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冠+黄威桢
【摘 要】本文提出健全大学生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是强化独立学院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需要,认为在工作中必须严把“入口”,畅通“出口”,协同并举,构建和完善退出配套机制,严格标准,落实责任,反馈帮扶,试点先行,逐步推进,不断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能进能出的机制,促进独立学院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党员 能进能出机制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C-0032-03
健全大学生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保障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质量,优化大学生党员队伍结构,是强化独立学院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需要。本文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路径,以促进独立学院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
一、严把“入口”,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一)德行考核,严格党员进入标准。将发展党员的“入口”严格把握好,保证能够加入党员队伍的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先进分子,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独立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大学生的先进性,不能简单地把“好学生”“成绩优异”作为入党的门槛。要完善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标准,将大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工作学习情况、日常行为举止、集体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杜绝把入党作为捞好处的政治资本的人入党,努力做到全方位严格考核,综合准入,不以数量充质量,让不符合标准的人“难进”。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政治学习,进行理想信念、组织观念、党员条件和党性修养的教育,坚决摒弃“功利型”动机入党者,转变学生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动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规范程序,把好党员发展关键。发展党员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将发展程序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比较优秀的大学生吸引到党组织中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首先,在推荐环节上,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严格考察优秀团员的全方位表现,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而不深入群众。同时,要建立起推荐发展连带责任制,保障推优工作的实效性,而不是滥竽充数,搞形式主义。其次,在考察党员方面,要深入了解清楚入党积极分子是否确实具备了入党的各种条件,而不能仅仅从入党积极分子期间表现出来的愿望和态度来决定,更多的要注重其真实思想和具体行动,必须是言行合一。同时,在考察阶段,要按照党章规定,做好两次公示和三次培训。再次,由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党组织要善于结合党章,创新性地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党员发展体系,做好制度文化育人,不断提高党员发展成效。
(三)教育培养,提高党性修养的水平。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该政党阶级性的最集中和最高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性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要想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党员党性修养的教育和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首先,依托党的组织生活会,通过党的组织生活会发挥党性修养教育功能。各级党组织要大力搭建和创新教育平台,注重督导检查,以责任制的形式,认真将“三会一课”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实行公开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好组织生活教育平台的作用,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的家庭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党性。其次,以党校培训为载体,充分发挥党校的培训功能。党校的培训和课程设计应该注重与时俱进,突出时事并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党的最新文件精神,创新性构建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以及党员发展后续管理教育“四体一位”培训体系,注重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讲座式、互动式、探讨式、专题辅导、实践性教学等方式,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党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学生对党的教育从感性认识不断提升到理性认识,切实提高党性修养。
(四)责任追究,确保党员发展的效果。党员发展问题关系重大,离不开制度的制约和指导,而现有的制度中,大部分是指导如何入党推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但是关于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的责任连带追求机制较为缺乏,也没有形成系统化,导致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志抓住漏洞,仅仅根据程序发展党员,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全方位地考察学生、评价学生,在工作中抱着发展不合格与我无关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党员发展的质量。因而,健全进出机制务必须不断完善党员发展机制,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不合格者,要实行党内处分,甚至行政处分等方式来进一步约束党务工作者,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确保党员发展成效。
二、畅通“出口”,及时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一)构建出口机制,营造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良好环境。严格把控党员“入口关”是保障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构建“出口”机制则是实现党内自我净化的关键。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难免有少数党员难以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党的理想信念动摇、党员责任和义务落实不到位,甚至出现违纪违规行为,如果对这部分人不能及时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若情节严重者没有及时进行“退党”的处理,那么党员队伍中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彰显就很有可能遭受到影响,这样也不利于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发挥。因此,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要始终注重把好“出口关”,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党内同志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净化,增强自律自省意识,充分认识到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及時解决不合格学生党员的脱党机制,不合格学生党员则会作为一个隐患长期地存在学生群体当中,给普通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严重影响到党员的光辉形象。当然,除了正式党员外,那些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也要施行退出机制,对于考察不合格的预备党员要及早处理。政治思想不端者、党课旷课和缺考者、违反校规校纪者、日常行为与党员要求相悖者要直接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身份,不予以继续考察发展。endprint
