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娟
恰逢开学季,孩子们重又背上书包,开启了新的学期。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这三科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成为新学期里的“新面孔”。这其中,“部编本”语文教材备受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大幅增加,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语文教材迎来“大变脸”
从9月1日起,对于全国数百万名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而言,他们的书包里将会出现一位“新朋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往“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版本的语文教材将逐步被“部编本”教材所取代,并最终实现“大一统”。
“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思路,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利用语文学科善于熏陶感染的特点,将核心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很自然地体现在整个语文教材的设计之中。”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表示,“部编本”教材在课文选编时强调经典性,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部编本”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阶段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选篇目的30%,比之于原有的“人教版”教材,增加了55篇,增幅达80%。初中古诗文选编124篇,占所选篇目的51.7%。就文章体裁而言,涵盖历代古诗文,律诗、绝句、词曲、诸子散文、明清小品等均有收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部編本”教材成为中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
此次“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增加古诗文篇目之外,还一改以往先学拼音后认汉字的教学顺序,将汉字教学放在了首位,成为教材编写的一场“颠覆式革命”。这样的调整,意在让学生建立对汉字原初的认知。翻开书本,“天、地、人、你、我、他”暗含着中华传统文化里天人合一的思想,“金、木、水、火、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理论的构成要素……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因子”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俯拾皆是,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放飞想象,体悟文化之美
面对语文教材中的“新面孔”,教师该怎么教?学生又该怎么学?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大增,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娃娃抓起”理所应当;也有人认为不少古诗文晦涩难懂,超出中小学生经验的范畴,他们未必能够体会古诗文的奥秘与内涵。在时评作者龙敏飞看来,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但并不矛盾,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所要做的,是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与力量,用更好的方式去传承与表达,让中小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
“比如朗诵一首王维的山水诗,让孩子安静下来体会一下静谧之美就不错了,不一定非要往‘热爱大自然上扣。学习古诗词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有些道理不用说太多,以后他们会慢慢理解。”在温儒敏看来,古诗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放飞想象,而不是沉浸在琐碎、程式化的课文分析之中。
“诗让人心灵不死。倘若一个人听到山鸟的鸣叫、看到花开花落的变化都会从内心生发感动,这样的心灵才是纯净动人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同样鼓励学生多背诵、多诵读。好的作品,有很丰富的内涵,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一样,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工会干部曹灿辉认为,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大多奉行“考什么,教什么”。古诗文教育不受重视,在教学环节也偏向于应试,让学生单纯地背诵,忽略了情操的陶冶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内容,是个值得“点赞”的好举措。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古诗文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汲取人生智慧。“学生学习古诗文,语文教材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在改编教材之外,不要忘了改善‘教育生态。如大力开发课外元素,在儿童影视作品、音乐剧等方面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的主题。”曹灿辉说。
“中国风”教材,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国学热”“汉语热”等已成为一种文化景观,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节目备受关注。教材增加古诗文内容,恰恰折射出当下对传统文化归位的期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此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调整,恰恰让中小学语文教材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
“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孩子,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是语文教材的特殊使命。”邵阳学院教授刘运喜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识文断字,熟悉和掌握常用汉字的识读、拼写和运用;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故事耳熟能详,这些都是近在身边的教育资源。中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让学生从小更好地受到母语的熏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我们的精神打底的。”安徽省芜湖县第一中学教师范德洲坦言,要想引导学生真正从小热爱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当“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之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诗意盎然。不妨借助音频、视频等手段,少一些生硬,多一些灵动,少一些寻章摘句,多一些审美拓展,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诗意盎然,让学生充分领略古典诗词之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