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鹏脱口秀语言的语用学分析

2017-10-14 06:53王颖
牡丹 2017年27期
关键词:会话表演者礼貌

王颖

周云鹏的脱口秀表演具有独特的形式和方法,他通过模仿儿童说话的方式,在表演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语用手段,包括对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违反,预设的取消以及制造语体的不和谐等。但是在各种违反的同时,语篇的连贯性是一以贯之的。

脱口秀作为一种语言类幽默艺术,演员十分注重对语言技巧的运用。演员在表演中通过运用一系列语用策略,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包袱(笑点)”从而使观众发笑。本文以周云鹏(下文以“周”代之)的脱口秀语料为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其语言幽默的产生机制以及话语特色。

一、会话涵义的巧妙运用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脱口秀表演中的演员与观众之间是否存在会话的关系。笔者认为这一点是肯定的。作为表演的消极参与者,观众虽然没有台词,但是也作为表演必不可少的一方而存在。观众是表演的起点,是表演者话语的回应者和接受者,可以看作是一个没有语言的会话者。那么演员和观众之间存在会话关系是无疑的。明确这一点后,人们可以从会话的角度进行分析。

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对完美的会话提出了四个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性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人们发现在脱口秀表演中,表演者并不严格遵守以上会话合作原则,而是尽可能多地违背会话合作原则。这与脱口秀表演并非正常的会话环境,而是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有关。观众通过结合语境,对违反准则的话语进行语用推理,于是就产生了会话涵义,这种字面义与实际含义的差距就产生了笑料。

(一)对量的准则的违反

周:哈哈哈哈哈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站反了吧?

观众(喊):没有!

周:如果我没猜错,如果我现在没猜错的话,坐在我前面儿的这帮人儿,是观众吧?

周明明知道自己背对观众,是站反了,也明明知道自己面前的确实是观众。他却对这些大家都共知的背景信息发问,用一个“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来进行推测。对一个确定无疑而不该有疑问的内容产生疑问,引观众发笑。这种明知故问是对量的准则的一种违背,周说了在正常会话中被视为多余的话。例如:

崔:我长得不好看吗?

周:你长得,你长得,可以。

崔:可以就行了呗。

周:你长得真够可以的了。

崔:你什么意思?我长得不好看吗?

周:你长得跟好看不好看没有关系,你长得,你长得,那样式儿的。

崔:那样儿是哪样?

周:就是长得不清晰,模糊,长得有,长得有,长得分辨率低,你长得,长得好像,脸上有东西。

崔:我脸上有什么东西?

周:你脸上,你脸上有,马赛克。

周并不是直接回答搭档的问题,而是采用了一些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的答语,语义含糊,从而产生了会话含义,观众可以从中推测出周的真实看法。这种不敢直接表明看法的说话方式让观众忍俊不禁。

(二)对质的准则的违反

(1)周:让那些抛弃我的前妻们后悔去吧!

(2)周:你们。你们根本不了解我,因为我真正的身份其实不是脱口秀演员,其实我是一个哑巴,我现在说话都是被逼的。

例(1)中,周明明只有一个前妻,他却说了“让前妻们……”,说这句话的前提预设是他有不止一个前妻。这就让观众以及在场与他搭档的前妻心里不解,难道他还有除与她之外的婚姻经历?这明显是违背事实的。之所以这么说,纯粹是为了制造现场的人物冲突。例(2)中,表演者说自己其实是个哑巴。哑巴能说话,这是明显与事实不符的一句话,其背后的会话含义是想说明,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是自己不得已而为之。

(三)对关联准则的违反

关联准则规定了说话要切题,不说和话题无关的话。通过观察人们发现,周云鹏的脱口秀中有很多与当时表达内容不相关、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例如:

(1)周:毕竟是决赛的舞台,我站在這里,难免会彷徨,难免会心慌,难免会,难免会瘙痒。

这里说的是站在舞台上时的心情,在“彷徨”“心慌”之后,出现了一个“瘙痒”,仿佛是儿童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而产生的用词不当。不当而且无关的用词突然出现,让观众发笑。

(2)周:说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去你的吧。我不缺妈妈。我告诉你,我来这个节目,我就是来玩儿来的,我就没打算走到……能跟女嘉宾牵手成功。

