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2017-10-09 11:18陈文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心率通气

陈文海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陈文海

目的分析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经急诊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治疗中接受常规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心率为(113.22±13.48)次/min, 呼吸频率为(26.24±4.30)次/min;对照组心率为(130.52±11.20)次/min, 呼吸频率(30.75±6.56)次/min;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 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治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 值得推广。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治疗;无创机械通气

哮喘属于一类气道慢性炎症, 重症哮喘具体是指哮喘急性发作, 通过接受常规治疗没有效果, 出现阵发性发作, 发作后在短时间内出现危重情况, 一般都会同时出现呼吸衰竭[1,2]。针对严重哮喘导致的呼吸衰竭, 仅实施常规治疗一般效果不明显, 必须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本研究具体分析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急诊治疗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60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男19例, 女11例;年龄 41~72岁 , 平均年龄 (56.2±6.3)岁 ;病程 1~8年 , 平均病程(5.1±2.4)年。对照组患者男18例, 女12例;年龄40~71岁, 平均年龄(57.5±6.1)岁;病程1~7年, 平均病程(5.4±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1.2.1 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治疗中实施常规治疗方法, 给予全天候动态心电图监护, 对患者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 指导患者保持绝对卧床, 给予吸氧治疗。静脉注射甲泼尼龙[Pfizer Italia S.r.l.(意大利), 国药准字H20100730]实施治疗, 40 mg/d, 2次使用中间间隔8 h,持续治疗3 d后将剂量下降到20 mg, 1次/d。另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987), 沙丁胺醇(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886), 吸入20 min/次, 3次/d。同时选择氨茶碱(上海现代哈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1021919)静脉滴注, 0.5 ml/次, 2次/d。另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 并给予补液处理, 保持酸碱平衡以及水电解质平衡。

1.2.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 将床头适当抬高,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鼻面罩, 通过头带实施固定。选择澳大利亚瑞斯曼公司生产的ResMed S8型号呼吸机, 选择S/T模式作为通气模式, 保持通气频率为18~20次/min, 初始吸气压力设置在5 cm H2O(1 cm H2O=0.098 kPa), 接着慢慢调节到20 cm H2O, 根据患者的反应表现以及耐受程度对参数进行合理调节, 氧流量维持在3~5 L/min, 上机时间保持3 h/次, 3次/d。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中毒, 选择解毒剂实施洗胃导泻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以及呼吸频率, 对患者PaCO2以及PaO2、pH血气指标水平实施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征指标治疗前, 观察组心率为(133.20±7.34)次/min,呼吸频率为(32.23±6.11)次/min;对照组心率为(133.56±10.81)次/min, 呼吸频率为(32.52±8.20)次/min;两组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心率为(113.22±13.48)次/min, 呼吸频率为(26.24±4.30)次/min;对照组心率为(130.52±11.20)次/min, 呼吸频率(30.75±6.56)次/min;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PaCO2以及PaO2、pH血气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 PaO2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时间 PaCO2(mm Hg) PaO2(mm Hg) pH值观察组 30 治疗前 68.65±9.97 53.62±8.24 7.28±0.05治疗后 55.75±8.94a72.51±7.73a7.31±0.04b对照组 30 治疗前 69.12±10.24 55.14±7.29 7.27±0.06治疗后 68.54±11.53 65.58±6.37 7.28±0.09

3 讨论

严重哮喘的病理生理特点为进行性加重气道炎性反应,患者可能出现窒息性支气管痉挛, 气道内可形成广泛黏液栓[3]。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及时的急诊治疗, 出现呼吸衰竭的可能性很大, 对生命安全会形成威胁。因此急诊治疗原则是稳定生命体征、迅速控制病情[4]。主要需要实现支气管扩张、使气道阻力下降, 帮助患者通气功能障碍以及氧代谢情况得以改善, 使二氧化碳潴留得以下降, 血氧饱和度得以提高, 实现呼吸衰竭症状的纠正。临床针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必须尽快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该治疗方式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避免应用气管插管, 能够实现呼吸肌疲劳的有效缓解[5-7]。不过如果应用不当,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 增加患者气道分泌物, 影响患者神志情况。严重哮喘患者肺部会存在过度充气, 还会有气道阻塞情况存在, 因此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肌疲劳以及意识障碍的可能性很大。通过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可以对患者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行有效刺激, 提升呼吸中枢兴奋程度, 使通气量得以提升[8-10]。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处理基础上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处理, 结果显示,治疗后, 观察组心率为(113.22±13.48)次/min, 呼吸频率为(26.24±4.30)次/min;对照组心率为(130.52±11.20)次/min,呼吸频率(30.75±6.56)次/min;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 PaO2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心率、血气情况,值得推广。

[1] 张洪林.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方法及效果初步研究.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6):25-27.

[2] 管春燕, 刘克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2):33-34.

[3] 杨飞.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急诊治疗的效果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7):3044-3046.

[4] 金宇, 戴山林.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生理学基础与策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7):549-551.

[5] 梁永崧.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45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8):423-424.

[6] 梁兵.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62例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 2014(8):948-949.

[7] 张跃武, 陆俊, 刘钰.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当代医学, 2015(1):67-68.

[8] 冯凡, 王锐, 苏元秀.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4(32):66-67.

[9] 麦永东.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吉林医学,2016, 37(5):1146-1147.

[10] 全健煜.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中外妇儿健康, 2011(7):242-2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26

2017-07-20]

225508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人民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心率通气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