要有预案,有全面预算,同时要有团队和激励机制的支持。财务融入整个企业运营环节,促进战略目标和运营过程有效衔接,使过程可预测,可监控,可评估,通过滚动预测、动态优化、持续创新等应对变化,由运营活动驱动预算,进而做到不断优化,不断改进,促进目标达成。事后闭环兑现,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3.6 升级管理工具,提升信息化水平

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的工业4.0时代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服务于柔性制造的精益生产,多种管控模式的多组织、多工厂、多维度的管理,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不仅仅是核算软件的信息化,更是管理手段的全面信息化提升。精益财务智能平台、PLM智能研发平台、BOM工艺与大数据平台、智能计划与排产平台、数字化车间执行可视预警平台、供应商关系与采购平台、O2O电商平台、BI与APP移动决策平台,等等,各种平台的结合和运用,可以提供实时精益财务的业务洞察力,支持整个业务流程过程,链接从供应链到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流程,即时协作、提高效率,更加快速智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彭家钧.海尔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管理会计创新[J].新理财,2014,(5).

[2]刘雪松.积极推进业财融合 助力公司价值创造[J].财会观察,2014,(1).

[3]何翠玲.工业4.0下的管理会计探索[J].财会师,2016,(5).

[4]汪小兵.以EVA为导向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链战略财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战略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战略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