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梅
【关键词】 校外教育;服务功能;内容;
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3—0031—01
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加强自律,锻炼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外教育的内容除了众所周知的各类特长班和兴趣培训班之外,具有更为广大的空间,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校外教育机构的主阵地,作为校内教育的补充,拓展该机构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好发挥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引导,从而实现活动育人的目标。
一、培育服务功能,建设学生成长的乐园
为从根本上解决个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办各种文化课补习班的问题,必须准确定位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职能,尤其要进一步培育公立校外教育机构的服务功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设施建设,配备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要增加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开设传统道德教育、爱国爱家乡教育展览室,以图片、实物、视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开展教育;有师资力量的机构可开设书法、国画、古典文学、乐器演奏等兴趣班,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另外,地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等也应该成为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举办兴趣班或邀请当地传人做普及讲授或表演;开设科普室,配备各种仪器设备和指导教师,让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感性的认识,内化为实际的技能。或者不定期地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策划各种有意义的校外活动,在重要的纪念日、节日等时间段,策划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奉献爱心、诗歌朗诵、书画比赛等活动,使其在参与中分享快乐。总之,公益性校外机构在教育理念设计上,要本着填补学校教育不足的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潜在的特长,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二、拓展活动内容,建设学生成长的家园
校外教育是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外活动机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拓展当地的校外教育资源,使学校教育得到延伸。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每个地方都有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秀美的山川、风景名胜古迹、著名历史人物活动遗址等等,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也可以不定期组织郊外踏春、夏令营活动或主题宣传活动,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家乡历史、发展变迁和當地优秀人物事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让地方公益文化机构,成为校外教育的基地。许多县区都有档案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机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加强和这些单位的合作,盘活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拉长学校和校外教育活动的链条,让学生通过观看和接触,引发对生命和人的存在的自觉而深刻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培养起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生活的现场,了解当地民风民俗,感受生活的丰富性。社会生活本身是一所天然的学校,校外教育机构要结合地方特点和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生产劳动场所和民俗民风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加强城乡交流,建设学生成长的智慧园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校外教育资源有限,校外教育活动相对薄弱,针对这一现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如村级文化宫、村级图书馆的建设,增加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和科技实践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要肩负起农村校外教育的责任,定期去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一起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定期送设备、送活动下乡,联系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不定期地组织农村学生到最近的城市参观各种风景名胜、历史遗迹、博物馆和各种专题展览,开阔农村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城乡学生联谊会,开展城乡学生的交流互访,或者组织城乡学生的主题训练活动,让城乡学生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发现各自身上的优点,培养起协作精神和深厚的感情。
校外教育机构在城乡学生交流中要制定出目的明确、操作性较强,收效最大的科学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坚持校内外结合,打造校外教育的现代园
校外教育活动要成为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家长和社会共同协调的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缺少学生的参与,家长的支持和学校的配合,公益性活动开展难度很大,基本处于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出发,深刻认识校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做好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各种校外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畅通的衔接和合作机制,相互沟通,共同策划组织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督促落实,制定相关的量化考核标准,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和现代传播手段,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外教育活动为社会知晓,深入人心。编辑:蔡扬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