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时至今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听似轻巧,实则并非易事。面对时代的进步,如何才能跟上其“蜕变”的节奏,进而更好f 适应和促进其发展,这给从事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课题,面对压力的同时也值得深思。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管理;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184-02
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神圣在于这是一项育人的职业,学生从从“无知”到“博学”,从“脆弱”到“坚强”,从“懵懂”到“成熟”,在这漫长而重要的“旅程”中,教师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神圣的“导向师”的角色,他需要传递给学生知识、技能,并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同时,教师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那是因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与“育”是分离不开,为了能够达到真的育人的效果,教师的工作可谓细致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面俱到,才有可能为学生“飞跃”打好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笔者看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端正的政治思想觉悟、扎实与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与爱等一系列的修养。
一、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端正的思想政治觉悟
(一)具体表现形式和与教育的相互关系。高校作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和铸型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能力、思想意识形态等诸多任务,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高校教师作为上述任务落实的主要核心力量,在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方面就有着很高的要求,而“端正”“高尚”就是这种要求的具体标准。从哲学的角度上讲,我们知道“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且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单从性质上说就有着“促进”和“阻碍”两个方向。具体到高校教师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只有具有“先进”的与现代教育发展相匹配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才有可能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产生积极的维护和促进意义。
(二)提高与贯彻修养与觉悟的方法。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通过日常不断的学习在思想政治觉悟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领会精神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致入微地落实到实践教育教学中去。其次,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坚定“服务”的信念,并将这种“服务”的信念努力转化成一种日常工作意识,以此来引导自身的教育事业。笔者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我们学院有一句院训“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在某个角度很好地诠释了这个信念的真谛。高校教师要服务的“人民”就是我们的“学生”,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使其掌握知识、具备修养,进而参与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其中,教师也会从学生的身上学到很多不同层面的知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对高校教师起到引擎动力作用的就是坚定的“服务”信念。最后,合格的高校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密切的沟通和紧密联系,并不断坚持“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维,进而促进自身在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上的进步的发展。
二、先进过硬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及扎实细致的教学技能
(一)高校教师具备业务、科研、执教水平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的前提下首当其冲就是要具备先进过硬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及扎实细致的教学技能。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足够教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才能支撑自己教学实体,同时要将自己优良出众的专业知识以学生能够“倾听得懂,接受得了,学习得会,感悟得深”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而不是单纯的“一心只能读圣贤书”。
(二)如何深入实地去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首先,进一步扎实教学基本功。作为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无论其有着多高的学术造诣,都需要從牢固的基础做起,回归教学的本原。教师需要不断通过基础教材的再研究,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并巩固教学基本能力。其次,在原有的学术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的进修深造。(下接第186页)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高校老师需要根据自身所教授专业的现状,包括学科前沿、知识结构、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等,针对自己目前教学科研现状中所需要补充或者更新的板块,有选择性进入相关高校、研究院、学术论坛等平台进行再补充、再学习;最后,高校教师需要加强和同专业、同体系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研究人员的交流,如,在面对相同知识体系,不同教学主体下所面临的一列的问题,在实践与总结中不断完善和明确当前教学框架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等。
三、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贯彻对于学生的“爱”的情感呵护
(一)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爱”的重要性。爱是人类最富魅力的情感之一,在教育过程中同样散发着巨大的力量。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要搞好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更离不开那种特殊的催化剂,那就是爱。
(二)如何丰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首先,作为教师,需要对所教授的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清楚的了解。笔者是一名从事电影表演创作教学的教师,这一点更是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深入实地去掌握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入学成绩、成长经历、性格特征等一系列内外因素,因为学生自身的诸多成长因素和个性特点将直接左右着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内心矛盾以及理想追求,这些都是决定他们未来走向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教师,只有对他们本身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了若指掌,才有可能找到与学生交流、融入的准确科学的切入点,为递进情感创造可能性。
其次,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创造与学生共同交流的机会,如有意义的专业实践、集体活动等,让教师和学生在心中积累更多鲜活可忆的共同经历,在书本以外的“现实世界”中增进师生情谊。
最后,老师需要增添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是要细致入微的。大到可以为了解学生到学生家里做客,小到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清晰地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姓名、家乡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与教师的教学关系中增添一种“人文”默契,能更好地促进情感,促进教学。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是个漫长而繁杂的工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掌握做事的方式方法,同时从细节入手,在教学中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教导合一,以端正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同时,为“教书育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