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雅
众所周知,外国文学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宝库资源,对于提升人们精神境界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的媒介越来越多,这冲击了传统意义上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以期提出有效的对策来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
纸媒文学时代,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对于提升人们文学修养与造诣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国文学课程在提升学生专业化水平方面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的现代化媒介不断涌现,在阅读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就导致人们阅读的文学经典越来越少,外国文学课程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与价值。作为相关方面的教师,应当重视外国文学课程,正视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最终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
一、当前外国文学教学尴尬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据调查,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甚至有的教师照着教材原封不动地进行“读课”,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在教材内容方面,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材大多版本陈旧,没有结合新的时代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可见,当前外国文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较为陈旧,在教材内容上更新不够及时,使得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略显尴尬,教学效果较差。
(二)阅读媒介及新的时代环境给阅读带来的困难
通常来说,在外国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在学生读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但是,从现状来看,读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虽然读经典作品,但花费的时间较少。究其原因,这与新媒体时代人们在读书时可以利用的媒介越来越多有关。众多的新媒体,冲击了纸媒时代,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人们由原来的阅读变成了观看,这剥夺了人们思考的空间。另外,当前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经典文本。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存在一定的迷茫,价值观念也更加倾向于功利性。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不想与经典文本对话,使得经典的文学作品远离他们的生活,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不爱阅读经典文本。
二、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外国文学教材内容
针对外国文学课程教材陈旧的现状,相关教师应当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细致的筛选,以历史为线索,突出重要的文学现象与流派,特别是凸显重点作家作品的讲授,在分析和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时代、作者。而重点作家作品要选择最经典的,或是学生在中学时没学过的。有些作品学生在中学学过,在大学再学一遍,学生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
(二)创新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以文学方式来讲授具体的教学内容,拉近经典文本与接受主体的心理距离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当在言语和表情方面充满激情,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一定的共鸣。另外,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教师应当使用流畅的语言,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说话方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生动的故事,以引起学生阅读外文经典作品的兴趣,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引用经典文本的原文,使学生身临其境地领会外国文学的魅力。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为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进行经典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高外国文学教学的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顺应新媒体变换,利用影视资源来进行经典文学的教学已是人们必然的选择。这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影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发挥就是当前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便于学生加深对于经典文本的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诵读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众所周知,朗读是学习文学作品的一種重要方式。通常来说,朗读教学可能比分析、解读文本更重要,尤其是在文本都没有读好的前提下,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文本,不能与作者引起共鸣。这样来看,进行朗读教学是提高外国文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的媒介越来越多,这给传统的纸媒阅读造成了新的挑战。当前,外国文学教学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呈现出一定的教学尴尬。作为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教学环境的改变,不仅要结合新形势不断完善外国文学教材内容,适度创新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相信,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一定会破解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尴尬,有效提高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