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2017-10-09 22:40杨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杨霞

摘 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生的心理成长出现了新的情况。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115-01

在互联网技术日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下,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变得没有原先那么困难。但作为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则并没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变得容易起来。相反,快速的技术更新、急促的社会变化,更容易导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小学生特别是青春期开始发育的六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加之独生子女、单亲子女、重组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在小学生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他们在心理成长方面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厌学、易怒、偏执、孤寂、攀比、嫉妒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甚至走上犯罪的歧途。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并脚踏实地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教育意识和能力

班主任是学校各种教育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显然也是其责任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一直未能引起班主任的足够重视。在个别班级,该项教育甚至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应该努力提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学校方面要组织班主任学习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请有关专家进行讲座,让班主任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充沛的精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对现实的良好适应能力。二是班主任要真正懂得一个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心理素质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班主任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三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当前心理素质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特别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那部分学生,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应该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我们今天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应该使他们具备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时,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为主,针对个别为辅”的原则。

当然,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兼有发展、预防和矫治功能,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班主任对那些有一定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帮助他们,使他们能早日摆脱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早日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上来,使心理素质教育实现“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碳”的目标。心理素质教育应实现“让健康者更健康”这样一个发展性的目的。

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通过谈心交流,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行为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排除学生特殊的心理障碍。

2、提高全面素质的原则

在小学阶段,心理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教育:一是重视生命的教育,二是重视情商的培养。

现在我们学校教育的各种考核,无论是针对学校管理者的考核,还是针对教育执行者的考核,基本上都是围绕学生升学所需要的分数来设计的,并没有体现出学生作为人的成长而需要进行考核的内容设计。

在城市的小学校,特别是作为交通安全教育的示范校,会涉及到生命教育。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学校也开展了重大自然灾害的逃生训练。但这些对于生命教育来说,还远远不够。热爱生命——一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二是珍爱别人的生命,在我们目前的小学校教育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现在的不少小学生不善于缓解情绪,难以克制冲动,做事不负责任,不关心自己的学业,诸多问题只要任何一项获得解决都有助于教育品质的提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除了教育意义之外,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也有重要的帮助,将来长大成人,无论是扮演朋友、学生、配偶、老板、员工、公民等任何角色都将更为称职。对情商教育重视的结果,受益的不只是个别孩子,而是每一个孩子,也是我们社会未来的每一个公民。

3、坚持全科育人的原则。

实践证明,学校的各种科目教育之中都包含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因素,只有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才能形成一个各科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高效的有机整体,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素质教育。

班主任要利用各科目的相关内容,协调各科任老师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心理教育因素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例如,体育课上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不仅要强身健体,磨砺意志,而且还可以消除过度紧张心理;音乐、美术课则能使学生从中受到艺术的陶冶,增加内心的体验,对心理产生良性刺激。《礼记》中说:“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班主任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要讲究方法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和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时也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1、正确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2、善于等待:解决心理问题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要急于求成,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

3、对症下药: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个别指导,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必然会带来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