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解读能力。考生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对命题者所给出的六句诗句和名言逐一解读。第一句来自《周易》,主要呈现的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第二句强调鄉愁,而乡愁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家国情怀;第三句强调坚持自我,不媚俗,不随波逐流,追求高洁;第四句引导学生追求更加大气的人生格局;第五句指引青年敢想敢做,敢于承担;最后一句毛泽东的名句,更多的是对当今现实的关照,是对青年的寄语。
2.考查考生对诗句的串联能力。对于这些句子,单独理解并不难,但题目的要求是选两三句来写,这就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写作的时候需要就其中两句或三句诗歌加以整合发挥,难点就在如何找到一根整合的“红线”,将其有机地串起来。其实仔细研读后就会发现,这六句诗句或是名言都能够从“小我”和“大我”、“担当”和“使命”等角度加以贯穿。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共同点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3.全面理解题意明确文体。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