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磊
毛泽东主席曾经精辟地概括:“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就是作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贯穿为官从政的全部过程。科学决策能力是执政党和现代社会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真功夫。事实上,领导干部决策能力的强弱,反映着其领导水平的高低。因此,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要努力锤炼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做到多谋善断、正确决策。
(1)
所谓决策,就是领导干部为了实现某一工作目标、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主客观条件,对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作出决定。一切领导活动,都必须首先解决打算干什么、怎么干和怎樣组织干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决策来解决。领导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作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作决策是领导过程的核心,也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决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针对既定目标,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优方案或综合一种最优方案的过程;广义的决策,包括决策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决策后的实施活动。广义的决策是一种系统构成,一般来说,制定决策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实施决策属于改造世界的活动。
(2)
提高决策水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与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是决策行为的重要导向。领导干部抓什么、怎么抓,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受政绩观的直接影响。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施政方式和决策行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想当“太平官”者,往往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绕着矛盾走;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者,往往违背客观规律,不顾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习惯于“一言堂”,提出一些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和难以实现的“超常规、跨越式”的工作要求;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急于升迁者,则习惯于虚张声势,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追求轰动效应、数字政绩。实践证明,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决策就容易出偏差,就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3)
提高决策水平,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增长才干的重要方法,是转变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做到实事求是的重要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不应该有决策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中的‘实事,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现实生活中,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就搞经验决策、违法决策、盲目决策的决策行为屡见不鲜,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隐患。诸多沉痛教训警示领导者:应敬畏决策权,善用决策权,不搞调查研究,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贸然拍板。
(4)
提高决策水平,要充分倾听群众意见。群众路线赋予领导干部决策以丰富、深刻的内涵。一方面,群众最了解客观实际情况,领导干部制定决策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与客观实际相符,这样制定出来的方案才能切实可行,否则,再好的决策方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问计于民是决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领导干部在决策前,一定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不但要听取专家的意见,还要广泛征求普通群众的意见,请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各项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
提高决策水平,必须认真权衡利弊。决策过程中,利害相依是普遍现象,再好的决策方案也可能有利有害。利有大小,害有轻重,需要全面考虑、仔细比较、认真权衡,标准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利害相权取其利”。有利无害者最佳,利大害小者可用,利小害大者必舍。不同方案,孰优孰劣,不能妄下结论,要靠分析计算获得依据。古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不算乎?”因此,对决策方案,要多做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做到多算于前,少失于后。
(6)
提高决策水平,必须坚持依法决策。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与期待增多,在许多问题上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同时,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公民的维权意识和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普遍增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使社会监督更加直接、快捷,决策者时刻面临公众的监督,决策风险也不断加大。领导决策行为往往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触及各方面敏感的利益神经,稍不审慎,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引发社会矛盾,使决策者陷入困境。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决策者缺乏法治意识,决策时违背法定程序、背离客观规律等行为时有发生。依法决策是依法治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决策内容和程序必须合法,保证决策不偏离法律框架和底线,以提高决策质量,使之从根本上站得住脚。决策的执行也要靠法律来“保驾护航”,依法解决决策实施中可能引发的矛盾,排除干扰,确保决策落到实处。
(7)
领导干部在决策中要防止陷入决策误区。尽管领导干部都有科学决策的良好愿望,但决策失误或决策失当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防止决策误区,使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客观规律,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决策中应防止步入以下误区:
1.随波逐流、看风决策的误区。政界“刮风”之习年深日久。有的对上级指示一概“紧跟”,不顾本地、本单位客观条件;有的对别人经验机械照搬,上级表扬哪里,自己就朝向哪里,以迎合上级的心理,讨上级的欢心。种种看风决策的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endprint
2.自以为是、盲目决策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之后,根本未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某领导干部就一拍脑门儿:“就这样定了。”这种决策风格,虽然也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但“碰不上”导致失误的情况更多,有的甚至“南辕北辙”,给事业造成严重损失。
3.优柔寡断、“马后炮”决策的误区。缺乏时效观念的现象在领导干部决策过程中屡见不鲜,“马后炮”决策是决策工作之大忌。
4.急功近利、“马虎”决策的误区。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新任领导干部,“新官上任三把火”,希望“一夜烧出新天地”,以赢得上级的青睐和群众的拥护,就把目光盯在那些见效快的事情上。在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上,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意识;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急于求成,只抓速度不顾效益。这样的做法,不仅给工作带来损失,也给领导干部带来不良影响。
(8)
领导干部要注意锤炼自己的决策思维。领导干部的決策思维,简单讲就是在决策时所进行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直接影响决策结果。科学决策需要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领导干部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确保决策成功、减少失误的必由之路。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要打破思维定式,克服思想惰性,改变固化单调的思维方式,培养和锤炼科学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拓宽视野,确立思维的多向性。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社会节奏快,情况错综复杂,原来粗浅、随意的经验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扩大思维空间,树立科学的多向性的思维方式,校正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仅要有正向思维,还要有反向或侧向思维;不仅要纵向思维,还要横向思维。多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特征之一。要锤炼多向思维,突破思维的狭隘性。要克服思维的机械性,树立发散型思维和聚合型思维,遇到问题从四面八方想开去,找出更多更新的设想方案,或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将思维聚合到一个中心点。把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新思想、新方案、新办法脱颖而出。
2.着眼全局,确立思维的系统性。确立思维的系统性,要运筹帷幄,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实质,作出正确的决策。要树立全局观念,重视整体利益。在思考问题时,打破部门界限,在思想上多“串串门”,力求使自己的思维更缜密、更严谨、更周全。对于所下达的指令,应权衡利弊,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考虑受益者,又要考虑受影响者。要排除急功近利心理对全局观念的干扰,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效益、临时任务与中心工作、个人情感与组织原则之间的关系,克服短期行为。注意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挖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克服认识的表面性和狭隘性。
3.打破常规,确立思维的求异性。人们在长期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自己特定的思维基点与思路,把思维活动纳入固定的模式和轨道,使之按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这种常规思维,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它将思维活动简约化、线性化了,这对于领导干部处理日常事务,尤其是解决带有重复性、普遍性的问题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常规思维常常会对思维活动起到某种禁锢作用,表现为某种僵化的、线性的、安于现状的惰性。在科学思维过程中,领导干部既要继承和发扬常规思维的优势,又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以高度的敏感性去发现、去支持、去捕捉新的创见,培养思维的求异性。思维的求异性,是科学思维中的一个闪光点,要在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客观实际的前提下,增强创新意识,不畏艰险,开拓前进。
(责编 / 傅建芬)endprint
领导之友·综合版2017年9期