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戊唑·醚菌水分散粒剂的气相色谱分析

2017-10-14 02:25李英菊
世界农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标样粒剂邻苯二甲酸

李英菊



70%戊唑·醚菌水分散粒剂的气相色谱分析

李英菊

(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山西省化肥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山西 太原 030027)

建立了70%戊唑·醚菌水分散粒剂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内标物,使用TR-5石英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戊唑醇和醚菌酯进行分离和测定。戊唑醇和醚菌酯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8 7,标准偏差为0.14、0.15,变异系数分别0.36%和0.5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和99.72%。

戊唑醇;醚菌酯;气相色谱;分析

戊唑醇为三唑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作用,可有效防治谷类作物禾苗的多种病害。醚菌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广谱高效,持效期长,且与其他常用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环境破坏性小等特性。70%戊唑·醚菌水分散粒剂是由戊唑醇、醚菌酯原药及其助剂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杀菌剂,既可以防治单剂无法防治的病害,也可对共同作用的病害起到了更加有效的防治作用,同时具有药用量少、成本低、延缓抗药性等特点。戊唑醇和醚菌酯单剂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1-3],其复配制剂液相色谱法也有研究[4],但两者混配产品的气相色谱同柱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时对戊唑醇、醚菌酯含量进行测定,有效成分与内标物及杂质能够得到较好分离。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及试剂

气相色谱仪:Thermo,TRACE 1300,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进样器;Chromeleon 7色谱工作站;超声波振荡器;离心机:具有10 mL离心管;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应无干扰分析的色谱峰;醚菌酯标准品(质量分数98.0%),戊唑醇标准品(质量分数99.0%),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提供;丙酮:分析纯;70%戊唑·醚菌水分散粒剂(40%戊唑醇,30%醚菌酯),由山西运城绿康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TR-5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 id ×0.25mm;温度:柱室240 ℃,汽化室260 ℃,检测室260 ℃;气体流量:空气350 mL/min,氢气2 mL/min,氮气35 mL/min;分流比:20;进样体积:1mL;保留时间:醚菌酯3.7 min,戊唑醇5.4 min,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1 min。标样、试样气相色谱图见图1、图2。

时间/min

时间/min

1.3 溶液配制

1.3.1内标溶液配制

称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 g(精确至0.000 2 g)于5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3.2标样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戊唑醇和醚菌酯标准品0.12 g和0.09 g (精确至0.000 2 g)于10 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

5.0 mL内标溶液,待标品溶解后,用丙酮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3.3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研磨后的试样0.3 g(精确至0.000 2 g)于10 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5.0 mL内标溶液,超声波振荡器振荡10 min,冷至室温,用丙酮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1.4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2针戊唑醇(或醚菌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相对变化小于1.5%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测定。

1.5 计算

将测得的2针试样溶液及试样溶液前后2针标样溶液中戊唑醇(或醚菌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戊唑醇(或醚菌酯)的质量分数X(%)按下式计算:

式中:0-标样溶液中戊唑醇(或醚菌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试样溶液中戊唑醇(或醚菌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0-戊唑醇(或醚菌酯)标准品的质量,g;-试样的质量,g;P-戊唑醇(或醚菌酯)标准品的质量分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色谱柱的选择至关重要。考虑到是复配制剂,成分多,选择了峰行尖锐的石英毛细管柱。分别以OV-101、SE-30、TR-5柱进行试验,结果发现TR-5柱分离效果较好,且峰形对称,无拖尾现象。本文采用TR-5 30 m×0.32 mm id×0.25mm石英毛细管柱作为分析测试柱。

2.2 内标物选择

内标物的选择是基于其本身性质稳定,能与有效成分及杂质得到较好分离。为此分别对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进行试验,癸二酸二丁酯与醚菌酯出峰时间比较接近,邻苯二甲酸二壬酯出峰慢,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具有保留时间适中,且与戊唑醇、醚菌酯得到完全分离。因此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本试验内标物。

2.3 线性关系试验

称取不同质量戊唑醇和醚菌酯标准品,加入相同量内标物,配制成不同质量比的标准溶液进行试验。以质量比为横坐标,戊唑醇和醚菌酯标准品与内标物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线性关系曲线。其线性方程分别为=0.920 6-0.029 6和=0.822 3- 0.021 9,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8 7。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醚菌酯在测定的质量比0.25~ 2.5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精密度试验结果

2.4 方法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批次试样,在上述同一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试验,平行测定6次,戊唑醇和醚菌酯标准偏差分别为0.14和0.15,变异系数分别为0.36%和0.51% (表1)。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戊唑醇、醚菌酯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小,表明精密度良好。

2.5 方法准确度试验

在一已知含量的试样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戊唑醇、醚菌酯标准品,在上述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戊唑醇回收率为98.85%~101.06%,醚菌酯回收率为98.53%~100.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和99.72%(表2)。

3 结 论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70%戊唑·醚菌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份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定量分析的要求,适用于戊唑醇和醚菌酯复配产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表2 准确度试验结果

[1]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GB 29381-2012 戊唑醇悬浮剂[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2] 黄灿亮, 成秀娟, 徐伟松, 等. 30%醚菌酯悬浮剂气相色谱法分析方法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15(8): 119, 123.

[3] 谢春艳, 于海波, 赵贵民, 等. 醚菌酯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农药, 2013, 52(12):883-884.

[4] 李金萍. 40%%戊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现代农药, 2015, 14(4): 23-25.

Analysis of Tebuconazole·kresoxim-methyl 70% WG by GC

LI Yingju

(Shanxi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Shanxi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Products, Taiyuan 030027, Shanxi, China)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Tebuconazole·kresoxim-methyl 70% WG by GC was established. Tebuconazole and kresoxim-methyl in samples was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with dioctyl phthalate as internal standard, using TR-5 capillary column and FI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Tebuconazole and kresoxim-methyl were 0.9992 and 0.9987,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0.14 and 0.15,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were 0.36% and 0.51%, and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9.87% and 99.72%.

tebuconazole; kresoxim-methyl; GC; analysis

10.16201/j.cnki.cn31-1827/tq.2017.04.11

TQ450.7

A

1009-6485(2017)04-0056-03

李英菊,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药产品的分析与研究工作。Tel: 0351-6066095, E-mail: liyingju0989@163.com。

2017-05-23。

猜你喜欢
标样粒剂邻苯二甲酸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多菌灵中DAP和HAP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