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茗
從轰轰烈烈的群雄争霸,相互征伐,到凄凄惨惨的三家归晋,天下一统,一场感天动地、气势恢弘的历史交响曲终于暂时性地划上了一个休止符。大幕徐徐拉上, 一切都已结束,但兵戈铁马、刀光剑影带来的巨大震撼却不会随滔滔时光的东逝而彻底平息,英雄飘零、壮志未酬引发的无限哀怨也无法因历史音符的中止而自行消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论解释不过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也只能是面对失败者的泛泛安慰。青山依旧,几度夕阳,所有的是非成败都能在瞬间化为虚空吗?漫漫岁月中,许多东西成为陈迹,但有些人和事则因时光的洗刷更为清晰,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及一位创造了历史奇迹的悲剧英雄——诸葛亮。
不管大家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思想艺术的具体评价如何,它写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悲剧,这一点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认同。从蜀国一方的立场来看,这种悲剧性表现得更为鲜明、彻底。无疑,这场悲剧是不同寻常的,也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在作者笔下,胜利的一方在道德和能力上处于劣势,而失败的一方却具备所有能够成功的有利要素,无论是道德还是智慧,从君主到大臣,都有着十分理想的优良品格与素质,尤其是其核心人物诸葛亮,不仅着墨最多,而且人格品德也近乎完美。在作者饱含感情的笔下,他成为贤相忠臣的化身,赤胆忠心,鞠躬尽瘁,为明君所信任,得以充分施展才能,治国带兵有方,足智多谋,料敌如神。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有着超乎常人的才能:呼风唤雨,预知未来。但是道德和智慧上的领先优势并没有带来最后的胜利,轰轰烈烈、 精彩纷呈的开端,却以兵败如山倒,乐不思蜀式的不堪表演结束。于是,前辈苦心经营的基业瞬间化为乌有,终生不懈的努力在嘲笑声中失去意义。在庄重与荒诞的合奏声中,上演了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在这场震撼人心的大悲剧中,诸葛亮是最为清醒,也是最为痛苦的一位。
以诸葛亮的先见之明和过人的洞察力,他肯定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结局。当所有的努力注定是一场徒劳时,预知未来的人无疑是最为痛苦的。实际上在诸葛亮出山伊始,就笼罩着一层不祥的气氛,司马徽“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的惋惜、崔州平“恐不易为,徒费心力”的劝说,都说明了这一点。也许诸葛亮还不清楚这场历史大最后究竟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地点拉上帷幕,但自己到底能走多远,能做到什么程度,早在隆中面对刘备时就应该已经心中有数了。因此,出山辅佐刘备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选择。让刘备三顾茅庐自然不是自抬身价的作秀行为。最后他还是出山了,这一方面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他实现人生抱负的最佳选择。在北方曹操、江东孙权大业已定的形势下,他已经失去在这两个阵营中做管仲、乐毅的时机,只有刘备能给他这样的机会。老实说,为身无定处、四处漂泊的刘备在魏吴二强的夹缝间寻得一片存身之地,形成鼎足之势,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足可看出他的远见卓识,事后的发展也一步步验证了他隆中的那番预言。但是,这注定是其事业发展的极限,他无法使这个最弱小的一方再多走一步,因为他深知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既然其他两方不可争图,显然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就只能成为一种理想。当诸葛亮放弃了务实的作风,不顾天时和实力,执意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放手一搏时,悲剧也就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为此付出代价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生命,还有他亲手缔造的这个国家。
(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