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哥本哈根精神的高职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

2017-10-10 22:54刘晓宁郭微孟宪辉章莺鸿陈红利李婷
文教资料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高职生

刘晓宁+++郭微++孟宪辉++章莺鸿++陈红利++李婷

摘 要: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基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位一体的高职生人格培养体系,挖掘高职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结合哥本哈根精神内涵,寻找高效的高职生人格培养策略。

关键词: 高职生 人格培养 哥本哈根精神

高职生是高等教育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人格培养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对高职生人格培养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哥本哈根精神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探索高职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策略。

一、高职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客观准确地把握高职生人格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的338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310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1.7%,调查对象基本涵盖各系部的学生。在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当代高职生的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挖掘原因所在。

(一)高职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人格健全的高职生应具备以下标准:能正确认识自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能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道德品质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等。但调查显示:27.4%的学生不清楚自身优缺点;43.2%的高职生不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而表示和室友、同学关系不太融洽的学生占29.7%。在被问及能否提前预习、自主学习课程时,仅有16.8%的学生给出肯定回答。这说明,当代高职生的人格平均水平距离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76.8%的学生明确表示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而表示“从来没有过爱好和理想”的学生仅占5.5%。由此可见,大部分高职生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和向往。但在涉及对自身现状满意度调查时,选择“不太满意”的学生占74.5%;然而“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并得到老师认可”的高职生却占90.7%,所以高职生在对自身现状不满的同时,也渴望进步、希望被认可。但是高职生普遍压力感较大,缺乏自信。数据显示:只有12.9%的学生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过太大压力”,“经常无缘无故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的学生占30.3%,“从来没有过”此现象的学生占9.7%。此外,表示“每次做事情都能堅持到底”的高职生占19.4%,这表明高职生的意志相对薄弱,缺乏耐性和韧性,需要增强其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二)影响高职生人格发展的原因

人从出生伊始,生理、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机能均处于连续的、相互关联的发展变化中,人格随之逐渐形成。在人格化的过程中,外界文化教育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巨大的。经过调查,93.2%的学生赞同“人格可以培养”的观点。并且,80%的高职生认为“人格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关于“家庭中影响人格养成的因素”,选择“家庭暴力”和“不和谐家庭气氛”占80%。这表明父母关系不和、存在殴打儿女等某些暴力情形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塑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65.8%的高职生选择“单亲家庭”,这意味着相对于双亲家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高职生由于缺少父性或母性对其人格养成的影响,容易形成孤僻、敏感、自卑等不健康的人格品质。另外,61.0%的学生选择“教育方式”,同时,有学生强调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家庭中的不平等关系。显然,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纵容、期望过高、只强调学习成绩等一系列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高职生人格问题的出现,阻碍高职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在学校方面,80%左右的高职生认为“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因素对人格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有学生直接将矛头指向学校的应试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忽视高职生人格培养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重教书、轻育人;重灌输、轻疏导;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这样很难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人格教育的任务。此外,校园文化对高职生人格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现实中,无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的建设都很难满足当代高职生的需求,如文化建设的时代感不强、学风建设力度不足、各类宣传活动过于形式化、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阵地等。

再次,70%左右的学生认为“文化、经济的多元化,以及法制建设”是社会中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80.3%的学生认为“社会风气”对人格塑造的作用更加明显。上述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文化思潮、观念的渗透已经影响到高职生的人格发展取向。另外,不良的社会风气会影响高职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最后,被调查的部分学生认为个人的经历、习惯、为人处世、心理动态等对自己人格特性的发展均有着重要影响。这说明,人格的养成是一种不断学习、独立思考、克服困难、坚定意志、上进创新的过程。但是现实中的某些高职生在此过程中往往浅尝辄止,无法持之以恒。另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认同“人格是相互影响”的学生占95.1%,部分学生表示:身边的邻居、朋友,特别是“不学好的朋友”对他们的人格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哥本哈根精神”对高职生人格培养的启示

国际世界中的“哥本哈根精神”是无与伦比的[1],其精神内涵包括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和合作精神,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2]。对于高职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哥本哈根精神有着深远的方法论指导意义。问卷调查显示,93.8%的学生认为积极的人格培养需要平等、和谐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赞成“平等、自由和合作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养成”的高职生高达98%。可见玻尔的“哥本哈根精神”符合当代高职生的人格塑造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三、基于“哥本哈根精神”的高职生人格培养策略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对个人人格发展起基础性作用。第一,要保证完整的家庭结构[3],营造相亲相爱、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第二,父母应树立“平等的亲子观”[4],尊重孩子的权利和合理意愿,经常沟通,加深了解,不断优化亲情关系。第三,要采用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切忌“放养式”教育和“牢笼式”教育。第四,父母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是孩子经常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识和方法,科学培养子女的人格品质。

(二)打造自由、创新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塑造高职生人格的主要场所,对高职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视“素质教育”,遵循高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模式和育人方案。另一方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教育者都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力争为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创造“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1]的教育气氛,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最后,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营造“哥本哈根式”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创造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高职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最广泛的。首先,政府部门要监督舆论机构做好和谐社会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社会职能作用。不仅要倡导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新风尚,还要努力打造符合社会主旋律、释放正能量的社会文化,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引领高职生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中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另外,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抵制各种潜规则,保障公民平等权利的正常行使[5]。要严惩各种失信行为和互联网不良信息的散播,营建平等、公正、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引导高职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

(四)积极自我教育

在良好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第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能使人获取知识、开阔眼界,是塑造人格的好途径。读书不仅能引导高职生形成良好的學习成才、择业交友、为人处事的好习惯,还能让他们体会到伟人们独特而强大的人格魅力,借助榜样的力量,自我熏陶,自我鞭策。第二,要主动培养自身的抗挫忍耐能力和克服困难能力。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如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学会用心理学方法调适心理问题,形成遇事理性稳重的优良品格。第三,要明辨是非,坚决抵制社会中不良现象、诱惑的影响,释放正能量,感化身边的同学、邻居。第四,要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意识,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高职生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对高职生良好人格的培养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符合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教育任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高职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完成。

参考文献:

[1]杨福家.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J].科技文萃,2004(11):135-137.

[2]郭微,孟宪辉.基于哥本哈根精神的高职生人格培养内涵研究[J].报刊荟萃,2017(7):62.

[3]于建嵘.当前社会风气有哪些不良倾向[J].人民论坛,2016(16):97-81.

[4]罗毅,曹瑜.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其完善人格培养的对策[J].科技文汇,2017(378):13-15.

[5]关颖.亲子平等——一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念[J].山东教育,2004(36):57.

[6]郭琳,闫世笙.对青少年人格素质培养的理性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2-125.

基金项目: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16年下半年校级课题《基于哥本哈根精神的高职生人格培养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高职生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创建校园文化,丰盈学生人格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浅谈高职生讲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