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罗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移植科,山西 西安 710061)
小儿DCD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DGF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史罗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肾移植科,山西 西安 710061)
目的 分析小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28例DCD供肾肾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1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分析患儿发生移植肾DGF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移植肾DGF发生率为7.1%,常规组为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DCD供肾移植术后,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预防移植肾DGF,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DCD供肾移植;移植肾DGF;观察;护理
目前,肾移植在尿毒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肾移植成功可避免因透析带来的痛苦,而且,相比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疗效更显著。目前,亲属活体肾移植受到限制,因此,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1]。但是,在各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下,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易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现象,影响了手术效果。在此情况下,加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选取本院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28例DCD供肾肾移植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14例。常规组男8例,女6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3±1.94)岁。观察组男9例,女5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6±1.7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
DCD供肾肾移植术后,一旦出现无尿或少尿症状,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对症治疗,例如静脉营养支持、血液透析、药物治疗等。
1.2.2 护理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例如日常指导、用药护理、病房护理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为:(1)血压护理:术前需禁食;术中少量液体进入,加之麻醉影响,开放肾血循环时,收缩压常<13 kPa,引起肾脏灌注不足,易诱发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其中,肾开放血流前,≥20 kPa为收缩压最佳值。因此,术前,护士应详细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并告知手术室,以便手术医师掌握患儿情况。术中、术后,护士密切监测患儿血压,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必要时,可给予升压药,确保移植肾灌注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血压过高可诱发多种并发症,例如,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临床需予以重视。(2)监测病情: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因此术后,护士间隔1 h记录1次患儿尿量,实时监测尿液变化,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性质。同时,严格记录液体注射量、饮食、进水量等,控制入液量,预防心力衰竭与肺水肿。另外,鉴别诊断ATN与急性排斥反应(AR),一般而言,ATN无发热症状、移植肾无肿大现象、尿比重较低,不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然而,AR伴有发热、腹胀等症状,移植肾出现压痛、肿大,且全身乏力,护理期间,护士需注意观察细节,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3)透析护理:移植肾功能若未恢复,暂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此时,护士需密切监测患儿病情,一旦出现低血压、呕吐、心悸、出冷汗等症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查看穿刺动脉有无血肿、渗血,必要时予以加强压迫处理,插管时预防继发感染。结束透析后,严格控制回血速度。若血压偏高,需血压回升至正常水平后,避免高血压。血液透析清除的水分,多来源于细胞外液,对循环血量存在较大影响,易导致症状性低血压。因此,待患儿回到病房后,需定时测量血压,以防因血压下降,再次引起移植肾灌注不足,对移植肾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移植肾DGF发生情况,其中,DCD供肾肾移植术后1周内,肌酐水平>400 μmmol/L,且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则诊断为DGF[3]。
1.4 统计学方法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数据,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查,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移植肾DGF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移植肾DGF发生情况比较(n,%)
近些年,在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尿毒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对患儿的健康成长存在不良影响[4]。如今,DCD供肾移植术在尿毒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疗效较佳。但是,DCD供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DGF的风险性较高,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在此情况下,作为疾病诊疗的一部分,护理干预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5]。
目前,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不断推进,人们树立了较强的保健意识,更加注重临床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临床护理面临新的挑战。护理干预(Nursing intervention)指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配合护理诊断,按照事先预订的方法,开展一系列护理工作[6]。个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将患者视为护理的中心,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患儿具体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护理服务,预防并发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保障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中,以28例DCD供肾肾移植患儿为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1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移植肾DGF发生率为7.1%(1/14),明显比常规组的21.4%(3/14)低(P<0.05)。
综上所述,针对DCD供肾肾移植手术术后,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预防移植肾DGF,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何术琴,王金侠,李 丹,等.DCD供肾移植术后移植肾DGF的观察与护理[C].中国器官移植大会,2013:358.
[2] 申 振,金宗兰.DCD供肾肾移植术后DGF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5):132-134.
[3] 张 媛,张春媛.DCD患者肾移植术后CGF的护理干预[J].心理医生,2016,22(30):232-233.
[4] 王 锐,郭 娅,牛丽红,等.1例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4,(8):162-163.
[5] 杨巧兰,金宗兰,李惠萍,等.多支血管供肾在肾移植受体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89-190.
[6] 齐银平.用药指导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服药行为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62,6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5.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