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春辉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探讨
□ 姜春辉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新闻载体趋于多样化发展,新闻摄影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及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生的变化特点以及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环境;新闻摄影;发展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于新闻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欣赏,更乐于参与其中,能亲身感受、体验,以此来体现自我存在,这就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新闻摄影的长足发展,应充分了解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摄影的变化特点,对新闻摄影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展的策略。
(一)信息来源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辨识新闻线索的难度在不断提升,人们可通过数码相机、手机等将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进行有关处理,并将其发布到网络上,导致互联网上的一些新闻线索让人们更加难以辨识。由于微博、微信、论坛等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和普及,以及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信息来源非常多样化,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便捷性的同时,也使得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
(二)扩大了新闻摄影的传播范围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大部分互联网平台均具有裂变式的传播特点,人们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所以新闻的传播出现了人群交叠现象。在互联网平台,所有用户均能分享图片信息以及文字信息,并且可以向其他人进行再一次的信息传播,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使得传播范围得以扩大,人人都可实现新闻拍摄和传播,促进新闻摄影影响力的提升。
(三)时效性越来越强
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有了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大力支持,新闻摄影图片几乎可以在拍摄下来的瞬间被发布到网络上,使得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得到了保证,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新闻图片的价值,这是传统的新闻摄影无法实现的。
(一)新闻摄影图片造假
传统的新闻摄影图片因大多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从实地拍摄而来的,其新闻的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保证,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环境下,让新闻摄影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通过photoshop技术后期对新闻摄影图片很容易就能进行重新拼接、删减等操作,且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极易“创造”出想要拍摄却拍摄不出的照片或能产生意想不到效果的图片,这就使得新闻摄影图片的造假事件屡屡发生。新闻摄影造假图片被广泛传到网络上,甚至有些不加甄选和辨别的不具真实性的新闻图片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如果在报纸等新闻媒体的版面上出现的虚假新闻一旦被揭穿,那么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比如2006年,《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中楼房同时倒塌的一瞬间的图片,后来被揭露是PS拼接而成的;2008年,央视获奖照片《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一组新闻照片被发现是PS合成的。
(二)给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带来了冲击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信息工具的高速发展以及一些摄影设备、移动终端等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各种现代摄影软件的应用,使得长期以来只有专业摄影能干拍摄的这一传统被打破,摄影正逐渐向大众阶层扩散,所有人几乎都能成为摄影师,都能拍摄照片。越来越多的非专业摄影人员参与到新闻摄影中来,在新媒体环境下,他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遇见“新闻事件”,随时就能进行抓拍,并快速传到微博、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上,有的照片甚至比专业新闻摄影拍摄得更加出色,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但也对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比如2009年央视大楼起火事件,第一时间在网络流传的新闻图片就来自一位普通目击者,这位普通的摄影人员临时充当了新闻摄影记者。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将传统新闻摄影的单一格局改变了,融入了很多更加复杂多变的要素。而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对这一巨大挑战,要得到进一步发展不被社会所淘汰就需及时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的新闻专业意识,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使自己的工作无法被替代。
(三)传统新闻摄影的受众群体在逐渐缩小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信息来源的方式越加多样化,打破了传统较单一的新闻信息接收方式,通过微博、新闻头条APP等就能及时接收信息,导致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受众范围在逐渐缩小,使得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的受众群体也在逐渐缩小。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新闻摄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闻摄影目前正面临着一些困境,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的广泛应用,也给新闻媒体摄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面对这一生存环境,新闻摄影工作者如何通过有效策略,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进而使新闻摄影得到长足发展,本文进行了以下分析、探讨。
(一)强化新闻意识,创新新闻摄影工作
新闻的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要素,当有突发事件时,摄影记者必须保证在最短时间到达现场,发挥其专业素质和技能,以寻找到最佳的新闻拍摄内容。新闻事件的看点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特别是在“全民皆拍”的情况下,新闻图片很可能被现场民众在短短几分钟内广泛传播出去,摄影工作者拍摄图片的滞后性是很难避免的。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出临场反应能力,体现出新闻意识及新闻素养,快速找到事件的报道角度与新闻的切入点,提高新闻价值。
新闻摄影工作者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就一定要创新。首先,要创新其工作理念。在以前传统媒体的新闻摄影工作理念中,摄影工作者要用专业的拍摄技术及手法,拍摄出新闻的真相,主要偏向摄影技术,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新闻图片给广大新闻受众所传递和表达的较直观的语言感。很多研究调查显示,新闻受众在观看一篇新闻报道或者是时事评论的时候,第一时间关注的往往是新闻图片,根据新闻图片而联想和猜测该新闻的大体内容,尤其是都市里工作繁忙的白领群体。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图胜于言论”。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摄影思维,创新拍摄新闻理念。其次,在新闻拍摄内容上进行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使得受众的新闻关注点极容易被一些摄影工作者捕捉到。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对受众所关注的新闻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采播和拍摄工作,实现新闻摄影内容上的创新。比如,近几年,人们对网约车、营改增及电信诈骗等问题极为关注,新闻摄影工作者可以关注这些问题,实现内容上的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新闻受众。
(二)加强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提高职业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市场竞争呈现出非常激烈的态势,一些媒体甚至为提高点击量、提升关注度而制造、报道一些虚假新闻信息,造成受众怀疑新闻的真实性。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地利用能有效加快新闻摄影的发展,若利用不好、缺乏职业素养则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相关工作技能以及社会责任感,坚持新闻工作的原则以及底线。同时扩大新闻摄影的传播渠道,并保证拍摄的新闻图片具有真实性,能还原新闻事件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不得采用任何方式制造假现场。
(三)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新闻监管及引导
新闻媒体及有关人员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避免造假现象出现。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并对广大民众在新闻摄影及传播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目前,网络中存在非常多的不具真实性的新闻信息、图片以及视频,且有些引起了广泛热议,严重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大众对虚假新闻的辨别能力比较薄弱,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上被广泛传播,严重阻碍了新闻摄影的发展,同时,不良虚假信息得到广泛传播,将舆论引向了错误方向,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新闻传播管理工作,对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进行严格控制,清除虚假信息,从而为新闻摄影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且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新闻摄影图片造假等问题,给新闻摄影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存在传统新闻摄影的受众群体在逐渐缩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强化新闻意识,创新工作方式,提高职业素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新闻监管力度,从而促使新闻摄影持续、良性地发展。
1.宋峤.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展趋势及策略探讨[J].中国报业,2016(23):72-73.
2.王家国.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展策略研究[J].采写编,2016(05):84-85.
3.张颖.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99-200.
4.吕玉洁.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路径[J].采写编,2017(02):74.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