“说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去你的吧。”按照一般情况,这之后应该就是反驳前面判断的话,但是表演者反过来说了一句与反驳毫无关联的话。“我就没打算走到……能跟女嘉宾牵手成功。”按照正常表达,这里应该是“我就没打算走到最后/获得冠军。”但是,表演者表达发生了突转,转到了相亲节目上,也把自己从一个喜剧比赛参赛者的身份转换成了相亲节目男嘉宾。

其实这些“突转”前后看似没有关联,其实质上还是有所关联的,例(1)的几个用词都是形容感受的,而且都是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感受,可能说话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同时联想到了这些感觉,于是就把这些看起来没有关联的词脱口而出。例(2)也是同理,表演者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母”出发,发出了“我不缺妈妈”这种看似与所论毫无关联的反驳语。而参加比赛和相亲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表演者把“获得冠军”和“牵手成功”画上了等号,在表达中故意出现这种混淆。

(四)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有条理,简单明了,避免晦涩和歧义。但是在周的脱口秀表演中,表达方式是极其啰嗦、没有条理的,更像是随着说话人意识的流动,随意拼接表达。例如:

周:我为什么没有把握,因为你们每个人都不了解我。其实,其实我真正的身份,其实你们可以问问自己,你们了解我吗?你们。你们根本不了解我,因为我真正的身份其实不是脱口秀演员,其实我是一个哑巴,我现在说话都是被逼的。

这段表达存在两个因果关系:我没有把握——因为你们不了解我;你们不了解我——因为你们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是哑巴。但是,表演者在表达时把两对因果关系混在一起,使得表达显得混乱,啰嗦又缺乏条理。endprint

二、对礼貌原则的违反

礼貌原则是由英国著名学者Leech提出的,其中包括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得体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赞誉——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赞誉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谦逊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上的不一致———致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同情准则。在脱口秀表演中,表演者也必须遵守礼貌准则,但有时为了构拟包袱的需要,也会偏离礼貌准则。

礼貌原则涉及表演者的几种行为:自夸、自嘲、损人、夸人。其中,夸人和自嘲一般是遵守礼貌原则的,自夸和损人则更多的涉及对礼貌原则的违反。例如:

(1)周:都,都,都来了啊?都,都空手来的呀。你们看猴儿还得扔个面包呢,看我什么都不带?(自嘲)

(2)周:还听说来了常远,你是喜剧界的美男子,我早就听……早有耳闻,观众说你美貌与智慧并重。我想问一下常远老师,病重还出来演?(夸人)

(3)周:你们看三位老师都把我夸成什么东西了。(自夸)

(4)周:白凯南老师,人特别的好,听说你人特别的好,但是我不信,后来我终于不信了。因为你刚才上厕所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我一声啊,太喜欢吃独食了。(损人)

例(1)中,表演者把自己与动物相比较,表达了自己在观众心里还不如猴子,以此达到一种自嘲的效果。例(2)中,表演者夸赞常远,然后利用“并重”与“病重”的同音来制造笑料。这两例中都是说话者减少利己的观点而增加了利人的东西,没有违反礼貌原则。例(3)实际是在自夸,但是由于礼貌原则的制约,表演者又用了“什么东西”这个贬义词来指称自己,以此来降低自夸的程度。例(4)则是严重违反了礼貌原则,虽然引发了观众的笑声,但由于内容比较低俗,令当时坐在台下的白凯南感觉受到了冒犯。

可见,在利用违反礼貌原则制造笑料的时候,把握好玩笑的“度”还是很重要的。如何能既制造了“包袱”,又不得罪被讽刺者,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预设的取消

预设也是引发幽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语用预设将句子意义与说话人、语境、背景知识、常识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语境变化以及说话者共知信息的敏感度相当高。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将话语置于某一特定的语境中,当后文语境或话语与前提冲突,或者当后文语境有所变化导致与前文语境不完全一致,又或者当言语内容与背景知识或常识相悖时,其原有的前提将会自动消失。正是由于语用预设的这种较强的语境依赖性及敏感度,它才具有可废弃性或可撤销性这一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可撤销性,话语与观众的假设相互冲突给他们一种预想不到的结果,从而使语句具有幽默性。例如:

(1)周:老板我爱你!老板娘,爱我……跟儿子似得。

(2)周: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笑什么,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我是不会娶你的。