(二)构建民主评议机制,提高党员退出机制的公信力。构建民主评议机制要注重突出评价内容,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同时,建立好入党评价指标、入党积极分子评价指标、预备党员转正评价指标、正式党员评价指标、党员后续教育成效指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四体一位”评议体系(公开引导—及时反馈—科学利用—成效检验),一定要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考核党员发展和党员的后续教育。同时,做到坚持以大学生党员为主体,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为辅,保证参与人员的覆盖面,为党员的考评提供客观、公平和开放的参考依据,不断地提高学生党员质量,为党员发展、管理、教育甚至退党增加公信力。当然,大学生党员的民主评议机制只能作为直观参考,不能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仍需进一步细化和量化指标、统一权重,根据自身党建工作的推进进程进行更深入的实践与运用。
(三)构建履职考评机制,促进组织和个体的共同发展。构建履职考评机制的关键是通过规范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努力提高履职考评的科学性,强化考核结果的可操作性,从而有效地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以及“退党”程序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大学生党员主要是每年要开展一次基层党支部所有成员的年度总结和考核,量化指标,总结行文。在考评内容上,要注重坚持党章规定和大学生行为准则相结合,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考评结果要和预备转正、评优相结合,使得学生党员在考评中成长和改进,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不断增强他们自身的党员身份意识,端正党员的形象。同时,各基层党委也能结合考评结果对大学生党员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这样既可以增进党员教育的成效,还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效,从而促进党组织和学生党员个体的共同发展。
(四)建立党员警示告诫机制,稳步推进退出机制工作。党员退出只是为了保障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一本质要求,并不是党员发展的初衷,构建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关键也是在于提高党员的质量。因而,在运行退出机制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党员警示告诫机制,形成缓冲区。我们要本着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为主的原则,对于公众评议不合格的党员,提前进行警示告诫,并登记定时跟踪教育反馈,关键要注重对其思想的引导和行动的考察,对于还有继续留在党组织的愿望,并愿意接受党组织教育批评,诚心要改过自新的不合格党员,党组织可以通过限期其改正,限期满后能改过自新者清除出“黑名单”,并积极跟踪,对于限期满而仍未符合党员标准条件的,党组织应当及时严肃劝退或者清退其出党,或者予以党内除名,以达警示作用。
三、协同并举,构建党员退出的配套机制
(一)构建党员退出票决制,提高党员退出公信力。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于其个人的成长是一种鞭策作用,也会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但是对于被党组织开除或者清退而言,则是一种消极的因素和影响。在党员发展的程序中,有票决制,在党员退出过程中也应该构建票决制,以提高党员退出的公信力和警示作用,达到不断净化党组织内部环境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及时处置不合格的学生党员,应与吸收党员程序一样施行“党员退出票决制”,如每年定期地以“不记名投票”方式来决定有悖于党员标准、言行有失等的党员去留问题,参考标准要严格按照是否履行了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与义务,从而不断推进退出工作的稳步开展,保障退出工作的有效运行,也提高党员的危机意识和警示效果。
(二)构建申辩复查制度,提高退出机制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其作证和辩护。”因此,我们在实施党员退出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以《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指导方向,同时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行之有效的身边复查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对退出党员及时进行复议、复查,确保是否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清退、劝退,并对退出同志做出有效的回复,从而不断地增强党员退出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构建跟踪帮扶机制,发挥跟进教育导向作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項系统性工作,而大学生党员的后续再教育更是要跟上党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管理和创新。然而,在独立学院当中普遍存在“重党前培养,轻党后教育”的不良现象,从而在大学生党员中出现了“入党后言行松散,与入党前表现不一致”的情况。跟踪帮扶需要建立在严格审核和认定不合格党员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主要依据进行劝诫教育、跟踪帮扶,使其接受教育,主动整改。因此,构建跟进教育机制应当成为今后党建工作的发展方向,使得更多的青年学生党员能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不合格党员退出后,构建如“3+1”模式跟进榜样示范教育形式,借助优秀党员的典型,不对合格党员进行教育引导,即由一名党支部委员、党小组组长和党性较强的普通党员三人组成帮教小组,从“政治上牵动、思想上促进、行动上带动”的模式,联手后续教育不合格党员,使不合格党员能继续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上快速恢复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党性的洗礼,尽快改正不良思想,争取重新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四)完善退出宣传引导机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本质要求就是时刻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党的先进性本质也决定了党必须可以能进能出。党员被劝退或者清退只是说明本人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并不代表其以后不先进,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永恒,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退党党员,这就要求我们在退党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始终注重的是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宣传引导机制,借助舆论宣传的理论逐渐转变社会公众对退党人员的传统观念,为党员退出机制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借助宣传引导的作用,使广大党员始终明白党员的退出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常态化必然结果,让大学生党员时刻铭记党员的特殊身份,树立起危机意识,担当起党员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在青年学生当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行动和姿态,不断为党组织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陈劲松.构建大学生党员全程教育与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新视野,2013(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能进能出机制问题研究”(2014ZZZ047);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设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独立学院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研究”(2014ZJ109)
【作者简介】覃 冠(1987— ),男,壮族,广西河池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黄威桢(1990—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黎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