(3)周:你们至高无上、洁白无瑕,你们,你们是清白的。

例(1)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后文语境取消前文预设的例子。表演者跟老板表白之后紧接着说了一句相似的“老板娘爱我”,这句话预设了老板娘与“我”有男女情感关系。但是紧接着的一句“跟儿子似的”马上将前面的预设取消了,话语与观众的假设带来的冲突凸显了幽默性。例(2)、例(3)都是话语预设和事实相悖也同样带来了冲突和幽默。

四、语体的不和谐

语体上的不和谐也是周云鹏脱口秀中制造笑料的一种方式。例如:

(1)周:人不可貌相,海水……老凉了。

(2)周: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不报……是你没有发票。

(3)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爸说:“中午不睡,下午遭罪。”我妈说:“嗯,老公,你说得对。”

(4)周:我觉得喜剧用四个字来总结——干就完了。

例(1)、例(2)、例(3)都是以典雅的书面语开头,但是后面表演者的发挥是十分口语化的,同时利用了曲解多义词以及顾左右而言其他等方式制造出了多重的笑料。例(4)中,一般汉语的表达习惯是会用比较凝练典雅的语言来做总结语,四个字来总结喜剧,更应该如此,但表演者用一个非常口语化的大白话来充当总结语,产生一种语体上的不和谐感,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五、篇章的连贯性

从篇章的角度来看,虽然周云鹏采用了一种类似于相声中“扑盲子”(意思就是没准词儿,表演起来有很大的隨意性)的表演方式,话语的关联性不是很好,或者采用了一些非常规的“关联”,但实质上其内容是非常具有连贯性的。

下面节选的是一个表演片段:

大家好,今天我看到你们我就知道自己是到地方了……啊哈哈,我笑了,我看见你们我笑了,你们怎么不笑呢?首先我要感谢大家来看我的脱口秀,感谢现场所有的观众,感谢所有的,感谢你们,因为你们都很忙,你们每天都要工作。上班儿,你们坚持自己,有自己的,在拼搏,你们谁手里边儿还没点儿活儿呀。你们来看我是我的荣幸,因为脱口秀的演员有很多,脱口秀的,脱口秀的演员多多呀。你们选择了看谁?你们选择了看我。你们选择,你们今天看我,你们选择看我,你们,你们,胆儿挺大呀。但是你们看对了,我就是最好的脱口秀演员。很多人会问我哪里好,这个我,这个我,具体我还不知道,但是你看就完了。你刚进来的时候你就感受到这里的氛围,特别是《笑傲江湖》这个舞台的氛围,无论从气场、环境,往上还是——所有的——这里,总归来说吧,我觉得这里,我觉得这里——(点头)——确实不错呀,星光灿烂,灯火辉煌,我们的演员阵容强大,演技高超,空前绝后。我们的演员,我们的演员,绝后。尤其是上一届的《笑傲江湖》,我想你们三位,心里还没有数吗?……但是在开始我的脱口秀之前我还看你们的氛围有点儿起不来呀,接下来我就要用我的能力,把现场所有观众的气氛,搞我也要把你们全搞起来。有把握吗?(观众:有!)我没有把握。我为什么没有把握,因为你们每个人都不了解我……

这里除了一些小句有个别不太通顺、重复、啰嗦的内容之外,每句话的开头和结尾的衔接连贯还是非常完整的。所以,尽管周采用了模仿儿童说话的方式,有时会一时想不出接下来该用的词,会语塞,有时会前言不搭后语,说一些不相关的话,但是其内在结构内容的条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各种语用手段穿插在一个完整连贯的自成的结构之中。

六、结语

周云鹏的脱口秀表演具有独特的形式,他通过模仿儿童说话的方式,故意制造错误,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语用手段,包括对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违反,预设的取消以及制造语体的不和谐等。这些不断违反语用原则,违反表达习惯的语言的实质是对正常语言思维、语言逻辑和语言习惯的反叛,但从语篇上来说,台词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所有的“犯错”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犯错,自有其内在的条理。这也是它之所以成为表演艺术而非“疯人疯语”的内在原因。

(中国传媒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话表演者礼貌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有意冒犯性言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妙猜两数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小猴买礼貌
暗恋是一种礼貌
冲突语的会话分析研究
对外汉语课堂英语通用语的会话调整功能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